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805|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茶壺] 朱泥壺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西方宗教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6-7-12 01:35:53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x 1
朱泥壺

朱泥壺的起源



古人雲:“無皺不成朱”!此傳說,向來是古今愛壺人認定朱泥壺的要件之一;雖說朱泥系因收縮或砂漿比率的緣故,所以壺表易現“節皺紋”,但老壺中卻也不乏因打身筒之施力不均魯莽粗糙所致之皺紋,事實上二者是不同且可輕易分辨的!朱泥壺藝在傳說的評論中有這麼一句話:“一無名、二思亭、三逸公、四孟臣”,陸思亭、惠逸公、惠孟臣等雖然流芳百世,其作品神格化於傳說中,而不知真品去向,所以後人只能從後代的仿作中追蹤其精神和創意,然而,更有甚多的精品都未經署名,那些未曾出現名字的陶家在歷史上曾經製作出更多精于名家們的作品,所以才會有這麼一句傳說,說是最好壺往往都是沒有署名的,或是沒出名的陶家做的。有這麼一句傳頌可知當時紅泥壺欣賞和把玩是盛極一時的風氣。

研究紫砂原料的過程中,一般人很少顧及紫砂五色土中的重要組成之一紅泥。在衆多曆史文獻中,《陽羨茗壺系》中提到的“嫩泥,出趙莊山,和以一切色土,乃黏脂可築,蓋陶壺之丞弼也。石黃泥,出趙莊山,即未觸風日之石骨也,陶之乃變朱砂泥” 。據考,一般認爲石黃泥就是紅泥,而朱泥壺能別具一格的宜興壺藝,雖然同屬宜興系列,但不論型制上、泥胎的組成上、茶藝文化的內容上,和壺藝出現的文化背景上,都與宜興紫砂有不同和別具特殊風格的藝術。
  


朱泥壺原料

因朱泥系之高收縮本質或砂漿比率而呈現之皺紋,觀壺表是平整的,但側面細察卻有許多微細、緊密而自然之收縮感浮現漿面, 趙莊老朱泥,系由趙莊山嫩泥礦的底層“黃石黃”中之精華挑揀提練而成;外觀呈咖啡黑色,陶之乃現沉重之紅鏽色,有飽經滄桑之質感,色調朱紅而不妖豔,使用日久益現沉蘊古老氣息,故以產地之名命之;為瀕臨絕滅珍貴之名泥。純正的朱泥曆來就非常名貴,主要的原因就是佳品朱泥礦源有限,再加上採掘困難。紅泥硬度強是不溶于水的,而朱泥硬度小且溶于水。究其深理本質乃是兩者含沙量不同。純正絕佳的朱泥首先要求本身材質含沙量少,含於口中感覺不到沙性爲佳。含沙量如果過高的話,其可塑性雖然得以提升,但相對燒成收縮比減小,最終導緻燒成品效果不理想。

朱泥壺的胎土與陶瓷工程上所稱的紅鋼磚泥,是人類使用陶泥中最原始也是使用最多的一類。制壺的陶家們,為了配製更精細的泥料,將紅磚泥以水洗和沉澱,用篩目140目到160目的篩子水洗篩選成細膩如臘的泥料,而製成細如滑脂的美壺。

朱泥壺的土質一如其他陶土的成份,除了含鋁、含鈣、含石英為其基本組成外,最大的特色是含鐵量極高,這也是紅泥壺會成為紅色的主要成因,朱泥的原礦土大部分是土黃色的,這與未燒的紅磚是黃色的情形一樣,含火山堆積岩的土礦會較紅些,但可塑性會稍為低一點。
   

 


朱泥壺燒製

朱泥壺的燒結火候非常敏感,窯火氣焰會影響色澤的紅潤程度,古時大都用匣缽盒子裝在裡面保護燒成,已免出現火疵,或是色澤變黑不論坯身的技藝施展多麼完美,火候燒練如果沒有進入到玻璃化的密緻結晶境域裡,雖然已經燒結成熟,壺胎和皮質也有著朱泥壺的面貌,但壺身色澤枯燥,皮面乾鬆,不論多麼辛勤拭養,也養不出飽滿甜紅的色澤出耒。

