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發表人: fatman199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歷史軍事] 【青銅劍客】三國之召喚猛將《全書完》  關閉 [複製連結]

匿名
狀態︰ 離線
1381
匿名  發表於 2020-9-3 09:29:33
一千三百七十八 以牙還牙以眼還眼

    “狗娘養的曹阿瞞,竟敢掘我薛家的祖墳?”

    鐘無艷的信鴿飛躍崇山峻嶺,飛躍滔滔黃河,把薛家庄遭屠,薛氏祖墳被挖的消息告知了薛仁貴,登時惹得薛仁貴勃然大怒,拍案怒罵。

    諸葛亮以及朱升紛紛勸諫:“薛將軍暫息雷霆之怒,曹阿瞞已經是窮途末路,喪心病狂,他這樣倒行逆施下去,必然惹得民心向背,加快曹魏的滅亡。”

    讓薛仁貴感到慶幸的是,由于鐘無艷及時率部抵達薛家庄,至少挽救了三分之二村民的性命,而薛家的祖墳也沒有被全部刨開,被挖掘了大約十几座的樣子。由于鐘無艷的及時抵達,這些入土多年的老祖宗也避免了被“挫骨揚灰”的厄運。

    “殺父之仇,不共戴天,更何況是挖祖墳的奇恥大辱?”

    薛仁貴左思右想咽不下這口氣,夜深人靜之時趁著諸葛亮、關羽等人入睡之際,暗中召喚了數十名親信,每人隨身攜帶兩匹坐騎,各自扳蹬認鞍,翻身上馬,悄悄離開大營奔譙郡方向而去。

    “你曹阿瞞竟然掘我薛家的祖墳,難道我就不會掘你曹家的祖墳麼?我薛仁貴的故鄉在河東,可你曹阿瞞的故鄉也在譙郡。”薛仁貴心中怒不可遏,一路揚鞭策馬,不停的催促隨從加快度。

    從白馬津到譙郡大約五百里路程,在薛仁貴的催促之下,所有人兩匹馬輪換騎乘,晝夜急行,終于在次日晌午抵達了譙郡城外。

    比起出身寒門的薛仁貴,曹氏可是在譙郡屈指可數的名門望族,曹氏的墓地位于譙縣西北方,墳塋林立,占地數頃,整個譙郡的百姓几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在曹操控制了中原之后,曹氏族人更是大興土木,大肆擴建陵墓,弄得整個曹氏陵地雕欄玉砌,飛檐翹角,秦磚漢瓦,氣勢恢宏,遠在十余里之外便會惹人注目。

    “那就是曹氏祖墳,儿郎們加快度!”

    遠遠的看到曹氏祖墳,薛仁貴氣就不打一處來,馬鞭狠狠抽在赤兔馬的臀部,手提震雷青龍戟,朝曹氏祖墳所在的山坡全力馳騁。

    赤兔馬嘶鳴一聲,撒開四蹄,足下生風,猶如騰云駕霧一般,轉眼間就把后面的隨從遠遠甩開。十几里路程,不過一盞茶的功夫,便已經抵達了曹氏陵地。

    “吁……”

    薛仁貴勒馬帶韁,翻身下馬,手提震雷青龍戟大步流星的闖進了墳塋林立的曹氏墓地,大聲咆哮:“曹阿瞞,你竟然派人掘我們薛家的祖墳,今日我河東薛禮便替先人討回公道,以牙還牙以眼還眼!”

    在曹操勢力被逐出中原之后,凡是跟曹操有些瓜葛的族人早就收拾了家產渡過黃河去鄴城謀生去了,譙郡中的曹氏族人十室九空,剩下的大多都是些八竿子打不著的親眷,因此曹氏陵墓此刻已是人去墓空,空空如也。

    偌大的曹氏墓地以曹操的父親曹嵩為尊,位于整個陵地的中央,狀如一座蒙古包,高達兩丈有余,直徑也過了一丈半,通体用大理石砌筑而成,墓前矗立著一塊墓碑,上面用篆体字雕刻著“大魏太皇帝曹嵩之墓”。

    墓碑的頂部纏繞著栩栩如生的負屃,傳說中龍的儿子,体形似龍,威嚴不凡;墓碑的底座則是傳說中龍的另外一個儿子霸下,体型似龜,傳說力大無窮,專門用來給達官貴族馱碑。

    在曹嵩墓的一旁則是曹騰的墳墓,正是因為他的存在,才讓譙郡曹氏崛起,才讓曹操有了逐鹿天下的資本。

    所以就在曹操登基稱帝之后,也沒有忘記自己這個做了一輩子太監的養祖父,遂派人在曹嵩墓的旁邊修建了一座体積稍小一些的陵墓,將曹騰安葬其中,並在墓前豎起一塊黑色的大理石墓碑,上書“大魏高皇帝曹騰之墓”。

    “我呸,曹賊竟敢給先人雕刻這樣的墓碑?真是大逆不道!早就該把這片山林付之一炬,讓曹氏的先人變成孤魂野鬼,看來我這趟譙郡之行真是來對了!”

    望著曹嵩“大魏太皇帝”的墓碑,薛仁貴心中的惡氣不打一處來,將手中震雷青龍戟高高舉起,咆哮一聲奔著大理石雕刻的墓碑狠狠砍了下去。

    雖然薛仁貴這一擊重逾千鈞,震雷青龍戟鋒利無比,但這墓碑又厚又堅韌。一戟砍下去,硝煙彌漫,只是迸裂了一塊牙齒般大小的豁口。

    窮人死后用土丘堆積起來的葬身之地叫做墳,而達官貴族死后精心修建的叫做墓,兩者雖然都是葬身之地,但挖掘起來卻絕不相同。

    一把鐵鍬,一個壯漢,半天的功夫就可以夷平一座墳丘;但若想挖開一座陵墓,可就要下一番功夫,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是必可不少的,就算十几個壯漢忙碌一天,也不一定能夠掘開。這就是窮人和富人死后的區別,看似老天一視同仁,實則不然。

    “你們曹氏以為用堅石砌筑一座陵墓,我薛仁貴就挖不開了麼?今日就算磕斷我手中的青龍戟,也要把你們曹氏的陵墓夷為平地!”

    薛仁貴一擊未能得手,心中怒火更盛,高舉震雷青龍戟猶如剁肉餡一般朝曹嵩的墓碑砍個不停,只聽“叮叮當當”的聲音不絕于耳,硝煙彌漫,石屑紛飛。

    在連砍十余下之后,曹嵩的墓碑出現了蜘蛛網一般的裂痕,終于“哢嚓”一聲,四分五裂,轟然倒塌。

    薛仁貴砍斷了曹嵩的墓碑之后怒氣方才稍稍散去,又轉身走到曹騰的墳墓前揮舞起青龍戟一陣猛砍。相比曹嵩的墓碑,曹騰的墓碑明顯偷工減料過,被薛仁貴砍了三五下之后便攔腰折斷,摔得四分五裂,散落一地。

    片刻之后,薛仁貴的隨從紛紛策馬來到山下,一個個手里拿著早就准備好的鐵鍬、鐵鉗、鐵鎬等挖墳的工具,各自在曹氏陵墓前翻身下馬,亂哄哄的吶喊一聲,就要上前把曹嵩的墳墓給掘開,並把曹嵩的棺槨拉出來鞭屍三百,讓曹操嘗一下先人被辱的滋味。
匿名
狀態︰ 離線
1382
匿名  發表於 2020-9-3 09:29:55
一千三百七十九 世外高人

    此刻已是正月下旬,氣溫雖然乍暖還寒,但正午暖洋洋的陽光灑在身上,讓人不知不覺間陡生一股慵懶之意,若是在避風的牆角曬上半天的太陽,縱論一番天下大事,想必是一件讓人十分愜意的事情。

    曹氏陵墓位于譙縣西北十五里左右的一座山丘上,坐北朝南,周遭山清水秀,良田簇擁,端的是一塊風水寶地。

    這是曹操重金雇佣汝南許子將為曹氏挑選的一塊墓地,自從曹嵩墓建成之后,曹操果然無往不利,破竹建瓴,地盤越來越大,爵位越來越高,終成北方霸主,甚至加冕稱帝,算得上不負此生之志。

    但可惜好景不長,就在漢魏決裂,兵戎相見之后,曹操的好運戛然而止,屢戰屢敗,局勢每況愈下,在中原大敗之后更是面臨滅國的危險。

    而現在,曹魏還在苟延殘喘,這塊風水寶地卻要面臨著變成殘垣斷壁,一片廢墟的命運。

    “曹賊真是大逆不道,人人得而誅之,自己僭越稱帝不說,竟然給祖宗貫以高祖、太祖的廟號,就算夷滅九族也難贖其罪。儿郎們,給我抄起家伙把曹賊的祖墓夷為平地!”

    薛仁貴咆哮一聲,用青龍戟當做鐵鎬奔著曹嵩墓的頂部狠狠劈了下來。

    這一戟夾雜了薛仁貴的滿腔仇恨,帶著呼嘯風聲,破空而下,力量何止千鈞。

    只聽“鐺”的一聲鐵石交鳴之音震徹耳膜,火星四濺,硝煙彌漫,被青龍戟砍上的部位登時崩出一塊巴掌般大小的豁口,並出現了又細又長猶如發絲一般的裂縫。

    “把曹賊的祖墓給砸了,夷為平地,掘地三尺,將曹賊的先人挫骨揚灰!”

