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6-3-23
- 最後登錄
- 2024-11-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8042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734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白茶與白葉茶之區別
白茶屬微發酵茶,是六大茶類中的一個類別。而白葉茶是茶樹的品種問題。此刻有些處所,有些“茶人”卻把“白葉茶”稱爲“白茶”,或稱“某某白茶”。報刊也報道“某某縣舉辦白茶節”,“以白茶爲媒,振興某某縣茶業曾經濟”等等。把“白葉茶”與“白茶”混爲一談。這是對茶葉分成六大類的誤解 。假如一旦大師都把“白葉茶”也稱為“白茶”,那麼就會引發茶業界的一場混亂,茶葉的歷史常識都要從頭更改,茶葉科學面臨一場嚴厲的挑戰。
什麽是“白葉茶”?它與“白茶”不同的地方關鍵在何處?宋旦皇帝微宗《大觀茶論》中有一個很好的回答:“白茶(白葉茶)自爲一種,與常茶不同,其條敷闡,其葉瑩薄,崖林之間,偶然生出,雖非人力所致,有者不過四、五家,生者不過一、二株,所造止於二、三誇罷了,芽英不多,尤難蒸焙,湯火一失,則已變爲常品”。可見宋旦所說的“白茶”是茶樹的一個品種或品種體系,其制法實爲綠茶(蒸青)。
按照筆者的幾年查詢拜訪,在大白茶、大毫茶的品種園中,清明節前後偶然也會看到一、二株不同凡響的茶樹,茶面呈乳白色,似乎是一種病態,清明過後,氣溫較高時,“白葉茶”的葉面就垂垂變爲“青葉茶”。所以“白葉茶”與“白茶”的最關鍵區別在於一個是“品種變異”問題,一個是“加工工藝”問題。當然,白茶的加工也需特定的茶樹品種,但這些可以加工白茶的茶樹之青葉,也可以加工爲紅茶、綠茶、黑茶或黃茶等等,只是哪個品種最適宜加工哪類茶罷了。而白茶加工原料所選用的“大白茶”或“大毫茶”的茶芽,其嫩葉上有大量的“白毫”,白茸茸,象一隻只能愛的“雪蝶”,而葉張的冊質還是綠色的。也許唐宋時代所說的“白茶〔嵬是當今的“大白茶”,是沒有人能說得清楚的,這也是茶業曆史的一個缺陷。
此刻對于“白葉茶”茶樹的報道也不少,只能惜大師沒有很好地加於研究、試驗。在沒有推翻六大茶類的前提下,最好不要把“白葉茶”與“白茶”相提並論,混淆長短。
來源:中國茶網 |
-
總評分: SOGO幣 + 3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