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6-3-3
- 最後登錄
- 2025-4-29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277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7310
- 相冊
- 1
- 日誌
- 19
    
狀態︰
離線
|
本帖最後由 不曬月亮的魚 於 2016-7-4 18:57 編輯
據EurekAlert!:研究人員在火星上發現了一類沙丘,其大小間於漣漪狀沙丘與波狀沙丘之間,它與在地球上所見的任何沙丘都不同。
由於沙丘會隨着時間推移而以岩石狀態被保存,因此這些神秘的沉積物積澱可能代表了一種了解火星大氣演變的線索:
即火星如何從一個氣候較為適宜的地方變成如今所觀察到的氣候惡劣、乾燥的場所。
在地球上,颳風和流水在通過沙地時會導致大型沙丘或小型沙紋的形成,它們被統稱為底形。
應用來自火星勘測軌道飛行器和好奇號漫遊器的的一組圖像,Andre Lapotre和同事在此對火星的底形圖像進行了分析。
他們說,儘管他們所分析的沉積物確實是由風在沙上吹拂形成的,但這些沉積物更類似於在水下形成的沙丘形狀和沙紋間隔。
根據在地球上的數十年水槽實驗,研究人員弄清楚了一種比例縮放關係,它能用來預測水下波紋的波峰至波峰間距;
他們最終證明,它能準確地預測新的火星風致波紋間距。
研究人員將這些沉積物(它們是由不同於在地球上所見的大氣條件造成的)命名為“風曳波紋”。
因為Lapotre和同事還能證明這些波紋的大小可隨大氣密度而改變,
因此他們創建了一種方法——它能用火星沉積岩觀測來檢測火星大氣密度隨着時間而發生的總體變化。
=================================================================
我看得出來沙丘的不一樣地方,科學家研究的風曳波紋
讓人大開眼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