    在薛仁貴的帶領下,數十名隨從一個個義憤填膺,挽起袖子摩拳擦掌,揮舞起手中的工具朝曹嵩墓和曹騰墓一陣瘋狂的打砸。

    登時塵土飛揚,石屑飛濺,叮叮當當之聲響徹整個山嶺,不絕于耳。

    薛仁貴揮舞青龍戟毫不留情的朝曹嵩墓砍伐,仿佛正在砍殺曹魏的大將。片刻之后,曹嵩的陵墓已經變得一片狼藉,狀如蒙古包的陵墓周遭散落了一地殘垣斷壁。

    就在這時,忽然有兩個道士的身影從山下快速走來,由遠及近,一炷香的功夫便來到了薛仁貴等人面前。

    為首之人穿一身藏青色道袍,長袖大褂,仙風道骨,年約四十五六歲的樣子,生得慈眉善目,一副世外高人的樣子。

    只是他的一雙耳朵碩大無比,耳垂几乎耷拉到肩膀,雖然竭力用發髻遮掩,但仍是不免讓人多看几眼。

    除了一對招風大耳之外,在藏青色的粗布袖子里還隱藏著一雙長的過分的胳膊,當甩開肩膀行走之時,几乎能夠垂到膝蓋的位置。

    跟隨在大耳道士身后的另外一名年輕道士看起來年約二十六七歲的樣子,生的濃眉大眼,相貌清臒。只是一雙眸子不停閃爍,似乎有些心虛的樣子,遠遠沒有大耳道士這般從容鎮定。

    “無量天尊,貧道文重陽這廂有禮了!”中年道士一抖手中拂塵,向薛仁貴高喧一聲道號。

    自袁天罡、張三豐加入東漢以來,道教的地位在大漢朝扶搖直上,縱然薛仁貴地位尊崇,卻也不敢怠慢這些世外高人。

    急忙放下青龍戟,抱拳還禮:“本將大漢鎮北將軍薛仁貴,這廂回禮了。”

    這自稱文重陽的道長淡然一笑:“貧道文重陽,在荊州武當山修道三十年,這位是我的徒儿謝處機……”

    文重陽說著話召喚一聲身后的徒弟:“處機,上前拜見薛將軍。”

    謝處機收了閃爍的眼神,强做鎮定,懷抱拂塵上前施禮:“貧道謝處機,這廂有禮了。”

    “不知兩位道長突然來到曹氏陵墓,所為何來?”薛仁貴身板站的筆直,和顏悅色的問道。

    文重陽施禮道:“我師徒二人在武當山修道多年,聽聞當今聖上愛民如子,澤被蒼生,文治武功,四海稱頌。遂決定下山周游各地,傳經布道,一路走來只見各地百姓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太平盛世指日可待……”

    “陛下以仁義治國,百姓無不感恩戴德,自然是天下太平,欣欣向榮。”薛仁貴手撫胡須,露出自豪的笑容。

    文重陽話鋒一轉,厲聲叱責道:“既然如此,薛將軍乃是大漢朝屈指可數的名將,自然應該為人表率,為何帶頭掘人祖墓?若此事傳揚開來,豈不授人以柄?要夷平曹氏陵墓易如反掌,可薛將軍又如何堵住天下悠悠蒼生之口?”

    “曹阿瞞僭越稱帝,給他先人立起高祖、太祖的墓碑。”薛仁貴臉色逐漸難看起來,原來這倆道士是來找茬的啊!

    文重陽不卑不亢,並沒有因為薛仁貴的身份而膽怯,朗聲道:“墓碑是曹孟德所立,曹騰與曹嵩有何過錯,要遭遇這無妄之災?人死為大,入土為安,薛將軍只需要把墓碑砸了即可,又何必將去世之人從墳墓中掘出,擾的亡魂不得安寧?”

    “是曹操先掘的我薛氏的祖墳,所以我才來挖他曹氏的祖墓。”薛仁貴據理力爭,並不認可這個道士的看法。

    文重陽繼續高聲道:“曹操挖掘薛將軍的祖墳泄憤,世人自會笑他缺少胸襟,狗急跳牆。如果薛將軍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豈不是一樣顯得缺少風度,有失涵養麼?”

    頓了一頓,文重陽又道:“況且這曹騰、曹嵩都曾經為大漢出過力,生是漢臣,死是漢魂。刻碑追謚乃是曹孟德所為,與二人並無干系,若遭掘墓之災,二人卻是無辜。”

    聽了這道士的侃侃而談,薛仁貴心中的怒火逐漸煙消云散,轉念一想“這道人所言極是,曹操被我的詐降騙的損兵折將,丟失了中原大地,元氣大傷;此刻自然是窮凶極惡,喪心病狂,我如果和他一般見識,豈不是同樣落了下乘?”

    見薛仁貴臉色逐漸好轉,文重陽繼續規勸:“薛將軍已經名滿天下,日后少不得名垂青史,為万世稱頌,又何必因一時私怨而留下人生污點?”

    “道長說的極是,倒是薛仁貴有失風度了。”在文重陽的勸說之下,薛仁貴徹底打消了挖掘曹氏祖墳的念頭。

    文重陽這才大笑一聲:“如此甚好,知錯便改,薛將軍果然是英雄豪杰。貧道就此別過,山高水長,后會有期。”

    “今日聽道長一席教誨,薛仁貴獲益匪淺,可見道長必是得到高人。當今天子對道教禮遇有加,不如讓薛禮修書一封舉薦道長前往金陵城外的朝天宮修道如何?”薛仁貴拱手施禮,誠摯的提出了邀請。

    “多謝薛將軍的好意,我看就不必了!”文重陽懷抱拂塵作揖致謝,“修道之人四海為家,只要心中有道,天涯便是咫尺!”

    文重陽說著話轉身招呼謝處機一聲:“處機,我們走了!”

    謝處機朝薛仁貴作揖一禮,緊跟著文重陽的腳步,師徒二人一前一后,逐漸消失在眾人的視野之中。

    看到薛仁貴望著道人的背影負手而立,久久不語,一名心腹校尉上前施禮問道:“將軍,這曹氏的陵墓該如何處置?”

    薛仁貴嘆息一聲:“倒是本將魯莽了,就按照這位道長所言,把墓碑砸掉,重新豎起曹嵩、曹騰的姓名。把剛剛損毀的部分加以修補,咱們可不能像曹操那樣狗急跳牆,我們要做仁義之師。”

    兩日之后,曹嵩與曹騰的陵墓又被重新修葺完畢,在墓前豎起了“大漢太尉曹嵩之墓”以及“大漢費亭侯曹騰之墓”的墓碑,在陽光照耀下熠熠生輝。

    馬蹄聲噠噠,薛仁貴朝白馬津返程而去,身后只留下了重新改頭換面的曹氏陵墓。

    金陵,乾陽宮,太極殿。

    劉辯在早朝之上掃視了一圈腳下的文武,朗聲道:“這次能夠取得中原大捷,重創曹魏,薛仁貴忍辱負重,不惜身負罵名,居功至偉。朕決定將薛仁貴擢升為征北將軍,賜爵縣侯!”

    在王猛、劉基的帶領下,滿朝文武一起抱著笏板施禮:“薛將軍在痛失妻儿的情況下忍辱負重,成功騙過曹魏,其忠心不在岳元帥之下,晉升四征之一實至名歸,臣等心服口服。”

    現在的征北將軍由秦瓊擔任,可謂一個蘿卜一個坑,要把薛仁貴推上位,就只能把秦瓊拿下來。

    “秦瓊自鎮守徐州以來,屢敗屢戰,雖勇氣可嘉,奈何才能不足。為正朝綱,表明朕賞罰之心,有功必賞,有過必罰,朕決定免去秦叔寶征北將軍之職,降為后將軍。”劉辯正襟端坐,聲如洪鐘,宣布了對秦瓊的任免。

    眾文武再次懷抱笏板聽旨:“臣等謹遵聖諭,論功勞,秦叔寶的確已經遜色其他三征許多,又丟失了徐州,爾后在青州連戰不利,理當予以降職,以示懲戒。”

    劉辯頷首道:“中原大戰總算落下帷幕,已將曹賊驅逐到黃河以北。天氣日漸轉暖,青州大地已經狼煙四起,我軍與唐軍激戰正酣,朕決定御駕親征,親自去青州坐鎮調度,與李世民一決雌雄!”
匿名
狀態︰ 離線
1383
匿名  發表於 2020-9-3 09:30:09
一千三百八十 兵仙登場

    就在漢魏大戰中原,激戰的如火如荼之際,作為曹魏盟友的李唐也沒有閑著,自正月中旬便與漢軍在青州境內爆發了大大小小十余場戰役。

    在不斷的征兵增援之下,入侵青州的三路唐軍已經達到四十万,分布在北海、臨濟、盧縣三地。

    三路唐軍之中實力最强的當屬李世民親自統率的東路軍,麾下大將除了原先的金彈子、史敬思、李嗣源之外,去年又有被稱為“聖手神將”的淵蓋孫文加入,使得唐軍武將實力大幅提升。

    而淵蓋蘇文也不負李世民所望,第一次登場就憑借著神出鬼沒的飛刀連傷秦瓊和尉遲恭這對雙門神,並率領著唐軍在劇縣大獲全勝,陣斬了漢將麴義,讓李世民得以揚眉吐氣。

    秋季過后,又有李鴻章舉薦的“高麗第一神箭”司羿漂洋過海,為了證明誰是天下第一射手,從高麗來到中原向薛仁貴、黃忠、太史慈、楊游擊等名震海內的大漢神箭手挑戰。

    只可惜當司羿登陸青州之后天氣已經轉冷,衛青又勒令各部暫避唐軍鋒芒,等待李靖援軍到來之后再與唐軍開戰,因此心高氣傲的司羿尚未得到大顯身手的機會。

    這也讓李世民對司羿的實力心存疑問,認為他或許只是一個純粹的射手,或者最多就是史敬思、李嗣源的水平,自己已經獲得了淵蓋蘇文這員大將,難不成運氣會如此眷李唐,讓自己接二連三獲得驍勇善戰的猛將?