燒到最高溫時,成熟的溫度與結實的玻璃化之間的火候非常的狹窄,約只有10攝氏度之間的範圍,如果燒練的火候一不小心求好心切,超過了玻璃化的臨界點,坯身皮質即行惡化,輕微的情形是壺身內部和底部些微冒泡,壺身略微溶融傾斜,但茶壺尚可使用;嚴重的狀況則通體冒泡,壺身下跌,胎體結構變成海綿狀而全體報廢。

若是窯溫控制正確,燒練到密緻結晶的境域裡即行行停窯,則紅泥壺那紅潤甜美的色澤和清脆如金石之音的結實身坯,便是紅泥壺中甜潤得令人愛不釋手的傳世之美。


朱泥壺鑑賞

紫砂壺與朱泥壺發茶效應的不同,紫砂壺的壺身較厚,坯體組成含砂也含熟料顆粒(有部分壺),比重雖然較重,結構組織卻因含砂而氣孔率較大,朱泥壺則由於是水洗法練泥,泥質成份單純,不但壺身較薄,燒結結果也密緻結晶成玻璃相,含氣孔率非常的小,紫砂壺的蓄熱能力較長,熱氣的氣勢內閉。熱周波彈性較笨,發茶功效屬於長波,壺身與外界的溫度狀況由於厚坯與含砂的關係,較能獨立封閉不受影響。控制茶氣和喉韻的手法須因茶種而採取適當的手法。朱泥壺則因壺小坯薄的關係,蓄熱能力較短,熱氣的氣勢活潑外開,熱周波彈性較輕快,發茶功效屬於短波,壺身與外界的溫度狀況很容易互相傳達反映,茶氣會較清香,喉韻會較圓滑。

把玩朱泥壺不似把玩紫砂壺,紫砂壺粗朴厚實,朱泥壺則秀雅甜驕,造型上大致是厚坯粗耳,憨重笨拙,器物的邊緣和口唇部分較為圓實厚重,朱泥壺形大致都纖秀輕巧,又驕嫩薄細,器物的造型大多是坯薄、身小、耳細、口秀等靈巧清靈的造型,執拿的姿態必須輕巧柔美,如蓮指輕彈似的拿捏斟注,舉動的範圍必須是縮小和圓滑,而紫砂壺使用手法較為拙重,而且若是中型以上的紫砂大壺,則必須雙手操動,一手全力把持,另—手穩定壺身和壺蓋,以協助倒酌。
  
如能更加的講究,則朱泥壺的壺承和坯配也與其它組合不同。壺承宜平宜薄,坯配宜小宜秀,為了讓朱泥壺清秀獨立於茶台,茶巾,茶託,水方等周邊器具,宜以清淡色彩為主要系例。


朱泥壺注意事項 

朱泥壺的質料已燒至最密緻結晶的玻璃相,含鐵量也高,所以膨脹係數很大,常溫偶熱有極大的熱裂可能性,常久未經使用,壺身已經完全乾燥的情況下,溫壺的第一泡熱水不可直接開蓋沖入壺底,否則會迅速在壺身出現驚裂的聲音。應該合蓋沖水,先由溫水由蓋上方沖下,流至壺身上下四周,讓壺身暖身起溫,第二泡才以熱水以同一手法沖下,使壺身開始均勻發熱,下一次的入茶熱沖就不慮衝破茶壺。另外應該注意的是,朱泥壺的做工大多精緻細薄,蓋子的邊緣、蓋牆的底沿、蓋口的唇邊、流口的尖端、耳根的末梢、壺底的腳等小區域都非常尖薄細緻,把持操作時都應該手輕心細,避免碰撞缺裂。


來源:華藏全球茶葉華文網
已有 1 人評分SOGO幣 收起 理由
teaa + 5 您親傳的貼圖非常棒,無私分享造福眾人,論.

總評分: SOGO幣 + 5   查看全部評分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曾有版管責冰至,文章轉貼沒啥用,每發一文俱心虛,更看勳章為壓力。唯見高管滿勳章,原來意指是他人。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2-25 00:58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