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發表人: 蔡仲子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阿賴耶 [複製連結]

Rank: 6Rank: 6

狀態︰ 離線
11
發表於 2020-4-30 23:06:57 |只看該作者
本文最後由 serendipity 於 2020-4-30 23:10 編輯

眾生有身體,因此「不自在
學佛 的真正目標是為了 學習如何棄捨此身體。這樣才能滅,解脫自在

《思益梵天所問經》
世尊。誰度欲河。佛言。能捨六入
世尊。誰能到彼岸。佛言。能捨六入者。

《佛說海意菩薩所問淨印法門經》
我若棄捨於此身。 速離身中諸毒害
彼煩惱毒欲消除。 自他成佛自然智

《增壹阿含經 卷第三十八(三)》佛告比丘曰。此岸者也。彼岸者 身滅耶。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棄捨六處 是為菩薩摩訶薩 應圓滿 無所愛染。


Rank: 6Rank: 6

狀態︰ 離線
12
發表於 2020-4-30 23:27:52 |只看該作者
學佛 不是為了學行善,或學社交禮儀 講話技巧...
學佛的真正目的,是學習如何棄捨此身。唯有棄捨此身,才能獲得真正的解脫

因此, 佛陀教大家:不應眼耳鼻舌身意
不住眼耳鼻舌身意,就能 捨離此身
這樣才能證得「般若」大智慧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
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眼處。不應住耳鼻舌身意處。


Rank: 6Rank: 6

狀態︰ 離線
13
發表於 2020-4-30 23:47:18 |只看該作者
不住眼耳鼻舌身意。這是一種禪定技巧

所以佛陀要求所有弟子都要修觀/禪
唯有透過修觀/禪定,才能擺脫色身的拘縛

《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
欲修無漏智。 出離欲淤泥
滅除諸業障。 禪定最第一

《解深密經》
眾生為相縛 及彼麁重縛
勤修止觀 爾乃得解脫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修定能斷惑。餘業所不能。故修定為尊


Rank: 6Rank: 6

狀態︰ 離線
14
發表於 2020-5-1 17:17:34 |只看該作者
本文最後由 serendipity 於 2020-5-1 17:27 編輯

《成唯識論》
阿賴耶識 因緣力故 自體生時。內變為種及有根身。外變為。即以所變 為自所緣
.
《大乘密嚴經》阿賴耶識有能取.所取二種相生。如蛇有二頭

.
從上面經文 可以了解到,心法(能取)色法(所取) 都是阿賴耶識自己
一人分飾角。像雙頭蛇一樣。
1. 心法(能取)= 末那意
2. 色法(所取)= 前六識


由這七個識,運作出世間宇宙 森羅萬象
因此佛經說,一切唯是「心識」,根本無 真實「外境
.
《大乘入楞伽經》所見唯自心外境不可得
《大乘入楞伽經》眾生見外相。皆由自心現。所見既非有。故無諸外境
《入楞伽經》外實無有色。惟自心所現。愚夫不覺知
.
《成唯識論》唯有內識 似外境
《解深密經》諸愚夫 由顛倒覺。於諸影像 不能如實知 唯是識


Rank: 6Rank: 6

狀態︰ 離線
15
發表於 2020-5-1 17:36:43 |只看該作者
本文最後由 serendipity 於 2020-5-1 18:23 編輯

佛經說:一切唯是心識,根本無 真實外境
但眾生不覺知。認為 有真實外境


《入楞伽經》不如實知 唯是自心。見外境界
《大乘入楞伽經》不了諸法 惟心所現。以不了故 見有外法


眾生因為不能如實知 一切唯是「識」,所以妄認實有 外境
.
若能了知 一切唯是「」,則不見外境


Rank: 6Rank: 6

狀態︰ 離線
16
發表於 2020-5-1 18:23:08 |只看該作者
眾生不了一切唯是「識」,故妄見有外境

佛經說,
必須修禪定,才有辦法觀見 世間相真實面目
才能徹見 原來世間相都是 阿賴耶識。原來外境都不存在


《大乘密嚴經》
密嚴諸定者。 與妙定相應
能於阿賴耶。 明了而觀見


Rank: 6Rank: 6

狀態︰ 離線
17
發表於 2020-5-10 00:01:45 |只看該作者
本文最後由 serendipity 於 2020-5-10 00:08 編輯

若能觀見「阿賴耶識」,即知 無外境
那麼「阿賴耶識」到底長什麼樣子?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一切有爲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 應作如是觀

《最上大乘金剛大教寶王經》
種種色相。如幻化 如陽焰。如水中月 如水上泡。如鏡中像如夢 如電。如乾闥婆城。乃至虹霓等。
於色相 得如是見。是則名為真諦


佛經說,世間一切「」 都是阿賴耶識變現的
而且「」 的真實模樣 是 如夢 如電 如水上泡 如鏡中像....

如幻 如夢 如電 如水上泡 如鏡中像......就是阿賴耶識的樣貌

---------------------------------------------------------------------

諸佛菩薩徹見「阿賴耶識」,祂們所看見的世間 猶如「水中月.鏡中像」,沒有實體。空無一物
因此佛經說 無外境

《佛本行經》以佛眼觀見三千界 如鏡
《父子合集經》智者觀諸世間法。 譬如鏡中現影像

《四童子三昧經》
此處無有實. 世相亦如是
譬如鏡中像. 其體無有實
三界世相爾. 智者莫涕泣

Rank: 6Rank: 6

狀態︰ 離線
18
發表於 2020-5-10 00:25:13 |只看該作者
本文最後由 serendipity 於 2020-5-10 00:29 編輯

眾生與諸佛所看見的,是 同一個東西。但是.....
1. 眾生看這東西 像實體物
2. 諸佛看這東西 卻是空無實物。(如水上泡.鏡中像)

同一個東西,因此有兩種名稱:
1. 像實體物時,這東西就叫做「阿賴耶識」
2. 像鏡中像時,這東西就叫做「如來藏」

因此佛經說 如來藏阿賴耶識的關係為「如金與指環,展轉無差別

《大乘密嚴經》
佛說如來藏。 以為阿賴耶
惡慧不能知。 藏即賴耶識
如來清淨藏。 世間阿頼耶
如金與指環。 展轉無差別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9 12:45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