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6-4-18
- 最後登錄
- 2025-8-10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443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1642
- 相冊
- 1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修道
修道,修仙入道。
修道源於對生命真理的渴望,是一種通過修正自己行為的方式,來達到提升精神或神識力量的目的。古代道家通過修道方式,追求長生不死與天地同在,也就是透過「內丹」修煉,進而長生不死、飛昇成仙。
修道是古人希望長生不老,通過對生命理解和平常對自己身體的觀察,總結出的修煉方法。道家以老子為首,其《道德經》已成為道教之祖書。莊子的《南華經》(即莊子)、魏伯陽的《參同契》、張伯端的《悟真篇》,以及著名的《黃庭經》,無不闡述發揚養生修道觀。
性命雙修,分性功與命功兩種,指「神形兼修」、心身全面修鍊。道教內丹學亦可稱為「性命學」,即一套「性命雙修」為特徵的學問。《中和集》、《性命圭旨》、《金丹心法》、《天仙正理》、《金仙證論》等書都有關於「性命雙修」的論述。
不同內丹學流派對「性」、「命」的理解及對兩者的關係的認識不盡相同,但大多認為性命、神形相依。元•趙道一《歷世真仙體道通鑒》引北宋張伯端:「道家以命宗立教,故詳言命而略言性;釋氏以性宗立教,故詳言性而略言命。」性命雙修又有先命後性、先性後命等不同的次第,分別為內丹派南宗和北宗的基本傾向。
《莊子•庚桑楚》一文中,莊子提出:「長乎性,成乎命。」《周易•說卦傳》 有「窮理盡性,以至於命」的說法。
《性命圭旨》提出:「何謂之性?元始真如,一靈炯炯是也。何謂之命?先天至精,一炁氤氳是也。」
伍守陽 真人云:「仙道簡易,只神與炁二者而已;所以長生者以炁,所以神通者以神。」
來源:台灣仙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