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5-1-7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47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72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客家的飲食內涵,若從歲時飲食觀之,與漢族習俗實大同小異,此亦驗證了在遙遠的年代裡它與漢民族密不可分的關係,但若從其烹調技法及調味上作探究,則可發現客家族群為因應環境變遷及克服生活上的困境,衍生而成的獨特飲食文化內涵。在相關於客家文化研究中所談到客家的飲食,就菜餚而言,有下列幾個特色:第一、重山珍,輕海味:因為客家族群多居山區,較多山珍、肉品而少海味、魚鮮。第二、重內容,輕形式:客家菜量多、實在,不求盤飾,這正是客家人實際的性格表現,不喜花俏,但求紮實。第三、重原味:講求菜餚的本位,而少多變的調味,菜餚搭配也較單純、不複雜,有人認為這是客家族群強調本味、獨味的思想,但研究者認為這或許是因久居封閉山區,未受到其他近海菜系的影響所致,反而保留了現在最盛行的自然原味烹調風格。第四、喜歡吃內臟、雜物,或許因所處環境和生活條件所造成,但也促成了客家人善烹內雜的本領。
台灣客家歷經兩百多年的演變,失去原鄉的物質系統支持,又隨著台灣社會、產業的遷移蛻變,就飲食文化的發展而言,現在客家美食產業中所呈現的面貌所能保留、還原的恐怕有限,但在紛攘的飲食表現中,我們仍可清晰地看到傳統客家飲食文化之精髓。其中蘊含的實用意義,茲由下列三個方向說明:
(一)醃製文化面:
醃製食品是客家飲食中重要的精髓所在。客家族群的飲食習俗與南方漢人的飲食習慣相似,但在口味上的比較,則客家菜餚一直保留堅持的本色—「鹹」,發展出高超的醃製技術,因此客家醃製食品便成了客家菜餚中重要且具變化的食材。許多學者認為客家醃製食品的發展主要是因應族群在遷徙過程中,為了方便攜帶及保存而研發出來的技術,亦有謂是因應客家族群勞動刻苦,身體耗損大量汗水鹽份,故必須加鹽補充,對此,實可視為這是客 家人在「不穩定生態下的一種適應策略,以及儉約的表現」
從眾多文獻資料裡,我們也看到了,客家族群為了存藏豐收的蔬果材料,終而研發出高水準的鹽漬技巧,締造了如「福菜」、「黃豆醬」、「醬蘿蔔」、「酸菜」、「醃肉」等各式各樣客家經典食材。在煙硝四起,戰亂頻仍的年代裡,一切充滿了不確定性,因此存糧的觀念便顯得格外重要了,值得一提的是,客家食材在達到飯少菜儉的基本解飢目的外,更同時兼具了鹽分補給功能,其技術在當時的確讓人望其項背,誠屬難得。
即使到了二十一世紀的今日,我們仍可在客家聚落裡,看到年長的婦女於自家門口曝曬蘿蔔、蘿蔔葉及晾掛福菜的景象,無論夏收芋荷,或冬藏蘿蔔,均是利用耕種後的空檔期,趁其種植並收成可用的醃製材料,這些作法,歷歷展現了客家人在土地運用方面的經營智慧。
(二)客家米食文化—粄:
客家飲食中一個重要的特色—粄,與漢民族中的米食文化雷同,但重要的是,客家粄是以糯米產物為主,少有秈稻粳米的製品。糯米含較多直鏈澱粉,黏性強,不易消化,其製品入胃後較具飽足感,能維持久時而不覺飢餓。
此外,客家人除了歲時節日食粄之外,平常日子裡,粄也是婦女為外出勞動的家人所準備的最佳點心,像「米齊粑」、「客家鹹湯圓」、「客家菜包—豬籠粄」、「熝湯米齊」,客家粄的內容物多以香酥紅蔥、三層肉、蘿蔔乾為主,外型顆粒較大,點心中仍不脫「油、香、鹹」的特色,另有「大、粗,即飽足」的實用表現。
(三)客家菜餚文化
客家人刻苦勤儉的鮮明特性,充分表現在菜餚特色中。昔日客家一日三餐,早、午餐以大米飯為主,晚上則多喝粥,搭配菜餚大部分取自於自家菜園所種植之新鮮蔬菜及醃製品,烹調技法多半為煮、炒、煎、燜(汶),口味重油、好鹹,適逢歲時節日或喜慶之日,始宰牲畜為桌上盤飧,以便豐富菜色。儘管身處於貧窘的年代,客家菜餚仍能充分表現其物材融匯及應用變化的智慧。
客家經典菜餚「四炆四炒」:豬肚酸菜湯、客家爌肉、排骨炆菜湯、肥湯炆筍干;客家炒肉、薑絲炒大腸、豬肚炒韭菜,豬肺鳳梨炒木耳(鹹酸甜),一頭豬裡裡外外連血都用上了,難得宰殺雞或豬,白水煮肉,熬成大鍋油湯,再配以筍干入湯,不但去除了筍的酸澀味,也同時吸附掉湯頭的油膩度,反而成為一道老少咸宜的菜餚。白斬雞沾特有桔醬,豬肉加醬油成了爌肉,爌肉後的肉汁拿來封蔬菜,一點一滴均不浪費。這樣的飲食內涵裡,包含著極其濃厚的實用精神,相對於現今全球資源的迅速耗費,客家族群提倡「物盡其用」的生態飲食觀,其內在精神值得吾人深深省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