    但隨后出現的一個人物卻顛覆了李世民的看法,讓他產生了“光環加身”的感覺,這個人物就是由藺相如舉薦的韓信。一個和漢朝開國功勛韓信名字相同的高麗人。

    李世民的武力達到了90的水准,雖然算不上出類拔萃,但放在君主之中卻也是屈指可數,與三國豪杰比較就是張郃、夏侯惇、馬岱這個級別的水平,就算有心試探司羿的武藝,怕是也不能摸到根底。

    這就像是一個中學生與博士導師探討學术,一支業余足球隊去與世界冠軍進行比賽,就算你竭盡所能,只怕也測不出對方有多大本事。

    而在統率方面卻是不同,李世民擁有高達100的統帥值,即便放在全史之中也是屈指可數,所以他對韓信的用兵之道一拍即合,大加贊賞,禮遇有加。

    “上天待我果真不薄,韓將軍不僅姓名和大漢的淮陰候相同,就是本事也不遑多讓,莫非你是兵仙轉世,上天讓你來助我向劉漢復仇的?”李世民拍著韓信的肩膀,如獲至寶。

    韓信一副士為知己者死的模樣,作揖拜謝:“承蒙陛下抬愛,雖然我沒有淮陰侯的本事,但卻願為大唐赴湯蹈火,万死不辭!”

    李世民興奮過后,又迎來了幸福的煩惱,李世民發現自己不能像歷史上的劉邦那樣拜韓信為大將,讓他掌管李唐的大軍。

    劉邦之所以任命韓信為大將,不見得他一開始有多麼器重韓信,多麼信任韓信的才能;而是劉邦當時勢力弱小,手底下能夠獨擋一面的大將並不多,所以才在蕭何的力勸之下起用韓信為大將。

    現在的李世民與劉邦不同,李唐的實力雖然不及東漢,但在統一了整個朝鮮半島,又相繼吞並了遼東、東北以及幽州大部,冀州東部之后已經成為了一個頗具規模的帝國。

    論人口,朝鮮半島本土超過了三百万,遼東一百二十万,整個東北地區三十万人;幽州一百三十万,冀州東部六十万,整個大唐帝國的人口超過了六百万。

    論兵力,李唐的正規軍與預備役超過了五十万,武將擁有金彈子、淵蓋蘇文、史敬思、李嗣源、李嗣業、王伯當、李光弼、毛文龍、袁崇煥等一批勇冠三軍的悍將,尤其還擁有逆天的戰神李元霸,軍事實力比起鼎盛時期的曹魏也並不遜色多少。

    而在統帥方面,李世民擁有李績和李牧這對表現出色的帥才,而且又是李氏宗族;即便對抗大漢的旗幟人物李靖,“李氏雙雄”的表現也可圈可點,比起曹操的宗族將領來簡直不可同日而語。

    就像夏侯惇,在沛縣中了徐達的埋伏,把性命丟在了徐州。還有那夏侯淵,帶著五万人去許昌接收城池,丟了性命不說還導致全軍覆沒,把夏魯奇、單雄信、韓擒虎等大將全部折了進去。

    夏侯惇、夏侯淵的對手還只是徐達、薛仁貴、諸葛亮這些東漢第二檔的帥才,如果遇上了李靖、岳飛、吳啟這三位東漢最頂級的帥才,怕是將會被爆的渣都不剩。

    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通過縱向比較,就能看出“李氏雙雄”取得的戰績多麼難能可貴。

    面對劉漢首屈一指的統帥,李牧和李績對抗了將近三年,雖然沒有取得重大勝利,但也沒犯下錯誤,把戰線步步逼近,終于從幽州推進到了青州。

    這就是李氏雙雄的可貴之處,如果把李績和李牧與夏侯兄弟互換一下位置,也許曹操現在的處境也就不會這麼艱難,也許中原大戰也就不會輸得這麼慘烈。

    既然李績與李牧如此優秀,又在李唐擁有足夠的聲望,李世民沒有任何理由直接把韓信擢升到和二人並肩的高度。

    而且除了二李之外,李世民手下還有兩個優秀的帥才,一個是掌管水師的李舜臣,正是因為他的存在,所以才讓兵力處在劣勢的唐國水師面對漢軍水師不落下風。

    另外一個就是由李牧挖掘並舉薦的鮮卑人冒頓,名字音譯成漢字之后叫做“魔都”。因為他展現出了超人一籌的統率騎兵才能,李世民干脆直接賜名“冒頓”,認為他的能力可以與匈奴歷史上最杰出的首領一爭長短。

    手下擁有這四位出色的統帥,注定了李世民不能一下子把韓信拔的太高,否則不僅這四人不服,只怕整個李唐的文武不服,李唐的五十万將士也會不服!

    他韓信憑什麼一來就登壇拜將?就憑他的名字叫韓信麼?

    所以,縱然李世民對韓信欣賞有加,卻也只能循序漸進,為韓信創造機會,讓他多撈一些功績,慢慢的積累向上爬的資本。

    由李世民親自統率,屯駐在整個北海郡境內的唐軍達到了十五万,李世民思前想后,分給了韓信五万兵馬,命司羿與李嗣源在他麾下聽令。

    這樣的任命已經是破格提拔,恩寵無兩,暗地里引起了不少流言蜚語,惹得許多大將眼紅嫉妒。李世民能夠給韓信的待遇,這已經是極限!

    不過,這已經讓韓信感激涕零,稽首頓拜:“信誓死為大唐效忠,此番必將重創漢軍于青州,為陛下打開嶄新的局面!”

    意氣風發的韓信登壇閱兵,振臂高呼:“將士們,請相信陛下,相信我韓信,只要你們三軍用命,惟命是從,我定然讓你們建立震驚寰宇的不世之功!”

    除了駐扎在北海郡境內的十五万唐軍之外,在濟南國正北方還有李績統率的十三万兵馬,麾下有大將李嗣業、王伯當、毛文龍、袁崇煥等人。在濟南的正西方還有李牧統率的十二万人馬,麾下武將有冒頓、李光弼等人。

    三路唐軍總數達到四十万,以三角形盤踞在青州境內,遙相呼應,准備與李靖、衛青統率的近四十万漢軍一決雌雄,甚至來一場決定未來走勢的大決戰。

    除了正面的唐軍之外,在徐州與青州交界的地方,還有樂毅、郭子儀、陳子云等人率領的十一万魏軍作為援軍,麾下武將擁有賈復、王彥章、董平、荊布、曹劌、李通等人。

    而在漢軍方面,由于衛青與秦瓊的援軍先后抵達,再加上老將廉頗統率的郡兵,以及鄭成功的青州水師,青州境內的漢軍也達到了二十五万。麾下武將擁有尉遲恭、楊延昭、武松、秦用、羊侃、徐盛、魏無忌、魚俱羅、龍且、郭淮、劉仁軌等人。

    及至李靖攻克洛陽之后,又率領了李存孝、馬超、太史慈、羅藝、花木蘭、關勝、秦良玉等人提兵十万冒著凜冽的北風進入了青州,屯兵泰山郡、濟南國等地,與唐軍相互對峙。

    就在半月之前,關羽率部南下許昌參戰,又分給了孫武、養由基三万人馬,命二人提前進入青州輔佐李靖。

    就這樣,參戰雙方的兵力架構已經組成,大戰一觸即發。

    到底是唐魏奮起反擊,扭轉不利的局面,還是漢軍一戰定乾坤,將唐軍逐出青州,成敗皆系于青州大戰的最終結果。
匿名
狀態︰ 離線
1384
匿名  發表於 2020-9-3 09:30:26
一千三百八十一 遷都之爭

    金陵,乾陽宮,太極殿。

    聽聞天子又要御駕親征,滿朝文武無不肅然起敬,心中的欽佩之情更添几分,一個個將身板站的筆直。

    自劉辯定都金陵,重整山河以來,几乎每年都要御駕親征,從淮南到青州,從中原到巴蜀,從荊襄到河北,從渤海到南疆,普天之下,四海之濱,几乎到處都留下了劉辯的腳步。

    擁有這樣一個兢兢業業,身先士卒,不辭辛苦的皇帝,作為臣子,又有什麼理由怠慢,又有什麼理由抱怨?

    劉辯也感受到了朝堂上熱血澎湃的氣氛,當下將身板站的筆直,朗聲道:“唐魏狼狽為奸,在青州云集了將近五十万大軍,侵我土地,掠我河山。朕身為天子,當御敵于國門之外,朕決定明日清晨乘坐大船順江而下,由海上重返青州,坐鎮指揮,爭取重創唐寇,一舉收復冀、幽二州。”

    滿朝文武都知道劉辯的性格,向來都是一言九鼎,說一不二,唯有在立后的時候遷就了臣子們一次,其他時候從來都是言出如山,金科玉律。

    而在御駕親征這件事上,劉辯已經習慣性的一年一次,根本容不得臣子勸阻,所以滿朝文武也就不再勸諫,齊刷刷的作揖施禮:“臣等恭祝陛下旗開得勝,所向披靡!”

    群臣施禮完畢,忽有一人大步出列,懷抱笏板啟奏:“陛下御駕親征青州定能讓將士們備受鼓舞,三軍用命。但俗話說凡事再一再二不再三,陛下已經由海上往返青州多次,臣唯恐唐軍注意到陛下這個習慣,做出針對性安排,在路途之中設伏,陷陛下于險境之中。因此臣認為陛下應該改變思路,由陸路前往青州。”

    劉辯舉目望去,說話之人正是兵部侍郎張良,便淡然一笑:“朕亦知道子方向來謹慎,這樣考慮也是為了朕著想。但大海茫茫,唐軍即便能夠猜到朕要由海路前往青州,又怎知朕何時動身,從哪里登陸?”

    “陛下乃是万金之軀,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所以最好還是不要輕易冒險。”張良長揖到地,苦苦勸諫。

    劉辯頷首道:“朕心中自有計較,子方不必多言,你只需回家收拾行囊,做好隨行准備便是。”

    見劉辯未置可否,張良只好應諾一聲,躬身退下。

    劉辯目光掃向王猛、劉基等人,沉聲道:“朕不在金陵之時,依舊由七位顧命大臣輔佐太子監國,小事自行決斷,由太子加蓋監國印章。大事飛鴿傳書于朕,朕自會做出裁決。”

    王猛與劉基帶著眾臣一起作揖領命:“臣等遵旨!”

