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18|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古蹟歷史] 中國著名古塔之四:中國千年斜塔─虎丘塔 [複製連結]

總版主

~17嫩草~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總版主勳章 超級版主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品味生活區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運動鐵人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哥哥你好色 軍武十字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IQ博士勳章 IQ180解題高手勳章 懷舊風車之星勳章 手機遊戲智慧王勳章 學藝經典獎章 動漫達人勳章 手工藝勳章 原創寫手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婚姻專家勳章 幸福家庭勳章 影音達人勳章 環瀛達人勳章 校園生活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汽車達人勳章 機車達人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西方宗教達人勳章 方寸之美勳章 模型怪怪貓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寵物達人勳章 笑臉討論主勳章 靈異大法師勳章 成人文學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色瞇瞇勳章 會員榮譽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5-12-31 15:18:47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意大利的比薩斜塔舉世聞名,人人皆知,但是,在中國有一座比它早上100多年的千年斜塔,虎丘塔。


在蘇州城西北3公里處的虎丘山,原名「海湧山」。春秋時期,吳王夫差將他的亡父闔閭埋於此處。傳說,葬後三日,有「白虎蹲其上,因號虎丘」,所以將此山改稱為「虎丘山」。另一說法,因「丘如蹲虎,以形名之」。總之「虎丘」這個名字,至今已沿用了2500多年。

世人稱虎丘為「江南丘壑之表」,有歷代無數名人的遊蹤遺跡,許多流傳不輟的軼聞,加上文人雅士的題詠和民間傳說的渲染,使得虎丘山更富傳奇色彩。此山高僅僅36米,山小景多,是虎丘的一大特色,特別是千年虎丘塔矗立山上,使虎丘自古以來就是著名遊覽勝地,有「吳中第一名勝」之稱。

根據《續高僧傳》中記載,虎丘塔最初是隋文帝所建的三十座捨利塔中的其中之一,塔中有二隻舍利子。此塔原在雲巖寺之中,(宋為雲巖禪寺,清為虎阜禪寺)。但是清咸豐10年(西元1860年) 雲巖寺被焚燬,徒留此塔尚屹立山頂,隋文帝就在虎丘建立木塔,現存虎丘塔即在木塔原址上而建。被譽為「江南第一古塔」的虎丘塔,建於唐末五代後周顯德六年(西元959年),落成於北宋建隆二年。直到元朝至正、明代永樂、正統、崇禎時期,都曾幾經修葺,現存塔身的第七層就是崇禎時期(西元1638年)左右重建所留。迄今有千年以上的歷史。是10世紀長江流域磚塔建築的代表作。

虎丘塔為七級八角形木簷仿樓閣式磚塔建築。但整個塔身無一寸木,這在建築史上是罕見的。由於從宋代到清末曾遭到七次火災,因而頂部和木簷都遭到了損毀,原來的高度已無可考證,保存至今只剩磚砌塔身,現高47.5公尺。

塔身的主體為磚造結構,外廊有微微突出的曲線,輪廓成拋物線形,由底層向上逐級收縮,呈曲線造型,弧線優美。就磚造部分而言,它的總高度,約為第一層直徑的3.5倍,比例適度。

中國早期的木塔和仿木磚石塔建築,都只建一層塔壁,堅固程度欠佳。演變到後來出現了雙層塔壁的建築方法,使塔身強韌度大為增加,而虎丘塔則是最早建成的雙層塔壁的磚塔。

磚體塔身的平面,由外璧、迴廊和內壁、塔心室四部分組成,由具黏性的黃泥砌築。外壁塔門至迴廊之間有一過道,廊內是塔心室,四面開門。塔心壁亦為八角形,四面開門正對外壁塔門,是為雙層塔壁。

各層並設有腰簷平座,塔簷上雕飾繁複華麗;外簷每邊轉折處則砌築出圓形倚柱,每面正中開有壺狀拱形塔門,兩側以立柱將壁面分為三間,左右為磚砌直□窗。

樓梯採用唐以前的木製活動塔梯,每層只以樓層和外壁聯繫,內部為套筒式迴廊結構,亦作柱枋、斗拱,每層均設塔心室,整體結構頗具特色,充分表現出由唐至宋的過渡性風格。

塔的另一特色,在迴廊內側和塔柱外壁上,以「瀝粉法」堆塑出許多圖案。橫額枋、壺門、斗拱和天花板藻井等處,各有金錢、如意、卷草等的彩繪裝飾圖案,更飾以青、赤、黃、白、黑等色,色澤明艷瑰麗,造型優美,是國內較早的建築彩繪之一。

虎丘塔的在第三層的跳尖上置有一「連珠斗」,在塔的裝置藝術上亦屬少見。第五層的「湖石勾欄壁塑」更是現存最早,獨立陳設的湖石假山實物,尤為罕見 。

1956年4、5月間修塔時,在塔中發現五代至北宋的大量文物,其中有越窯蓮花碗,其質地光澤如玉、釉色明潤,是為越窯中之精品。以及銅鑄佛像、銅境、塗金塔、棉繡經帳等。其中所藏經卷早已碳化,但包裹經書的絲織繡花經袱,是蘇州傳世最早的刺繡精品,另有一包覆經卷的「竹帙」更是國內碩果僅存的一件。

第3層塔宮中,尚發現約屬五代吳越遺物的檀木經箱,以及檀木雕三連型觀音像龕,高19.3厘米。中雕足踏蓮花的觀音像,左右各雕有飛天、脅侍等像。相貌莊嚴、衣褶、眉目等細部刻工極為精細,塗朱描金,格調富麗。這些文物上有的有紀年題款,不但具有很高的歷史藝術價值,這些罕見的藝術珍品,同時還證實了虎丘塔的建築年代 。

虎丘塔塔身自400年前(明代起)開始傾斜,但未超出重心。據專家調查,它的傾斜是因為塔基下的岩石層不平整,西南高而東北低,引起不平衡下陷,加上種種自然條件影響,促使塔身不斷向東北傾斜。

據記載,l638年(明朝崇禎11年)改造第七層時,曾經將第七層的位置,略向西南方向移動,改變重心,用以糾正塔身的傾斜程度。在當時起了一定作用,但是沒有解決根本問題。

1954年底層拱門嚴重裂開,於1956年進行整修,從地基澆灌水泥,塔內再以鋼筋水泥加固。1981年到86年間,又進行了更徹底的維修工程,到目前已趨於穩定停止傾斜。

至於塔身的16條裂縫,在上世紀的50年代後期就已存在了。1957年進行的搶救性維修時,以鋼板和鋼筋為每一層塔壁加了兩道箍。又為保持古塔的原貌,又在鋼板和鋼筋外面,補砌了牆磚及八根倚柱。由於磚石與鋼板鋼筋的伸縮性不一,倚柱的兩側很快出現多條裂縫。

據初步測量,塔頂部中心點距中心垂直線偏離已達2.34米(世界著名的義大利比薩斜塔,其塔頂偏離4.4米)。總塔高低於比薩斜塔6米多,如果虎丘塔原來的塔頂未損毀,兩塔高度相似,則虎丘塔的傾斜度與比薩斜塔是相當的。

宋代人詩人蘇東坡說「不到虎丘山,枉游姑蘇城」。風光旖旎,景色怡人的虎丘山,自古以來就是遊覽勝地,虎丘塔成了蘇州的標誌性建築之一,更是蘇州的象徵。

資訊來源:古蹟文化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玫瑰的溫柔只為頑石綻放~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2-4 22:54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