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925|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乩童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藝術之星 西方宗教達人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6-6-17 00:36:00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乩童

小時候看觀音佛祖的乩童辦事,鄰家的阿伯坐在椅橑上,腳後跟微微抬起全身慢慢抖動,一直到旁邊坐的兩個人都壓不住時,就會一躍而起開始唱詩,唱完就開始辦事。

每年佛祖聖誕,乩童都會率領輦轎、信眾過生火,也就是沒有撒鹽米的相思木火,當然也沒有法師協助,開完火門、十字火路,人們手持一支香,就可以跟在乩童、輦轎後面過火。

乩童是一種靈媒,是道教儀式中,神明跟人或鬼魂跟人之間的媒介。雖然被稱為乩童,但實際上也有年紀很大的。神明上身則稱為「起乩」,而整個過程則被稱為「扶乩」。

在臺灣,乩童又稱「童乩」,常見上身的神明,有王爺神、三太子、天上聖母、濟公等,在香港:有齊天大聖、關公等,有時也有家屬的靈魂、孤魂野鬼等。乩童的工作除了當人、鬼、神之間的媒介外,還有收驚,有時甚至有治療絕症的用途(雖然其實際效果還無法得到證實)。不過,亦有研究指出,臺灣的童乩,原本出處或範疇與道教乩童不盡相同,不論語源或出處比較接近東南亞地區巫術。

此外,乩童可以分為文乩與武乩,神明附身在他們身上時稱為「起乩(起童)」。文乩起乩大致以吟唱、口述的方式,幫信眾醫病、解惑;武乩主要是幫信徒鎮鬼安宅,有時在街上看到手執五寶(七星劍、鯊魚劍、月斧、銅棍、刺球)巡街繞境的乩童,就是武乩。

早期農業社會,交通不便,醫療不發達,疑難雜症只能求助於神明,因此有乩童、扶鸞、輦轎...等的濟世方式。

台灣仙道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17 17:23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