    劉辯目光如炬,朗聲道:“朕不在金陵之日,決定任命左丞相王猛、右丞相劉基,吏部尚書魯肅、禮部尚書張居正、戶部尚書糜竺、刑部尚書狄仁杰、京畿中郎將孟珙等七人為顧命大臣,輔佐太子,裁決朝堂上相關事宜。”

    在滿朝文武的羨慕之中,七位顧命大臣一起出列作揖:“承蒙陛下信任,臣等誓要庶竭駑鈍,竭盡所能的輔佐太子。”

    經歷了“薛剛風波”的劉齊看起來成熟了許多,跟著七位顧命大臣一塊向前施禮:“父皇請放心,孩儿一定會聽從七位大人的建議,將國事打理的井井有條,讓父皇免去后顧之憂。”

    劉辯點點頭,對太子以及七位顧命大臣勉勵一番,又用威嚴的目光掃視了滿堂文武一眼:“諸位愛卿可還有本啟奏,若是沒有了,咱們就此退朝吧?”

    剛剛退下的右丞相劉基再次站了出來,手捧笏板施禮:“啟奏陛下,臣還有本啟奏。”

    “哦……劉卿還有什麼本要奏?請平身道來。”劉辯笑容和藹的看向劉伯溫,對于自己這個曾經的老師給予了足夠的尊重。

    劉伯溫稍微直了直身子,朗聲道:“臣所奏非為別事,乃是長安、洛陽皆已平定,作為大漢國都,兩地皆是風水寶地,都曾經做了兩百年的國都。長安有秦嶺天險,八關之固;洛陽表里山河,兩地都是龍脈之地,風水寶地,所以臣提議遷都長安或者洛陽可好?”

    劉伯溫話音剛落,整個太極殿一片嘩然。有人支持劉伯溫的提議,更多的人持反對意見,一時間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兩個派系之間誰也難以說服誰。

    對于遷都之事劉辯也不是沒考慮過,但再三權衡,劉辯還是更願意把京城放在金陵,因為這是打上自己烙印的一座城市,這是一個王朝的象征。

    無論長安還是洛陽都無法給予劉辯這樣的榮耀,因為這兩座城市都深深的打上了劉邦和劉秀的印記,重新統一了江山的劉辯立志要獲得與劉邦、劉秀平等的地位,甚至取而代之,自然不會熱衷于拾人牙慧。

    其次,在劉辯看來,自己一手締造的這個超級帝國與之前的大漢王朝已經明顯不同,現在的這個大漢帝國已經變成了區域性的帝國,將來甚至會成為世界性的超級帝國。所要聯通的地區不僅包括朝鮮、日本、東南亞、中南半島,甚至還包括中東地區以及遙遠的歐洲,所以海上交通至關重要。

    考慮到這個原因,坐落在長江岸邊的大都市金陵無疑比長安與洛陽更有優勢,這個因素也可以讓劉辯理直氣壯的拒絕劉伯溫的提議。

    “我大漢帝國連續開疆拓土,東至瀛洲群島,南達呂宋群島,西抵貴霜大陸,將來還要兼並安息,鯨吞羅馬,建成一個日不落的超級帝國,也是這個世界上唯一存在的帝國。要連接各地,只能靠海運,相比長安與洛陽,金陵無疑更有優勢,所以遷都之事就此打住吧!”劉辯清了清嗓子,一口否決了劉伯溫的提議。

    劉辯話音一落,許多文武紛紛高聲附和:“還是陛下高瞻遠矚,宏圖偉略,金陵的人口現在已經超過了五十万,再下去二三十栽,金陵城的規模必然超越長安、洛陽,所以根本不需遷都。”

    劉伯溫聞言只能黯然退下,頷首道:“既然陛下心意已決,老臣便不復多言。”
匿名
狀態︰ 離線
1385
匿名  發表於 2020-9-3 09:30:40
一千三百八十二 眾望所歸

    一口回絕了劉伯溫的遷都提議,劉辯用威嚴的目光掃了滿堂文武一眼,肅聲問道:“諸位愛卿,哪個還有本啟奏?如果沒有,便就此退朝吧,朕回去收拾一下東西,明日清晨便御駕親征。”

    劉辯滿以為群臣這次應該作揖恭送自己離開太極殿,沒想到糜竺卻又跳了出來,手捧笏板道:“臣有本啟奏!”

    “哦……糜愛卿有什麼本啟奏?”劉辯雙眉微蹙,肅聲問道,看來滿朝文武這是打算把一年的問題全部提出來的節奏啊!

    糜竺手捧笏板,畢恭畢敬的啟奏道“啟奏陛下,自去年腊月岳雷伙同薛氏兄弟毆打太子之后,岳氏銀瓶便被褫奪了太子妃的頭銜,到現在一直虛位以待。而陛下這次御駕親征,怕是要到年底才能返京,因此臣認為是否應該在陛下離京之前把這件事定下來?”

    司空孔融點頭贊成:“糜子仲所言極是,太子乃是國之儲君,太子妃亦是未來母儀天下的繼承人,不可空缺太久,應當早定人選,以安民心。”

    聽了糜竺與孔融的請求,劉齊的臉頰微微抽搐了几下,對于重選太子妃突然產生了一股抵觸感。

    雖然在岳飛的負荊請罪之下,劉齊與岳銀瓶重歸于好,畢恭畢敬的把岳銀瓶接回了太子宮,自此之后噓寒問暖,相敬如賓。而且劉齊也能做到雨露均沾,再也不會因為過分寵愛曹嬛而冷落了岳銀瓶,看起來相處的十分融洽。

    但劉齊卻明白這並不是彼此內心的真實想法,只是在互相遷就而已,岳銀瓶心中依舊不滿自己寵愛曹嬛,而在自己心里岳銀瓶的地位也始終無法超過曹嬛,這個給自己少年時期帶來溫暖和快樂的女人。

    劉齊甚至覺得,岳銀瓶之所以突然變得這麼溫順,或許和她失去了太子妃的地位有關,迫不得已才委曲求全的討好自己,才和曹嬛以姐妹相稱。

    而現在糜竺、孔融又突然提起重新冊立太子妃,不能不讓劉齊的一顆心懸了起來,唯恐岳銀瓶重新成為太子妃,打破了現在的和諧。

    不過,在這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的年代,在身為皇帝的父親面前,劉齊也知道自己沒有多大的權力插嘴這件事,只能聽天由命。

    劉辯雙眉蹙起,目光轉動,略作思忖后點頭道:“兩位愛卿說得也有道理,既然糜子仲主動提起此事,莫非心中已經有了合適人選?”

    糜竺點頭道:“岳氏銀瓶雖然出身將門,然則胸襟不夠寬廣,沒有容人之量,不能以大局為重,再加上剛剛被褫奪太子妃之位,顯然不適合再次擔任。”

    “糜大人說得極是,岳銀瓶惹起的軒然大波才剛剛平息,被褫奪了太子妃頭銜不過才一個半月的時間,若是重新上位,未免顯得有些儿戲。朝令夕改,有失天威!”聽了糜竺的話,滿堂文武齊聲附和。

    糜竺繼續侃侃而談:“而那曹嬛乃是逆賊曹孟德之女,陛下能夠不究其罪,依舊旅行諾言,讓她侍奉太子,已經是皇恩浩蕩,仁至義盡。所以曹氏比起岳氏來更沒有資格擔任大漢的太子妃!”

    “既然岳氏不行,曹氏也不行,該讓何人做太子妃?難不成重新從民間遴選麼,陛下明日便御駕親征,哪里還有功夫。”孔融手捧笏板望著糜竺,一副你是不是擱這儿扯犢子的表情?既然這個不行,你跳出來說個蛋蛋?

    糜竺大笑一聲:“哈哈……司空大人莫急,不是有現成的麼?陛下去年就金口玉言讓太子今年春天迎娶王丞相之女,而這位王小姐知書達理,賢惠体貼,心地善良,博覽詩書,認識之人無不誇贊。所以糜竺才提議由王薔小姐來擔任太子妃,上承天命,下安民心。”

    聽了糜竺的話,整個太極殿上的文武才恍然大悟,原來糜竺這是要拍丞相王猛的馬屁啊,甚至不惜得罪岳飛!

    不過話又說回來,糜竺所言句句在理,岳銀瓶的確不適合再重新擔任太子妃,而王薔賢惠善良的名聲已經在金陵傳開,為許多百姓津津樂道,稱贊他有甄皇后年輕時的風范,樂善好施,待人和藹,將來必是母儀天下的人選之一。

    再加上有領銜滿朝文武的王猛做后台,這王小姐也算得上系出名門,身份絲毫不輸岳銀瓶,此刻被糜竺推薦為太子妃,倒也是合情合理,實至名歸。

    不等劉辯開口,包括醫部尚書步騭、署理學部尚書顧雍,以及許多侍郎、御史紛紛站出來附和:“糜尚書所言極是,臣等也聽過王小姐的事跡,坊間紛紛傳言王小姐有皇后年輕時候的風范,心地善良,雍容大度,的確比岳氏與曹氏更適合擔任太子妃。”

    孔融頷首道:“既然這麼多同僚支持,王丞相家的千金必然有過人之處,陛下就應允了此事,讓王薔擔任太子妃吧?”

    劉齊也急忙站出來請求:“啟奏父皇,孩儿與王姑娘也曾經見過几次,對他的氣質與風采深為折服,也喜歡她的學識與涵養。如果父皇打算在出征之前給孩儿定下太子妃,不如就選擇王氏吧?孩儿一定會舉案齊眉,相敬如賓。”

    看到就連太子都站出來接受王猛的女儿做太子妃,看起來此事已經是板上釘釘,剩下的一些文武也都樂得做個順水人情,當即紛紛站出來表示贊同。

    吏部尚書魯肅,禮部尚書張居正,農部尚書徐光啟,新任金陵府府尹公孫策,以及京畿中郎將孟珙、禁軍統領廖化,還有許多官員一起作揖施禮:“既然王家小姐名滿天下,而太子又十分中意,請陛下成全這樁美事!”

    得到滿朝近三分之二的支持,王猛心中暗自歡喜,表面上卻要站出來推辭一番:“承蒙諸位同僚抬愛,小女何德何能擔任太子妃?只要做個妾氏侍奉太子足以,太子妃之位斷不敢當!”

