- 註冊時間
- 2015-12-16
- 最後登錄
- 2025-1-19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598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2948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認清何者是主角
什麼是“靈修心理學”?靈修心理學是研討人在靈修生活裏的心理反應,範圍包括克修、神慰、神枯、默觀靈修、超拔結合、以及神化結合等心理反應。教會許多靈修書籍雖然沒有以“靈修心理學”的名號來研討,但是在不少靈修書籍裏,卻有很多靈修心理的分析與指導;只要你留心注意。
靈修學裏的“靈修心理學”依然以“靈修學”為架構重心。反之,心理學裏的靈修心理學,架構重心並不是靈修學,而是心理學。所以在心理學科系中,儘管是超個人心理學、宗教心理學、靈修心理學,只要是以心理學為旗杆的,從學術角度來說,心理學才是真正的主人,其他附屬在心理學之下的題目,只是為心理學服務的僕人,不是真正被研究的物件。
什麼是靈修學?靈修學乃教導人如何與天主密切結合的學問。心理學並不教導這些。追求靈修生活的人,如果不深入瞭解靈修學的法門,企圖通過心理學來達到靈修成果,他的靈修成就肯定是有限的。
以靈修學或以心理學主體來探討靈修心理學,二者不僅味道大不一樣,意義也大不相同。例如“為什麼在神枯中祈禱會感到枯燥無味”。以靈修學為主體的靈修心理學,它不僅探討靈修人在此處境中的心理現象,更把焦點放在神枯的意義上,同時也教導靈修人如何安守這神枯。反之,以心理學為主體的靈修心理學,人的心理現象或人的潛意識才是研究主體,至於神枯的意義以及如何面對神枯,這不是它的目標。
正確建立靈修生活的人,他會藉以“心理學”的輔助達到人格與心理的整合(這是靈修的近目標),再藉以“靈修心理學”瞭解神枯、默觀靈修、超拔結合等心理反應與現象,以達到心靈的調適與整合,然後又借“靈修學”達到天人合一的最終目標。
有些信友,過於強調心理,卻又不甚瞭解靈修學(一知半解),因此在理智上認可靈修學的重要,但在行動上卻企圖以心理學來達到靈修的目的。最後,他至多只達到靈修近目標(心理整合),達不到靈修遠目標(默觀生活的修煉)。他不知道,畢竟,心理學終竟是心理學,它不是靈修學,不能取代靈修學。
同樣的,有些修道人並不深入瞭解靈修學,不知該如何啟動個人的靈修生活,而且過於信靠心理學,企圖依靠心理學來達到靈修的目的,最後在靈性成長上,個人內在問題不但得不到整合,反而越來越扭曲。其實他還不明白,身為修道人,在修道生活的體制裏最需要的是靈修學,不是心理學。當然,這裏並不是說心理學完全不重要,但比較靈修學,它僅在次位,乃一種輔助,不是主要方法。
來源:天主教在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