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8-10-14
 - 最後登錄
 - 2025-9-13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067
 - 閱讀權限
 - 110
 - 文章
 - 1548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女兒與女婿終於有了屬於自己的Town house,這真是一件高興的事!雖然房齡已有三十年,但上一手業主在出售前,估計將房子重新裝修一次,讓我們感覺像新的一樣。 
 
朝南的陽台陽光充沛,唯一美中不足的,是陽台表面歷經風雨,若干踏板表面顯出腐爛,枯槁乾澀,失去紋理。雖安全不會有問題,但在乎陽台可當讀書聊天之地的我,決定自行修葺更換面板。 
 
工程不算複雜,我們買回來面板,準備拆除原來已損壞的舊板。動手撬起第一塊舊板時,大概是聽到了響聲,左邊緊挨著陽台的一對年輕白人出現了,他們主動問我們需要什麼幫助。 
 
這位僅二十四歲、健碩英俊的彼特似乎很有經驗,看到我手中所用的撬具時說:「你的這件工具太小了,不好使勁。」然後轉身回屋裡拿出大了幾號的曲型鋼撬具,「試試用這個看怎麼樣?我們也剛剛換了踏板,覺得這個好使。」原來這對年輕人也是剛買的房子,正籌備結婚,他的陽台確實嶄新,還種了幾棵盆栽的西紅柿,長勢正好!「還需要什麼幫忙儘管說,需要什麼工具儘管敲門。」 
 
不久,右面的鄰居也從屋內來到與我們緊連著的陽台,主動和我們打招呼。這是一對華人夫婦,操著台灣口音,六十多歲的樣子。他們家的陽台雖不是很新,但也不算舊,男主人瘦瘦的個子,顯得特別精到,一看就知道是一個勤快的人。 
 
這位劉先生也說前年才動手翻新了房子,包括陽台,家裡也有許多工具,需要什麼都可以借我們:「長梯子、洗外壁的噴洗工具都有,我家的所有工程都是我們自己做的。」他有點自豪也很熱心地說,並指導我們加裝面板要適度偷空原來的面板,一來減輕陽台的負荷,二來增加空氣的流通,保證木板的使用壽命,這使我們受益不淺。 
 
劉先生是這裡的老住戶了,這個小區建成三十年,他在這裡就住了二十八年。作為新的街坊,我自然希望了解更多新鄰居,因為我深信中國人的一句古話:「遠親不如近鄰。」劉先生彷彿知道我們的心思,如數家珍地說起這排連體別墅七個鄰居,特別說我們隔壁一位篤信基督的教徒傑克,每當下雪,必定早早就出門掃雪,每次剪門前的草,則一定將我們七戶人家的草一起剪了,他真的是將大家看成是自己的兄弟姊妹了。 
 
只兩天功夫,我的陽台已覆蓋上了全新的面板,完工了,護欄也重新上了漆。第三天上午恰好是周末,我們一早就忙於收拾工具並欣賞自己的「傑作」。可能是聽到我們的說話聲,左右鄰居都友善地走出來,像是「陽台聚會」,鄰居們和我們聊天,讚賞陽台修葺得好,儼然是認識多時的老鄰居,完全沒有疏離感。 
 
簇新的陽台木板整齊排列,散發著木香味,陽光灑滿了陽台,令人心情愉悅。此情此景,讓我覺得,除了大自然的陽光,鄰居們的友情不也像六月的陽光嗎?這是一束溝通與和睦的陽光,讓我的內心充滿溫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