    劉辯正緊端坐,清了清嗓子下了金口玉言:“王景略不必謙虛,既然滿朝文武推薦,齊儿心里喜歡,又有百姓稱頌,可見令嬡非同凡響。朕決定冊立王猛之女王薔為太子妃,擇良辰吉日舉行大婚!”
匿名
狀態︰ 離線
1386
匿名  發表於 2020-9-3 09:31:01
一千三百八十三 前無古人后無來者

    在早朝之前,糜竺並沒有把自己的意思告訴王猛,舉薦王薔做太子妃完全是靈光一閃做出的決定,也算是獻給王猛的一份厚禮。

    雖然去年發生了太子被毆的不光彩事件,但這並不影響劉齊的的聲望,他的謙遜有禮,勤奮好學依舊獲得了絕大多數文武的支持,只要不犯大錯,所有人都相信在劉辯百年之后,太子劉齊一定可以如願以償的登上皇帝寶座。

    如果順利的成為太子妃,王猛相信憑自己女儿的容貌和智商一定能夠哄得劉齊開開心心,再加上自己這個大漢丞相的助力,將來把女儿推上皇后之位,母儀天下,絕非白日做夢。

    雖然王猛並不是貪權之人,但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在官場上浸淫的久了,誰又會拒絕百尺竿頭更進一步,誰又怕自己的官做的越來越大?

    及至劉辯一口答應了糜竺及文武百官的請求,宣布冊封王薔為新任太子妃,王猛不由得感激涕零,手捧笏板出列叩首謝恩:“承蒙陛下抬愛,臣定會敦促小女勤學禮儀,熟讀宮規,將來相夫教子,為大漢朝開枝散葉,做太子的賢內助。”

    劉辯頷首贊許:“善,朕相信愛卿的家教。”

    心情大好的王猛決定投桃報李,舉薦自己的侄女王嬙入宮為嬪,以報答天子的知遇之恩。

    而且王猛相信,憑王嬙的姿色在美女云集的乾陽宮定然能夠取得一席之地,這樣一來可以報答劉辯的恩情,二來也可以幫自己的女儿在乾陽宮里面安插一個內援,對自己女儿將來登上皇后之位大有裨益。

    “承蒙陛下抬愛,臣決定舉薦侄女王嬙入宮伺候陛下,為陛下分憂解勞,為大漢繁衍子嗣,以表王氏對陛下的感激之意。”跪在地上的王猛不疾不徐的把自己的請求道來,一臉古井不波的表情。

    劉辯聞言精神為之一振,眸子里突然變得光芒四射,在心中暗自沉吟:王猛說得這個王嬙十有八九就是王昭君吧?這家伙的城府比楊家深多了,並沒有養在深閨人未識,而是“獻美”不避親。知道投朕所好,這樣有眼力的人如果不能在官場上飛黃騰達那才奇怪了呢!

    這世界很現實,要想巴結討好皇帝,除了在沙場上刀頭舔血立下汗馬功勞,或者在治國安邦的時候做出優秀的功績,還有一個捷徑,那就是獻美。

    因為論財富沒有任何人能夠超過皇帝,就算你獻出全部身家,最多也就只能換來皇帝一句誇贊。如果你能舉薦一個傾城傾國,讓六宮粉黛無顏色的美人,那麼你的地位勢必將會扶搖直上,平步青云。

    即便再偉大再有抱負的皇帝,對于美色也不會抗拒,只有坐擁讓人羨慕的三宮六院,粉黛如云,才能体現出皇權的至高無上。

    不過,剛剛討論的話題是把王猛的女儿冊立為太子妃,現在又要把王猛的侄女獻給皇帝做美人,不免讓人覺得有些不倫不類,太極殿上的氣氛有些微妙。

    甚至就連劉齊都有些尷尬,這一轉眼的功夫,自己的老爹竟然要和自己做連襟,自己以后是該喊“父皇”呢還是“姐夫”,這老泰山唱的到底是哪一出啊?

    “愛卿,朕剛剛決定冊立令嬡為太子妃,你現在又提出這樣的建議,是否有些不妥?”劉辯一臉矛盾的詢問王猛。

    如果換了別的女人,劉辯肯定一口回絕。

    但這個女人不同,因為她是四大美人之一的王昭君,不僅相貌傾城傾國,沉魚落雁,而且能夠為了民族大義遠嫁塞外,一身任俠之風讓劉辯肅然起敬,因此劉辯才猶豫不決,無法下定決心拒絕王猛的提議。

    此外,劉辯已經把楊玉環和貂蟬納入了后宮,如果再把王昭君收進乾陽宮,那麼距離完成“四大美人”的任務就更進一步,這也讓劉辯無法拒絕。

    聽了劉辯的詢問,王猛卻胸有成竹的道:“陛下盡管放心,這王嬙侄女並非我們王家所生,而是其母改嫁之時從荊州帶到了青州,她與我們王家並無血緣關系。”

    王猛當即把王嬙的身世對劉辯及滿朝文武說了一遍,原來這王嬙今年已經十八歲,乳名明君。在這年代已經算的上大齡女青年,十足的剩女。

    其父親是荊州南郡秭歸人,恰好也姓王,在王嬙五歲的時候不幸染上瘟疫辭世。而彼時王猛的堂兄,也就是王猛的父親正在秭歸行商,經人介紹便納了王嬙之母為妾,帶著她們母女前往青州北海郡定居,從此之后便成為了王猛的侄女。

    聽了王猛的話,劉辯懸著的一顆心總算落地,看來系統植入身份的時候已經把障礙給自己掃平,自己只需要坐享主角光環便能一親芳澤,享受無邊艷福。

    文武百官也一起頷首:“哦……原來如此,既然這樣,那便沒有任何問題。”

    王猛高聲道:“非微臣誇口,我這侄女生的沉魚落雁,傾城傾國,又能歌善舞,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因此尋常的凡夫俗子根本入不得她的法眼,到現在已經一十八歲,依舊名花無主,待嫁閨中。也只有陛下這樣的真龍天子,才能讓她那顆孤芳自賞的心折服,所以臣決定讓王嬙認祖歸宗,這樣與我們劇縣王氏便不再是一家人。”

    王猛已經把道路鋪好,劉辯自然不會再惺惺作態,當即一口答應了下來:“既然這王嬙是這樣出色的一個奇女子,朕便從愛卿所奏,納王氏入宮為美人。等朕年底班師返京之時,由禮部挑選一個良辰吉日,迎娶王氏入宮。”

    雖然劉辯現在就想一親芳澤,見識一下王昭君的花容月貌,但剛剛說了准備于近日御駕親征,如果現在忽然因為納娶一個美人而耽誤了行程,未免顯得有些急色,破壞了自己在群臣心中的形象。

    再加上王昭君並不在江東,而在劉辯此行的目的地青州,所以劉辯便把納娶王昭君的期限定到了年底。有了婚約在身,王昭君便是自己的女人,說不定到了青州之后找個機會就能把生米煮成熟飯了。

    王猛再次叩首謝恩:“多謝陛下垂青,我們王家雖然對明君沒有生育之恩,但這些年卻也有撫育之德,我們王家依舊識她為王家的子女,能得到陛下的垂青,亦是我們王氏的驕傲。”

    劉辯吩咐鄭和走下台階扶起王猛,並起草一封詔書,派人送往青州劇縣,前往王氏祖宅下達冊封王嬙為美人的聖旨。

    一樁婚事就此定下,王猛家族連續出了一個太子妃、一個美人,可謂春風得意,滿朝文武無不向王猛作揖祝賀。王猛微笑著一一還禮,看來日后自己第一文官的地位是越來越穩了。

    納王昭君入宮為美人的事情剛剛塵埃落定,禮部尚書張居正又站了出來,手捧笏板施禮道:“啟奏陛下,臣有本啟奏!”

    劉辯伸手輕撫胡須,心中暗自嘀咕一聲“朕一說散朝,他們就都搶著啟奏,看來這是准備把一年的本都奏完的節奏啊!”

    “張卿,你又有何本啟奏?”劉辯直了直腰,耐著性子問道。

    張居正躬身道:“啟奏陛下,臣以為去年連克洛陽、長安等舊都,掃平了董卓扶持的偽漢朝廷,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理應更改年號,順天承命。”

    劉辯自從在金陵登基稱帝以來,累計使用過三個年號,分別是“起點”,表明了劉辯以江東為起點,重振漢室的決心。

    在“起點”用了兩年之后又改元“創世”,表達了劉辯創造一個太平盛世的決心。在平定荊州之后劉辯又聽從文武百官的建議,改元“建安”,也是為了和歷史的軌跡相吻合,一直沿用至今。

    聽了張居正的提議,許多文武齊聲附議:“張大人言之有理,偽朝廷覆滅,我大漢朝收復舊都,這是寫進史書的大事,理應改元紀念。”

    劉辯目光如炬,撫須沉吟。

    自己是不可能改變國號的,所以自己注定是劉邦、劉秀的子孫,最多也就是在廟號里面加個“祖”,以表明自己的豐功偉績。既然不能改變國號,自己何不在年號上面做做文章?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年號由漢武帝劉徹建立,在公元前140年定年號為“元鼎”,正式拉開了中國歷史上“改元紀年”的帷幕。自漢武帝之后,每逢新皇帝登基,或者有大事發生,便會更改年號。

    正常情況下,歷朝歷代的皇帝都會采用二字年號,但偏偏漢哀帝劉欣在位時用了個奇葩的四字年號,叫做“太初元將”,首開四字年號之先河。

    后來光武帝劉秀也曾經用過四字年號,叫做“建武中元”,武則天用過“天冊万歲”、“万歲登封万歲通天”這樣牛逼拉風的年號,所以四字年號雖少但也不是獨一無二。

    至于三字年號,也有人用過,譬如王莽登基稱帝之后就改元“始建國”,到了南北朝時期,梁武帝蕭衍也曾經用過“中大通”以及“中大同”年號。

    想到這里,劉辯暗自下了決心:“朕要改就改個歷史上沒有出現過的年號,這樣才才能顯出朕的前無古人后無來者。”
匿名
狀態︰ 離線
1387
匿名  發表於 2020-9-3 09:31:17
一千三百八十四 女皇蟄伏

    “自即日起,改元大一統!”

