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5-4-12
- 最後登錄
- 2025-1-11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44563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27227
- 相冊
- 1
- 日誌
- 20
狀態︰
離線
|
你可曾秋涼之際,到登山步道去走走,若也曾在那山風輕拂的當下,遇見樹枝上泛黃的秋葉正悄然飄零,這般的景態可否會勾起你的感懷?感懷年光如秋葉離枝一逝如斯,感懷往事如昨卻再無法重現,感懷諸多的感懷或竟無人可以傾訴共聞,感懷……
豐富的情感是人類別於世間萬物所獨具有的靈性展現,只要生而為人,絕無天生冷血者。但正如畫畫不是一般人皆可執筆而就般,如何將藏於胸臆中的萬千感懷透過筆尖或唇齒抒發,並能激起他人的共鳴,就不是件輕而易舉之事。
我喜歡中國的古詩詞,並常陶醉於詩人藉優美的文字所營造出的意境中,所著迷的就是詩人對萬丈紅塵的諸多感懷。透過詩人的感懷也讓人知道生於世間,不一定是只能懂穿衣吃飯,不一定是只能求利祿功名,生命或有更高更美的境界可以觸及、可以思考,只要我們願意。
「當時明月在 曾照彩雲歸」出自北宋詞人晏幾道(約1040-約1112)的〈臨江仙〉,詞云:
「夢後樓台高鎖,酒醒簾幕低垂。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琵琶弦上說相思,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
一首詩或詞的意境不僅可以品味出詩人的感懷,也近乎可以瞭解詩人的性情或其對人生獨到的見解。晏幾道是北宋宰相也是名詞人晏殊的幼子,世人向以大晏、小晏並稱,而小晏的詞更是青出於藍勝於藍。他從小應是錦衣玉食中出入,在詩詞書畫中薰陶長大,一個富裕環境又才華洋溢的人,自然多少帶有所謂的「公子」氣質。但他仕途遠不如其父順遂僅做到開封府判官,晚年又家境中落,其詞多感傷之情調或由此而發。
晏幾道在一次醉後夢醒時分,用了「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為過去同一時節、同一地點的一段回憶拉開序幕。記憶中那初次見面穿著兩重心字羅衣的女孩小蘋,正彈出帶著相思情懷的琵琶曲,或許是從小對吃穿的品味不凡,才讓晏幾道注意到小蘋衣領上的雙重心字且印象深刻,並在詞句中加以描述。接著他用「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為這段回憶拉下終幕,但他那惆悵的感懷卻如餘音繞樑千年不散。
相信每一個人的生命都是一篇精彩動人的故事,而生命中的每一個細小片段,都可以是一首詩或一首詞,其中或有悲傷或有歡喜、或有甜蜜或有苦澀。我們或許無法主導故事該如何開始也無法預料會如何結束,但我們可以像晏幾道那般帶著敏銳、溫柔而優雅的入世情懷,讓生命中的每一個回憶不會是一場不堪回首的記憶,而是帶著有如「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般的扣人心弦。
生命畢竟真的不會重新來過,吾人寧願對逝者如斯擁有著萬般的感懷,也別輕拋一絲遺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