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11346|回覆: 2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軍事資訊] 新政府首宗國艦國造!海軍新型兩棲船塢運輸艦 6月底後公開招標 [複製連結]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6-4-25 16:02:23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x 2
本帖最後由 karlgpo 於 2016-4-26 12:11 編輯

風傳媒  朱明  民國105年04月25日 08:30





海軍新型兩棲船塢運輸艦在部分船艦結構上採用HSLA-80高強度低合金的鋼材,並強化匿蹤設計。

海軍「國艦國造」計畫,繼沱江、磐石軍艦之後,代號「鴻運專案」的1萬6百噸新型的兩棲船塢運輸艦,將在新政府上台核定後,6月底以後對外公開招標建造;
海軍估計,若一切順利,可望在年底決標。這也將是總統當選人蔡英文在520執政後,國艦國造的首宗建造案。


知情人士指出,海軍新型兩棲船塢運輸艦的設計參考了美國海軍2萬噸的LPD-17聖安東尼奧級(San Antonio class)船塢登陸艦、中共部署在南海艦隊的071型
崑崙山級船塢登陸艦,以及新加坡海軍6000噸的堅忍級(RSS Endurance L-207)兩棲登陸艦等功能,艦身猶如美國聖安東尼奧級船塢登陸艦的縮小版,但考量
匿蹤,艦首與艦身大部分為平整設計以減少雷達反射波。



知情人士指出,海軍新型兩棲船塢運輸艦的艦身設計,係參考美國海軍LPD-17聖安東尼奧級(San Antonio-class)兩棲船塢運輸艦。







使用高強度低合金列管鋼材

據指出,若不包括雷達、通訊與武器系統,新型船塢運輸艦的艦身造價約32億。該型運輸艦與海軍其他軍艦最大的不同處,是在部分的船艦結構上採用了HSLA-
80高強度低合金的鋼材,這種鋼材被各國列為管制物品,一般需要輸出許可才能獲得,經過中鋼3年來的研製成功後,海軍首次使用此鋼材在兩棲船塢運輸艦,
包括飛行甲板等多處結構都是採用此鋼材。

據指出,新型兩棲船塢運輸艦的飛行甲板與機庫等區域的結構使用了HSLA-80高強度低合金的鋼材,比磐石軍艦飛行甲板更能承受重量,因此該艦可停降大型
直升機。

該名人士指出,HSLA-80鋼材普遍使用在美國海軍神盾級軍艦的艦體結構上,其高強度與高靭性僅次於潛艦使用的HY-80耐壓鋼材。新型兩棲船塢運輸艦首次
使用高強度的鋼材,未來若順利通過各項測評,海軍規劃未來新建造的軍艦,將多以此高強度低合金的鋼材作為船艦主體材料,甚至未來的「潛艦國造」計畫,
也會規劃運用在潛艦內部的船殼中。


艦體強化匿蹤設計

另外,新型兩棲船塢運輸艦的艦體設計,也加入匿蹤的概念。據指出,艦首與艦頂的上方都採用大斜角度的流線船身設計,除了船頂甲板使用HSLA-80鋼材,
造型如高塔的前後舷頂(內部裝置雷達、通訊與電偵設備),都是採用複合性材料,以減少雷達波反射,達到匿蹤的效果。

熟悉人士指出,雖然HSLA-80鋼材不像HY-80潛艦耐壓鋼材一樣具有高技術門檻,施工時需預熱到一定溫度後,才能開始焊接;但焊接高強度低合金鋼材與
一般鋼板,仍需要一定的工藝能力與設備,因此,國內只有少數幾家船廠能夠承製新型兩棲船塢運輸艦。

國內僅少數船廠具製造能力

目前海軍國艦國造,船艦與推進系統等都是由國內船廠建造,作戰使用的戰鬥系統則由中科院負責,例如沱江艦與磐石軍艦分別由龍德、台船建造完成後,
再由中科院到船廠安裝系統;這個模式將是未來海軍造艦的基本作法。