    劉辯略作思忖,干脆利索的做了決定,不給群臣**的機會。

    不必講究文青,也不必文縐縐,簡單粗暴明了,什麼貞觀、開元、洪武統統一邊去,拾人牙慧的事情我劉辯才不干!

    一個大字闡述了帝國的特點,別的沒什麼,老子就是大!

    天上地下,唯一的帝國,除了我大漢沒有其他的,什麼貴霜、安息、羅馬,統統俯首稱臣,三叩九拜,万邦來朝。大巧不工,大象無形,便是如此。

    年號而已,再好聽的年號都是年號,比起之前出現過的建元、元光、元鼎、甘露、黃龍、建武等年號,劉辯腦洞大開的年號明顯不在一個頻道。

    不過,劉辯要的就是這個效果,這些皇帝都是些守成之君,一個個只能在先人的基礎上循規蹈矩,墨守成規,自己要是隨便取一個聖元、聖武這樣的年號,豈不落了下乘,和他們一樣相提並論?

    自己可是坐擁一百五十万大軍,正在朝兩百万發展,麾下擁有李靖、吳起、岳飛、衛青、霍去病、薛仁貴、諸葛亮、徐達等統帥,擁有張良、陳平、孫武、孫臏、王猛、劉基等謀士,擁有蕭何、荀彧、商鞅、謝安、房玄齡、高熲等內政狂人,擁有李存孝、宇文成都、關羽、高寵、薛禮、冉閔等猛將的偉大皇帝。

    自己建立的帝國囊括了日本島、東南亞、中南半島、呂宋群島、印度半島、西亞地區,甚至將來還要包括歐洲大陸的偉大皇帝,豈能和漢哀帝、漢桓帝、漢靈帝這些辣雞皇帝並列?

    “臣等謹遵聖諭!”群臣俱都身体一震,齊刷刷的捧著笏板作揖施禮。

    史官司馬光在旁邊筆走龍蛇,在笏板上刷刷的做了記錄“建安六年春正月二十六,天子金口玉言,改元大一統。”

    改元是一件庄重的事情,需要設置豐盛的祭祀物,禱告天地,向祖宗祭祀說明,然后昭告天下。但劉辯急于出征,因此也沒時間籌備這些繁文縟節,因此把這些事情統統交給七位顧命大臣處理。

    “退朝!”

    在張居正改元的提議結束后,終于不再有人抱著笏板跳出來說“臣有本啟奏”,隨著鄭和尖著嗓子喊了一聲,這個比以往漫長的早朝終于結束,滿朝文武山呼万歲,一起作揖恭送劉辯離開。

    等劉辯從太極殿的后門離開之后,滿朝文武這才站直了腰板,在王猛、劉基的帶領下,三三兩兩的走出了太極殿,沐浴越來越明媚的春光。

    今天的早朝王猛明顯成為了大贏家,一臉春風得意,臉上的笑容比大好的春光還要燦爛,一路上不停的接受著同僚的祝賀。而提議遷都遭拒的劉基則一臉郁悶,悶悶不樂的和王猛保持著不遠不近的距離。

    劉辯回到后宮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東西兩宮的皇后甄宓與武如意,還有穆桂英、衛梓夫、陳圓圓、上官婉儿、孫尚香、貂蟬、步練師、楊玉環、趙飛燕、糜真、大喬、薛靈芸、張出塵、馮蘅、虞芷若、樊梨花等所有的嬪妃聚集到麟德殿,在臨走之前給她們上一堂課,告誡她們好自為之,切莫勾心斗角,惹起后宮紛爭,免得作繭自縛,自取禍端。

    “臣妾等謹遵陛下教誨!”

    也許是被劉辯的强勢壓制了權力的**,或者武如意已經在劉辯的强大之下絕望,第一個帶著眾嬪妃齊聲唱諾,一副賢內助的風范,讓劉辯看向武氏的眼神和藹了許多。

    沒了爪牙的猛虎讓人不足為懼,沒了江東士族支持的武如意連任命一個小官吏的權力都沒有,更是不敢踏入乾陽宮正宮一步,縱然有心又能翻起多大的浪花?

    劉辯自去年十月底返回了金陵,在乾陽宮里待了三個月,先后納娶了楊玉環、虞芷若,以及樊梨花等三位美人。

    相比儿子劉齊獨寵曹氏,劉辯在駕馭女人這方面明顯高明了許多,即便美如貂蟬、楊玉環,也沒有万千寵愛于一身,六宮粉黛無顏色。而是輪流夜宿,雨露均沾,除了兩位皇后可以多享受一晚寵幸之外,其他的嬪妃俱都一視同仁。

    而劉辯在夜訪象山,用赤霄劍殺死左慈的時候無心插柳獲得了一本《御女心經》和《遁甲天書》。一本讓劉辯的房中术如虎添翼,把后宮嬪妃調教的服服帖帖,心滿意足;一本讓劉辯學會了一些小把戲,時常把自己的女人哄得嘆為觀止,大開眼界,更是讓孩子們歡呼雀躍,對自己的父皇佩服的五体投地。

    這三個月以來,衛梓夫、陳圓圓、貂蟬、薛靈芸、步練師、楊玉環、虞芷若等七位嬪妃陸續有了身孕,表現了劉辯强大的繁殖能力,相比文治武功毫不遜色。

    這次去青州千里迢迢,在海上旅途寂寞,劉辯決定帶著樊梨花、張出塵隨行。一來可以在海上派遣寂寞,打發時光;二來兩個女人可以在海上為自己梳洗,照顧自己的飲食起居,三來樊梨花武力不俗,也可以當做武將使用,正好一舉三得。

    訓誡完了嬪妃,劉辯又去了一趟諸位王子與將二代讀書練武的地方,勉勵教導了一番孩子們,看看天色將晚,便悄悄回到御書房換了面具,准備出宮探視潘金蓮母子。

    潘金蓮來到金陵已經七八年的光陰,默默地給自己生育了一個叫做潘安的儿子,今年已經六歲,母子相依為命,說起來也是頗為不易。劉辯雖然給了潘金蓮足夠的錦衣玉食,也讓潘安享受了王公貴族家的子弟才能享受到的教育,但卻不能給他們母子名分,內心不免愧疚。

    當燈火闌珊之時,劉辯悄悄來到潘宅門外,抬手拍響了門環。

    丫鬟聞聲前來開門,見到劉辯之后喜出望外,急忙畢恭畢敬的讓進院子里。雖然她們並不了解這個公子的真實身份,但卻知道這人就是女主人的姘頭,是個身份非凡的大人物,要不然也不能讓潘氏母子享受到這樣優渥的生活。

    “主人與小公子都在屋里呢!”丫鬟熱情的打著燈籠,帶著劉辯直奔女主人的廂房。
匿名
狀態︰ 離線
1388
匿名  發表於 2020-9-3 09:31:32
一千三百八十五 植物人蘇醒

    “吱呀”一聲,房門戛然打開。

    當看到一身便裝的劉辯站在眼前之時,潘金蓮目光中便燃燒起了愉悅的火苗,一如與情人久別重逢的少女,這是真情的流露,毫無矯揉造作。

    潘金蓮揮揮手,示意丫鬟退下,掩了房門之后肅拜施禮:“金蓮拜見陛下。”

    劉辯借著跳躍的燭光打量面前的女人,端詳著這個被釘在歷史恥辱柱上,被當做**蕩婦代言人的女人。

    彈指間,七八年的光陰已經過去,潘金蓮也從二十出頭的少婦變成了將近三十的婦人,眉眼間的魚尾紋平添了些許,終究沒逃過光陰的算計,不變的是一顆對待自己的心。

    在歷史上被當做蕩婦典型的潘金蓮竟然為自己守了七八年的貞節,一生中只有自己這一個男人,說起來實在有些天方夜譚。

    在外人眼中,潘金蓮是武松哥哥的遺孀,一個為亡夫守寡多年的寡婦,並沒有人知道這一世的武大是個天閹,直到遇上劉辯的那一刻,潘金蓮還是處女之身。

    “也許這就是‘橘生淮南則為橘,橘生淮北則為枳’的現實版吧?沒有任何女人天生就是蕩婦***比起穿越之前的許多沒有底線的女人,潘金蓮不知好了多少!”

    劉辯在心底嘆息一聲,伸手扶起了潘金蓮:“自上次一別,已經一年沒見了吧?”

    潘金蓮莞爾一笑,眸子里全都是溫柔,沒有任何埋怨:“准確的說是三百七十九天。”

    “你竟然記得如此清楚?”劉辯一愕,心頭五味雜陳。

    旁邊的潘安怯生生的走上來施禮,竟然有模有樣:“啟奏皇上,阿母每天晚上都會等到三更方才卸妝入睡……”

    聽了潘安稚聲稚氣的話語,劉辯的心頭不由得一酸,一種久違的感覺瞬間在全身彌漫,用憐愛的目光望著潘氏,問道:“為何睡的如此之晚?”

    潘金蓮恬然一笑:“不知陛下何時會來看我,金蓮最怕的就是讓陛下看到我慵懶不整的樣子,所以我必須把自己最好的一面留給陛下。”

    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作為一個女人,潘金蓮已經為劉辯付出了能付出的一切,劉辯知道欠她的太多。

    雖然劉辯已經給了潘金蓮尋常人給不了的榮華富貴,但比起劉辯所擁有的還遠遠不夠。可潘氏卻不爭不奪,無怨無悔,八年如一日的做劉辯背后的女人,這一份痴情就足以讓無數女子相形見絀。

    “等朕到年底班師返京,便納你入宮,給你一個嬪妃的名分,讓你和孩子享受天倫之樂。”劉辯抬手將一片痴情的潘金蓮攬進懷中,給了一個承諾。

    潘金蓮卻搖頭:“金蓮多謝陛下的好意,但我是武大的遺孀,若陛下納我入宮,一定會召來流言蜚語,金蓮不能這麼自私,我必須為陛下著想。”

    潘金蓮這番話的意思很明白,自己是個寡婦的身份並不重要,重要的自己卻是一個又矮又丑的平民百姓的妻子。

    如果自己和虞芷若一樣,嫁的是孫策那樣的英雄豪杰,一定會欣然答應劉辯的請求,風風光光的嫁入乾陽宮,說不定能夠傳為一段佳話。

    可現實卻太殘酷,或許自己的容貌並不輸給虞芷若,可命運卻是天壤之別,虞芷若嫁的是頂天立地的豪杰,而自己嫁的卻是粗俗鄙陋的三寸丁,如果劉辯娶了武大郎的遺孀,恐怕會成為百姓的笑柄吧?誰又會去計較潘金蓮為劉辯做過什麼?

