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6-3-23
- 最後登錄
- 2024-11-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8042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734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翠玉茶
[簡介]
又名『十三號仔』,或『二九仔』。為台灣茶業改良場改良選育第十三號品種,試驗代號為2029,命名「台茶十三號」,台灣北部稱它「十三號仔」,台灣中部「二十九仔」。為當時茶改場場長吳振鐸先生在1945年日本人留下5000多茶苗中,歷經30多年研究選育而成,名稱由來是吳場長有鑑於用代號稱呼科技味太重,和茶人文氣息藝術差太遠,因此吳場長以祖母和母親的名字翠玉命名。
翠玉則是以硬枝紅心為母本,台農八十號為父本的第一子代,茶業改良場以硬枝紅心為母本,台農80號為父本人工雜交的第一子代,茶改場於1981年同金萱一齊發表,因嫩梗含水率高‧葉肉厚實,製成高級茶的頻率偏低,多分布於海拔1000公尺以下的茶區。
[飲賞]
該茶種具特殊的玉蘭或茉莉香,香味甘韻,其茶湯呈清澈蜜綠色,口感奇特,滋味甘醇濃郁,喉韻甚佳。
[採制]
茶菁的採摘以一心二葉是最理想的採摘法,尤其高級烏龍茶的茶芽肥大而茸毛銀白,白毫數量愈多愈好,中上級者則注重滋味,茶芽稍小無妨,至於節間長無論品種皆以短小為佳,粗大而長者皆不取。
以當天採摘的茶菁製造出的成茶品質最優。日光萎凋的目的主要在使茶菁水分從飽水狀態變成消水狀態,利於殺菁與揉捻,並促使茶菁在室內萎凋與攪拌時發生局部發酵。
茶菁在經日光曝曬後,由於水分蒸發不僅失去原來的硬度變得柔軟鬆弛,重量和體積降低;且葉部細胞也因而減低活性使得細胞膜半透性消失,原本在細胞中被細胞膜分隔的成分即滲入細胞質內而相互接觸,藉由酵素的催化作用,進行複雜的化學變化,形成茶葉特有的香氣、滋味與水色的成分或其先驅物質。下列以烏龍茶製作方式為例,分別為萎凋、室內萎凋(攪拌與靜置)、殺菁、靜置回潤、揉捻、解塊、乾燥等工序:
1. 日光萎凋
日光萎凋的方法用笳歷或麻布埕舖在室外空地,將採收的茶菁堆置其上,經由日光曝曬,促使水分蒸發,以促進酵素之繁殖。
2. 室內萎凋(攪拌與靜置)
將日光萎凋後的茶菁移入室內,並把茶菁放入笳歷上攤凉後才加以攪拌,主要在促進發酵,以引發茶菁適當的物理與化學變化,達到葉片的葉緣因部分發酵變紅而中心部分仍呈綠色的特殊狀態,並引發特殊的茶葉香味。攪拌是利用兩手將茶菁翻動,使茶菁相碰磨擦引發葉緣細胞的破壞,促進茶葉的氧化並使水分能平均繼續蒸散。
3. 殺菁
或稱釜炒,係以強烈高溫來破壞茶菁內的氧化酵素,使之停止發酵並促使水分大量流失。。
4. 靜置回潤
茶菁殺菁後氧化酵素不致全部被高溫燒殺,故仍能緩慢繼續發酵,此能增強茶葉的熟果香。藉此階段葉脈的水分能擴散到葉片,減少葉脈硬度增強韌性以利揉捻,並使葉色達到最佳的狀態。
5. 揉捻
目的在將葉部細胞加以破碎並整形,令可溶分容易溶解,水色香味良好,揉捻後力求成茶條索緊結外形美觀。
6. 解塊
茶菁經揉捻而粘著固結,必須經由解塊來促使形狀良好,可用乙種解塊機或手解塊1~2 分鐘。
7. 乾燥
目的在去除茶葉水分,並停止釜炒中尚未停止的氧化酵素活動,令茶葉緊縮形狀良好,同時使香味充分發揮,便儲藏與搬運,至此結束粗茶的製造。
來源:華藏全球茶葉華文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