軍方人士表示,新型兩棲船塢運輸艦已完成所有的合約設計與各項技術服務事宜,經向國內廠商說明建造案的各項事宜,在所有程序完成後,預定520之後向
新任總統與國防部長報告並核定後,6月底以後將對外公開招標,依期程進行船廠的資格審查等程序,規劃在年底進行決標作業,若順利可望在民國106年初由
得標船廠開始動工建造。

==================================================================================
個人看到3D圖那2根高大的封罩式桅杆心都碎了,不知哪裡像老美的聖安東尼奧級兩棲船塢運輸艦,難道是那2隻空無一物的封罩式桅杆嗎? 人家老美的那2隻是將
很多的測/電子戰系統藏在裡面,我想我們也只能放CS/UPS-60平面搜索雷達在裡面(比照磐石號快速戰鬥支援艦),最多也跟沱江一樣的東西,光那2樣就需要那麼
大的罩式桅杆嗎?咱們可花不起大錢裝AN/SPS-48E 3D C/E頻對空搜索雷達/AN/SPQ-9B I頻搜索雷達/AN/SLQ-32(V)2電子戰系統/AN/SLQ-25魚雷反制
系統在新的兩棲船塢運輸艦上,我猜這種船對國內船廠也應該比較容易,也比較有利潤.那些迅海二風險較大,國內船廠也無造艦經驗,回收期太長了













安裝中的聖安東尼奧級的AEM/S封閉桅杆系統,而被封閉在其中的是AN/SPS-48E三維對空搜索雷達



以上部分資料及圖片來自網路其他網頁平台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Rank: 2

狀態︰ 離線
2
發表於 2016-4-25 16:30:01 |只看該作者
儘管心碎吧...
之前還傳聞全通式甲板
真的是全部都是假的~~
航電就不用太奢求瞜. 就當簡易運輸艦吧
沒魚蝦也好XD

點評

高登鐵漢  一開始3D圖跟後面成品不一樣又不是第一次發生XD  發表於 2016-4-26 01:23:10
高登鐵漢  說心碎的又不是我...我可從來沒奢望全通式過~_~  發表於 2016-4-26 01:22:36
kds129  這兩回事吧,全通式是的確暫緩,美方明確表達不樂見,但不影響兩登陸艦案的執行,所以心碎在哪?  發表於 2016-4-26 00:15:56
karlgpo  若無較明確的3D示意圖,廠商如何去報價搶標?工程師繪圖也是要給薪資的,更何況工程圖不好設計,牽一髮而動全身,不得馬虎.這就是德國/日本的優秀.  發表於 2016-4-25 23:15:52
karlgpo  既然是軍事記者就自然有其某些管道,雖然有些消息是不成熟的階段中,但為何某些人會想透過記者去讓提早讓人知道?  發表於 2016-4-25 23:12:34

Rank: 2

狀態︰ 離線
3
發表於 2016-4-25 17:37:27 |只看該作者
還是一步一步來啦, 一下子跳級到全通式甲板的兩棲攻擊艦, 艦載機準備好了嗎? 他身邊負責艦隊防空/反艦的護衛艦呢?這幾年還是把主力放在下一代主力艦更新,把國造神盾艦生出來才是重點.

若是真有心籌建全通式甲板的兩棲攻擊艦,光是艦載機的建案.機種選定到簽約採購.編列預算.交機到成軍恐怕也是要5年以上, 也可以利用這幾年提早規劃, 不過前提是有錢

Rank: 10Rank: 10Rank: 10

狀態︰ 離線
4
發表於 2016-4-25 18:28:20 |只看該作者
一步一步來吧,先求有再改進。

Rank: 2

狀態︰ 離線
5
發表於 2016-4-25 18:38:23 |只看該作者
縮水了嗎?
之前謠傳是 1萬6000噸的兩棲船塢運輸艦,風傳媒的新聞已經改成 1萬600噸了。
足足少了5400噸喔!!
不知道是筆誤還是真的..