    感動從劉辯的心頭飛速掠過,聽了潘金蓮的話很快平靜了下來,劉辯知道自己不是普通人,而是九五之尊,真龍天子,自己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會引起天下人的關注,絕不能儿女情長,意氣用事。

    “你能為朕如此著想,朕甚感欣慰!”劉辯輕撫懷中潘金蓮的秀發,“你放心,等安儿長大成人之后,朕一定會讓他享受到應有的榮華富貴。”

    潘金蓮卻微笑著提出了一個請求:“陛下,我也不求安儿大富大貴,只要能平平安安的度過此生就好。我們母子在京城呆的太久,有些悶了,可否跟著陛下御駕親征,看看大漢朝的壯麗河山?”

    劉辯沉吟道:“朕此行要去青州,准備溯江而下,再從海上前往。”

    朱唇皓齒,白白淨淨,一臉清秀的潘安歡呼雀躍的上前一步:“我想去看大海,皇上你答應阿母的請求,帶著我們娘倆去坐船吧?”

    唯恐劉辯拂逆了愛子的請求,潘金蓮喉嚨一酸,請求道:“陛下請放心,我和安儿一定不會亂說,我們會以探親為名登船,不會給陛下招惹麻煩的。我叔叔武松與堂弟潘美也是大漢的臣子,說起來金蓮也算是有點身份,跟著陛下搭個順風船應當不會引人猜忌。”

    “就算有人猜忌又有何妨?朕乃是九五之尊,誰敢亂嚼舌頭,朕便割了他的舌頭!”

    劉辯雙眉一抖,霸氣畢露。

    彎腰把潘安舉了起來:“好啊,既然你小子想去看大海,朕便帶著你去見識一下大海的波瀾壯闊。”

    明日即將出征,容不得劉辯在潘宅纏綿繾綣,而六七歲的潘安和這個“皇帝叔叔”聊的正歡,毫無睡意,看來只能辜負良辰美景了。

    “時辰已經不早,朕必須盡早回宮。”劉辯有些遺憾的輕撫潘金蓮的青絲,“不過你放心,在海上要航行半個多月,會有機會的。”

    潘安扑閃著清澈明亮的大眼睛問道:“會有什麼機會?”

    劉辯彎腰在潘安的鼻梁上刮了一下,笑道:“會有給你創造妹妹或者弟弟的機會。”

    潘金蓮善解人意的催促劉辯離開:“陛下明日即將出征,宮里一定還有很多要事等著你處理,你還是快點回去吧。金蓮只要能看看陛下的容貌,和你說上几句話便已經心滿意足,男女之歡我真不是那麼在乎。”

    “你今夜就收拾好行囊,天亮的時候,朕會派人來接你們母子登船。”劉辯嘆息一聲,拍了拍潘金蓮的肩膀,很快就從潘宅消失。

    此刻正是戌時,大約相當于劉辯穿越之前晚上九點左右的樣子,潘宅所處的位置就在秦淮河畔,走出安靜的街巷之后就變得燈火通明,游人如織。

    秦淮河上槳聲燭影,秦淮河畔青樓林立,店鋪鱗次櫛比,尋芳獵艷的紈绔公子,或者喜愛熱鬧的下里巴人紛紛走上街頭,摩肩接踵,好不熱鬧。

    一身便裝的劉辯穿梭在熙熙攘攘的街巷中,內心油然升起一股自豪感,這是自己一手創造的都市,這是自己一手締造的帝國,金陵的繁華,大漢的昌盛皆拜自己所賜。

    “噯喲……”

    就在劉辯為金陵繁華的夜景陶醉之時,不經意間與對面的一個女子肩膀相撞。一個弱女子哪里經得起身經百戰的劉辯碰撞,即便只是輕輕一下,便已經讓這女子踉踉蹌蹌,花容失色。

    在這女子身邊的一個英俊男子,一擼袖子就要上前動手:“哪里來的市井之徒,竟敢占師師姑娘的便宜?信不信我拳下無情……”

    “師師姑娘?”劉辯一愕,急忙定睛看去,站在對面的這對男女不正是李師師和燕青麼?

    就在劉辯認出二人之際,李師師也認出了劉辯,一顆心猶如鹿撞,登時狂跳不已:“陛下?”

    燕青則不太敢肯定,半信半疑的道:“人有相同,貌有相近。這人莫非只是長得有點與陛下相似?堂堂的皇帝大晚上跑到秦淮河畔來做什麼?”

    但對于李師師來說,劉辯卻是刻骨銘心,終生難忘的男人,一眼就能認出此人絕對就是大漢天子。急忙伸手拽了一下燕青的衣襟,示意他不要亂說,免得禍從口出。

    見李師師一眼就認出了自己的身份,劉辯這才想起由于走的匆忙,忘了戴上面具,急忙示意李師師不要戳破自己的身份,免得引起百姓們的注意,節外生枝,“那什麼……師師姑娘你就喊我劉大人吧!”

    李師師會意,點頭道:“是,劉大人!我的宅院就在不遠處,是否有空賞光去喝一杯清茶?”

    劉辯頷首:“師師姑娘請前面帶路。”

    在李師師的帶領下,一炷香的功夫之后,劉辯跟著李師師和燕青來到了一座古朴典雅的四合院中,兩個婢子開門迎接,並奉上茶水。

    進了房間之后,李師師便和燕青各自施禮:“拜見陛下,失禮之處還請海涵。”

    “免禮!”劉辯笑吟吟的抬手示意二人平身,並詢問燕青,“不知燕護衛何時醒來的?”

    原來自兩年前燕青昏迷之后,李師師奉了劉辯的聖旨,帶著他跟隨孫乾、簡雍一路向東,返回金陵定居,並讓華佗、張仲景、孫思邈、李時珍等四大神醫看病。

    燕青之前的身份是錦衣衛,因此這套宅院也是由李元芳給安排的,在四大神醫逐個診治並開了藥方之后,由李師師悉心照顧,如同對待自己的親人一般。

    過了一年半之后燕青竟然慢慢蘇醒了過來,又在床上養了半年,便恢復了十之**。現在已經是生龍活虎,健康如初,讓四大神醫直呼奇跡。
匿名
狀態︰ 離線
1389
匿名  發表於 2020-9-3 09:31:49
一千三百八十六 落花有意流水無情

    聽了李師師對燕青病情的介紹,劉辯撫須贊嘆:“看來這就叫做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師師姑娘用自己的誠心感動了上蒼,方才喚醒了燕卿。”

    聽劉辯這話語有撮合自己和李師師的意思,燕青一臉感激的施禮:“燕青能夠大難不死,除了感謝師師姑娘的照顧之外,也要感謝陛下的關懷。要不是陛下派人把我送回金陵,又讓四大神醫聯手救治,也許燕青現在還昏迷不醒。”

    劉辯笑笑:“你為國征戰,被孟賁摔成重傷,昏迷不醒,朕身為大漢朝皇帝,理當竭盡所能把你救醒。然而師師姑娘能夠像親人一樣照拂于你,讓你從昏迷中蘇醒,她才是你應該感激的恩人。”

    燕青躬身答道:“陛下所言極是,師師姑娘的恩情,燕青願用一生報答。”

    李師師卻是淡然一笑:“小乙,你這話說得嚴重了,在我心里一直把你當成……親弟弟,你身負重傷昏迷不醒,做姐姐的怎能不全心全意照顧你。”

    聽了李師師的話,燕青英俊的面孔上難掩失望之色,心中彌漫著一股淡淡的憂傷,只能緘口不語。

    李師師悵然嘆息一聲,望了劉辯一眼,話語中帶著弦外之音:“姐姐已經是殘花敗柳之身,又怎能耽誤弟弟的大好年華?似你這般英雄才俊,一身武藝,理當馳騁沙場,建功立業,將來必然能夠覓得紅粉佳人,與你長相廝守。”

    聽了李師師的話,燕青臉頰微微抽搐,用顫抖的聲音道:“多……謝姐姐教誨,我既然已經康復,這次便隨陛下征戰沙場,建功立業。就算馬革裹屍,也不能負了姐姐的期望……”

    劉辯有心撮合李師師與燕青,但明顯看的出來,一個流水有意一個落花無情,自己再强行做媒對李師師只怕也不公平。

    “朕准備于明日清晨御駕親征青州,李世民這次在青州集結了四十多万大軍,此戰干系重大,我軍正是用人之際,如果燕卿你有心再戰沙場,可隨朕明日一同啟程。”劉辯呷了一口茶,向燕青提出了要求。

    李師師用期待的目光看向燕青:“國難當頭,我相信小乙你是不會退縮的,是麼?”

