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6-3-23
- 最後登錄
- 2025-6-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8042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731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玉石的應用與鑑賞
玉石的應用,首先應就玉石的外在條件和內在質地加以評估。
倘若玉石的外在條件良好,應用時有兩種考量,一是保留玉石原貌,直接賞玩玉原石;二是基於玉石的質地良好,加工雕琢比玉原石賞玩更具經濟效益,而考慮進一步加工利用。
倘若玉石的外在條件不佳,根本不適合直接賞玩,則應加以切割或雕琢,經由巧妙取材及加工製作,彰顯玉石內在質地的優點與特性,使玉石的利用發揮最大空間與經濟效益。
玉原石的賞玩
玉原石賞玩的前提,在於玉石外在條件良好,毋須人為的加工贅飾,即能彰顯其自然天成的絕妙、與鬼斧神工的韻趣;或藏山、或臥流、或海洗,所謂的「高玉不琢」、「良玉不瑑」,每一顆玉原石均有其獨特之處,只要條件許可,無論把玩或擺飾,都能兼擅雅、奇石的風韻與玉石的內涵,增添賞玩時的情趣。
就山礦、溪礦和海礦的玉原石賞玩條件來看,山礦外型通常「斧鑿之痕」明顯較多銳利的稜角,但只要觸摸起來不割手,還是可以直接把玩。而山礦的孤粒石保有玉石孕育過程作原始的面貌,將外皮稍作整理後,除了可以欣賞到玉石的特質外,還可獲的原生礦石的相關資料───如由玉皮上的附著物,以及外皮扭曲的情形,可以推測玉石形成時的地理、地質環境,或是辨認玉石所屬的礦脈等,因此,山礦的孤粒石非常適合玉原石的賞玩。而水洗度佳的溪礦,外廓橫豎已較山礦平直、委角渾圓、破裂面線條流暢、質地半露,因此溪礦所呈現的,是一種「大刀闊斧」的暢快感,塊狀的外形樸拙厚實,粗礪皮質與細膩玉質的搭配,展現大自然原始雕琢的功力,亦是玉原石賞玩的樂趣所在。海礦則通常外形圓滑順手,已適合直接把玩,再加上大自然「精雕細琢」的指甲紋,在把玩的過程中,特別能啟發內心世界與消逝歲月的共鳴,使玉原石賞玩更具內涵。
對於玉原石的鑑賞,通常有以下幾個考量的層面:
1. 造型
指玉原石的天然造型,包括先天原生的型態,以及後天歷練的面貌。當玉原石從脈礦中崩落,一路經溪流沖刷、浪濤拋擲與砂礫研磨,大自然的雕琢與歲月刻劃的痕跡,如指甲紋、天然蝕刻的線條、孔隙等,有時「瑕不掩瑜」,反而是玉石表現「靈魂點」的所在。
2. 完整度
指玉原石整體外形的完整性,是否有破壞整體美感的裂縫、傷痕,或是蛀孔和斷面等瑕疵。
3. 質地
以肉眼或放大鏡觀察、細看玉原石的質地表現。質地的評估,是綜合玉石的細膩度、剔透度、溫潤度、光澤、色彩、紋理、圖案等諸多條件後,反映在視覺上的整體感受。
4. 觸感
將玉原石握在手中磨娑、盤玩,感受玉質柔和的細膩程度,或可觸動心弦,引發共鳴。觸感是一種人與玉互動時的心領神會,透過手感,體會玉原石在大自然中孕育、再大自然中洗鍊的不易;經由思索,探究玉原石內外表裡、不朽的質性與內涵,溫潤最動情。
5. 品相
品相是玉原石整體所散發出來的魅力。透過天然造型、透度表現、質感光澤以及色彩、紋理、圖案等內、外條件綜合後,感受玉原石內蘊外發的氣質---或堅實、或瑩潔、或秀雅、或神妙、或花俏、或斑斕,都是玉原石迷人的魅力所在。
以上這五個角度,除了提供玉原石鑑賞的方向之外,在運用時,還可以評分的方式,逐項評審,以滿分一百分計算,得出一個具體的數據之後,較能直接品評玉原石的優劣。
來源:臺灣大學地質科學
|
-
總評分: SOGO幣 + 3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