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415|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種類介紹] 烏龍茶的起源與發展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西方宗教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6-4-13 23:36:14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烏龍茶的起源與發展

起源故事
烏龍茶的命名由來,相傳清朝雍正年間,有一位住在閩南安溪縣的茶農,名叫蘇龍,由於黑黝健壯、擅於打獵,而有「烏龍」的綽號。在某次上山採茶時,恰好看見山獐自身旁經過,馬上跟緊著獵物並舉槍射擊,花了一番功夫將山獐捕獲,回到家時天色已晚,全家人忙著宰殺並品嚐滋味,將製茶的事情拋到腦後。

隔天清晨起床時,發現昨日採回的茶菁經由一夜的放置過後,鮮葉全鑲上了紅邊,茶香陣陣飄散,所製成的茶葉也格外甘甜,無苦澀之味。烏龍相當驚喜,並將茶葉反覆經由萎凋、殺青、揉捻等工序,琢磨出品質優異的茶類,並命名為烏龍。

部分的學者認為烏龍茶的起源,是由宋代貢茶龍餅團演變而來,由閩南的安溪人於清朝雍正年間發明製作方法,之後再逐漸傳入閩北與台灣。多數的專家認為,烏龍茶應該創於明末清初的十七世紀中葉,並起源於福建省武夷山,史料中清朝王草堂所著作的《茶說》即有清楚記載武夷茶農製作烏龍茶的過程,故後者較為可信。

發展
近年來,在中國雲南省臨滄市鳳慶縣的香竹箐山坡上,發現了一株樹齡超過3200歲的栽培型老茶樹,可知道中國種茶的起源至少在商朝就已經開始,經過三千多年來的演變與發展,茶葉由於品種、栽種環境、製作方式等方面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外觀、顏色、口感、滋味,品項的分類也是隨著時代的變遷而不斷變動。

烏龍茶至少在明末清初以後才開始種植,從原本的單一條型,轉化成今日的半條型、半球型與球型。烏龍茶在台灣學界的正式名稱為「包種茶」,北部地區的文山包種茶外觀為條索狀,中南部烏龍茶為半球型或球型。

茶葉可分為不發酵茶、半發酵茶與全發酵茶,「半發酵」的烏龍茶,發酵程度介於「不發酵」的綠茶與「全發酵」的紅茶之間,依據茶品的不同,可分為10~85%的發酵程度:如文山包種茶為15%、傳統凍頂茶為30~35%、現今凍頂茶為20~25%、木柵鐵觀音為40~50%、白毫烏龍為60~85%等等。

來源:品茶王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曾有版管責冰至,文章轉貼沒啥用,每發一文俱心虛,更看勳章為壓力。唯見高管滿勳章,原來意指是他人。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2-25 06:32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