    “師師姑娘請放心,我明日清晨便隨陛下出征。”燕青咬咬牙,答應了李師師的請求。

    接著向劉辯跪地施禮:“臣本是李統領麾下的錦衣衛,身為漢臣,食君之祿,理當為國效忠。明日清晨,小臣就去乾陽宮門前報道。”

    劉辯起身拍了拍燕青的肩膀:“燕卿拳腳不俗,有你助陣,我軍又平添一員大將。朕相信你這次去青州一定能夠立下赫赫功勞,不負師師姑娘所托。”

    接著又安慰了李師師一番,讓她在金陵安心靜養,不必傷感太多,她舍身為大漢離間劉備與劉裕的行為必將名垂青史,為后世稱頌。

    末了,劉辯又從腰間解下一塊玉佩交給李師師:“這是朕的隨身玉佩,見此玉佩,如朕親至。你但有所需,便拿著它去戶部找糜竺,要什麼直管開口,他絕不會推三阻四。”

    李師師莞爾一笑,肅拜致謝道:“多謝陛下的美意,師師自從來到金陵之后,金陵府的差役每個月都會按時供應布匹錢糧,一應俱全,什麼也不缺。小乙走后,家里只剩下我和兩個婢子,更是不需要東西了,請陛下收回玉佩,你的心意師師心領了。”

    見李師師看向劉辯的眼神和自己明顯不一樣,這才是女人看心儀之人的目光,對自己的感動是一份友情與親情,這讓燕青心中五味雜陳,黯然神傷。

    在心底悄悄發誓道:“既然師師希望我建功立業,這次去青州哪怕豁出性命,也要干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情,讓師師刮目相看,縱死無悔。”

    時候已經不早,見李師師無論如何都不肯收下自己的玉佩,劉辯只好起身告辭:“時辰已經不早,朕便就此回宮了。明日便北征青州,到冬季之時再來探望師師姑娘。”

    李師師親自送至門口,揮手作別:“師師相信陛下的宏韜偉略,所到之處定然所向披靡。惟願陛下保重龍体,年底再會!”

    劉辯揮揮手,在李師師與燕青的注視之下消失在街巷之中,逐漸不見了蹤影。

    劉辯剛剛回到乾陽宮,便從鄭和的嘴里得知了一個壞消息:“啟奏陛下,奴婢剛剛接到消息,因為得悉王丞相之女被立為太子妃,岳氏受不了這個打擊,趁著婢子不注意之際投井自盡了。”

    劉辯眉頭微蹙,臉上露出慍怒之色:“李孝娥的家教真是讓人失望啊,岳銀瓶連這樣小小的挫折都受不了,將來如何在三宮六院中立足?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通過這件事也能看出來,憑她的德行不足母儀天下,投井自盡也是命中注定。”

    “陛下所言極是,岳氏投井自盡只怪她自己肚量太小,怨不得任何人。”鄭和在旁邊懷抱拂塵,附和著說道。

    劉辯揮揮手:“把岳銀瓶的几個婢女處以杖責之刑,以儆效尤。先派人去岳府向李孝娥報喪,再派人通知禮部,准備一口棺槨,按照太子妃的規格把岳銀瓶下葬。明日出征之事,照舊!”

    次日清晨,長江上響起了悠揚的號角,仿造的鄭和寶船靠在岸邊蓄勢待發,一千五百水軍將士抖擻精神,等候天子登船,然后便拋錨起航,順著長江向東進入茫茫大海。

    劉辯帶著張良、宇文成都、文鴦、樊梨花、張出塵、燕青等人,以及借口前往青州探親的潘金蓮母子,在文武百官的送行之下離開乾陽宮,出了金陵城,來到長江岸邊登上了仿造的鄭和寶船。

    “臣等恭送陛下啟程,願陛下龍威所至,賊寇披靡,早日一統天下,開創太平盛世!”王猛與劉基帶著一百多名文武大臣站在長江岸邊,一起作揖施禮,為劉辯送行。

    張良雖然不希望劉辯再次由海路北上青州,但劉辯置若罔聞,對走海路躊躇滿志,也只能緘口不語,聽從劉辯的安排。

    站在船頭的劉辯身穿甲胄,披著一件金黃色的披風,在風中大手一揮,沉聲下令:“拋錨起航,入海!”
匿名
狀態︰ 離線
1390
匿名  發表於 2020-9-3 09:32:09
一千三百八十七 殺神突擊

    隨著天氣轉暖,東瀛島春回大地,万物復蘇,田野里生機勃勃,一片欣欣向榮。

    五年之前,年輕的6遜擔綱主將,率領兩万五千水師離開江東,順著長江入海,憑借著劉辯的大航海圖占領了夷洲島,並在此設立郡縣,任命官吏,將夷洲正式納入了大漢版圖。

    6遜以夷洲作為根據地,開設兵工廠,打造戰船,招兵買馬,劍指倭國。在州刺史諸葛瑾的支援下,歷經一年多的展,將麾下的人馬擴充了一倍,達到了五万人的規模。

    此時的夷洲島生產力還比較落后,大約相當于大6戰國時期的科技水平,整個島上有三十多万居民,人口密度尚可,但可惜生產力比較落后。

    諸葛瑾奉了劉辯的聖旨,帶著五千匠人前來夷洲擔任刺史,隨行帶來了大量的各類工匠,以及糧食種子,先進的農具、耕具、鐵具,甚至還有數百頭品種優良的耕牛,大幅促進了夷洲島的科技展。

    6遜用優越的條件在島上招募了兩万五千精壯,給兵器甲胄,經過一年多的訓練之后,已經初具規模,具有了一定的戰斗力。而漢軍將士更是群情激昂,求戰心切,希望能夠盡快離開夷洲島攻掠倭國,以求建功立業,庇蔭子孫。

    就在6遜厲兵秣馬,磨刀霍霍之際,織田信長率領的起義軍橫掃倭國各路諸侯,打的卑彌呼女王土崩瓦解,無奈之下只能遠渡大海向大漢皇帝求救。

    唯恐織田信長繼續壯大,6遜不等劉辯下達聖旨,便率領狄青、丁奉、前田慶次、6抗、施琅等人率部入海,乘坐三百多艘大小不一的船只揚帆向東,開始了征服倭國的旅程。

    6遜先率部攻占了琉球群島,也就是劉辯穿越之前的衝繩群島,繼而向倭國九州地區起了進攻。

    織田信長命伊達政宗、上杉謙信為主將,各自率領三万人馬與6遜大戰于鹿儿島、種子島等地。由于織田信長麾下的將士已經有了豐富的戰斗經驗,再加上更熟悉日本島的地理與環境,6遜苦戰數月,不能取勝。

    就在這時,劉辯于交州境內全殲蒙恬、王賁率領的四十万貴霜軍隊,一戰徹底平定交州,在命令吳起、蘇烈西征貴霜的同時,又命戚繼光、趙括各自率領五万人馬,分別從越南九真郡以及交州南海郡揚帆入海,向東協助6遜攻打織田信長。

    三路漢軍相互支援,南北呼應,歷時兩年左右,先后攻陷了九州、四國等日本南部地區,占領了佐賀、松山、神戶、歧阜等日本南部的重鎮,把東瀛島五分之二的土地納入了大漢版圖。

    去年春季,三路漢軍更是再接再厲,接連攻陷了本州的靜岡、甲府、富山等地,兵鋒直指織田信長的國都江戶,也就是劉辯穿越之前的東京。

    九月底,孫武率漢軍攻克長安,西漢朝廷徹底滅亡,劉辯在命令岳飛率領三十万大軍西征安息,增援吳起的同時,又派遣白起渡過茫茫大海,前往倭國接替趙括的位置。

    白起帶著隨從快馬加鞭,從長安一路向南,自江東婁縣揚帆入海,在向導的引領下在海上漂泊了半個月,終于抵達了日本島,並從下關登6。

    在白起抵達日本之前,劉辯的聖旨已經提前一步送到日本島,宣布了由白起接替趙括的任命。

    得知白起登6,身為瀛洲刺史的高熲親自從治所神戶前往海邊迎接,給予了白起高規格禮遇。這讓白起對高熲感激不已,引為知己。

    高熲手持聖旨,親自把白起送到了位于甲府的趙括大營,宣布新任主將走馬上任,希望將士們日后像聽從趙括的命令一樣服從白起的調遣,與其他兩支兵團密切合作,爭取早日剿滅織田信長,平定整個東瀛島。

    趙括自南海郡出征之時手下有五万兵馬,一路上不斷殺伐,不斷征兵,不斷收編俘虜,經過了兩年的征戰,兵力依舊維持在五万左右,收獲的是日本南部肥沃的土地。

    趙括手下的頭號武將是鄧羌,謀略除了靠趙括自己制定之外,有時也聽從司馬昭的建議,而海戰則以賀齊為主。

    這個配置只能算是馬馬虎虎,若是在中原地區只怕想要消滅袁术、劉表這樣的諸侯都費勁,但織田信長手下也沒有几個像樣的人才,在本多忠勝戰死,上杉謙信被俘之后,更是無將可用,只能靠著織田信長自己與伊達政宗統兵作戰。

    剛剛得知趙括被調回大6的時候,司馬昭心中暗自竊喜,還以為自己將會接替趙括的主將之位,沒想到卻從大6空降來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公孫齊”,這讓司馬昭既憤怒又不甘心。

    但聖旨煌煌,又有瀛洲刺史高熲親自送公孫齊來軍中走馬上任,鄧羌與賀齊都表態支持,司馬昭也只能咽下心中的惡氣,表面上歡迎白起的到來,卻打算暗地里使絆子,給白起吃點苦頭。

    “哈哈……多謝諸位將軍的支持,我公孫齊沒有什麼大本事,但陛下既然委以重任,我便要庶竭駑鈍,為大漢竭盡所能,帶著諸位將士建功立業,獵取功名。”白起站在閱兵台上慷慨激昂的鼓舞軍心,同時也算自己的述職演講。

    不過,白起也知道作為一個武將,只有在沙場上拿出過人的戰績,才能讓手下的將士心悅誠服;只有帶著將士們建功立業,贏取封賞與功名,才能獲得他們的擁戴,靠著鐵齒銅牙吃飯這是文官才干的事情。

    今年開春之后,白起便率部向高山、松本、岡谷等縣城起進攻,在半個月的時間內連克三縣,所向披靡,先后殲滅了八千多倭軍,慢慢贏得了麾下將士的信任,“唉呀……看來這公孫將軍是真有本事啊,似乎比趙闊將軍還要厲害一些,看來跟著他不吃虧!”

    連戰連敗的織田信長決定破釜沉舟,集結全國兵力和漢軍決一死戰:“傳檄四方,征召各地百姓從軍,無論男女老幼,上至七十,下至七歲,全民皆兵,誓死守衛江戶,將漢寇逐出境外。”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11-20 02:25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