點評

a8831073  我看到的從一開始就是1萬600噸.應該是您會錯意了  發表於 2016-8-28 15:23:17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狀態︰ 離線
6
發表於 2016-4-25 19:45:55 |只看該作者
沒辦法國軍好像用簡配的東西已經習慣了

Rank: 4

狀態︰ 離線
7
發表於 2016-4-25 20:30:39 |只看該作者
噸位少了不緊要...
10600 的確是袖珍型兩棲船塢運輸艦
最重要具備一定程度防空能力
看樣子應該裝不下雄2/3 之類

Rank: 2

狀態︰ 離線
8
發表於 2016-4-25 23:01:38 |只看該作者
全通甲板的兩棲攻擊艦跟這本來就是兩回事吧
而且也沒什麼急迫性..
先把迅二巡防艦搞定再來幻想什麼全通甲板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軍武十字勳章

狀態︰ 離線
9
發表於 2016-4-26 00:13:38 |只看該作者
相信我~聖安東尼奧的設計是老美自認不好的設計
太過昂貴,為了讓雷達~通訊~電戰設備的電波能順利運作,擇頻材料使用是相當複雜的,而且幾乎無法維修,因為幾乎是一體式,這也讓對於雷達罩中的設備增加維修困難性
有一艘印象中為了維修,原本艦上就能修理的東西要特地跑回母港去叫吊車吊起桅杆罩
這根本浪費時間

太過重,他讓此級的重心高了1.2M,這相當壓縮了往後的升級餘裕,勃克級換成AMDR不過增加1.5M而已
間接也會影響滿載情況下的耐候性

戰損控管困難,因為此級艦是登陸艦,理論上會在近岸值勤,所以對於敵方砲火的戰損控管是重中之重,他這樣全部雞蛋都丟同一個籃子,而且極有可能損一個傷全部
再者~沒必要這樣搞,都已經是兩萬噸的體格了,實在沒必要全部擠一個小空間,這麼大的船有空間利用優勢
又不是沱江艦

最後~也不用盼望了,製造該桅杆地公司已經破產關門
往後此級艦都改回傳統式桅杆

點評

2013  這算兩碼子事吧,少了些電戰系統維護和建造成本是減少沒錯,但設計不良不會因此改變  發表於 2016-4-26 07:26:37
2013  這位仁兄,你有沒有懂kds大的意思,版大上頭說桅杆罩問題和戰損管理困難,你說台灣沒能力上那麼多電戰系統  發表於 2016-4-26 07:21:20
高登鐵漢  您多慮了, 台灣沒本錢塞這麼多航電上去XD , 已經有一個例子..磐石艦上面能裝的這艘也差不多XD  發表於 2016-4-26 01:28:48
美國武器:一拖二擋三不賣,尚有四換五拖六升級,怒了七八九回,十分無­奈

法國裝備:十賣九貴,被婊八萬七千六百五十四次,外加三給二送機密給中國,一等機­掰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狀態︰ 離線
10
發表於 2016-4-26 12:53:06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寒冰神話 於 2016-4-26 21:01 編輯
kds129 發表於 2016-4-26 00:13  
相信我~聖安東尼奧的設計是老美自認不好的設計
太過昂貴,為了讓雷達~通訊~電戰設備的電波能順利運作,擇頻材 ...


我做一個比較表,說明為何個人認為我國的海軍新型兩棲船塢運輸艦不需要高大的封罩式桅杆,說實在的國內自己研發的偵測/電子戰系統也沒那麼多,
若海軍新型兩棲船塢運輸艦日後若有計畫想安裝海劍羚或海劍二防空飛彈,那只要有一座咱們中科院自己研發的CS/MPQ-951 3D相列雷達來提供給
海劍羚或海劍二防空飛彈做上下鏈資料傳遞與對空搜索就夠了,若沒計畫安裝新研發的防空飛彈那只要中科院的CS/UPS-60平面搜索雷達也就夠了,
若要再塞舊型Bofos 350PX 40mm 70倍徑快砲那只要中科院已研發並用在沱江見的的艦砲射控雷達,那可是結合追蹤雷達與光電感測裝置.但這些
也不用到高大的封罩式桅杆2座?




老美的AN/SPS-48 3D三維對空監視雷達的尺寸是5.48(m)×5.18(m)


中科院自己研發的CS/MPQ-951 3D相列雷達








射控雷達系統,結合追蹤雷達與光電感測裝置

以上部分資料及圖片來自網路其他網頁平台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2-25 18:50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