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6-4-18
- 最後登錄
- 2024-11-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440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1643
- 相冊
- 1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宗教之價值──強化自己‧淨化自己
宗教對於人類,究竟有什麼價值?價值當然不止一種,然宗教的真價值,在 使人從信仰中,強化自己以勝過困難,淨化自己以達成至善的境界。
他力的神教,以依賴他而強化自己為主。如希望豐收,田作好,於是祭社稷 等;出海航行或捕魚,要免除風浪,克服風浪的艱險,於是祭天后等;如有瘟疫 而祭瘟神,有蝗災而祭蝗神,久雨求晴,久旱求雨,以及求財富,求兒女,求夫 婦和好,求戰爭勝利,都以為外有主管此事的神,或宇宙大神,因祭祀、祈求而 可以得到問題的解決。更有因信而治愈疾病,因信而得脫災禍,都以為從宗教的 神力中,獲得支持,獲得援助,使自己減少障礙,勝過困難。人類知識進步,知 道並不全由於神的意思,神的力量,需要盡著人為的努力。於是祭祀的方法,齋 戒沐浴等,都成為宗教內容,如祈禱而需要心地真誠等。等到知力更進步,才明 了宗教的真意義,一切在乎自己。不但自求多福,就是某些外力的護助,也是自 力(自善根熟,或自心誠切)的感召,必須經自己而表現出來。
宗教引發人類堅強自己的力量,異常強大。如身體有了疾病,家國有了危難 ,每能從信仰中,激發力量而渡過危險。古代的戰爭,每以宗教來鼓舞戰士,所 向無敵。又如人作了錯事,犯了惡習,想改悔而不可能。因為自己每是怯弱的,因循的。如發起宗教信仰,即能堅強自己,不再受惰性的支配,不再受環境的牽 制,豎起脊梁來重新做人。學佛的,在佛菩薩前發願修學,無形中引發強化自己 的力量。作不到的事,也順利地完成了;不容易戒除的,也完全戒除了。這是宗 教對於人類的一種重要貢獻,即從順從而來的力量。有人說:信仰宗教,自心得 到安慰,這不過是自我陶醉而已,甚至惡意的把宗教看成鴉片。其實,宗教對於 失望悲哀者,無論是名場,利場,情場,種種場所的失望者,給予安慰,給予創 傷的恢復,使他堅強自己,現起了前途的光明,而從險難中渡入平安。這不是鴉 片,而是維持生命的必要營養;在營養不良者,特別感到需要而已!
此外,宗教於人類,有淨化自己的力量,這特別是自我宗教,著重於超脫的 宗教。耶教說:人是有罪的,如覺得自己有罪而懇切悔改,在耶穌的血中,洗淨 了罪惡,得到重生。從此能去惡行善,愛人如己,一直到永生。佛教說:無始以 來,眾生所作的(善或)惡業,非常多,所以常受生死的苦果。而業由煩惱而來 ,所以要從人的內心,淨除煩惱,把不正常的感情,意志,思想,統統地淨化一番,從根糾正過來。這才能走向合理而光明的前途,逐漸的圓滿而成賢成聖。若 但是祈求,懺悔,不從自心去淨化煩惱,那雖然薰沐在宗教的生活中,多少淨除 內心的穢染,而到底不能徹底,不能實現宗教的最高目的。宗教的信仰,引導我 們走向光明的至善境界,即是不斷的淨化自己。凡是高尚的宗教,都重視這點, 都有此作用,佛教不過更徹底而已。
一些世事順利,生活豐樂,身體健康,而自以為滿足的,對宗教不大熱心, 少能知道宗教的重要性。惟有經歷了人間的苦難,理解世間的不自在,自己的缺 陷太大,才能誠信宗教,於宗教中得新生命。耶穌說他自己是為拯救罪人而來, 佛說是為了眾生有老病死,貪瞋癡病而來。對於認識自己有缺陷者,對於失望悲 哀者,宗教更能表現其力量。然從宗教本身說,誰不需要強化自己,淨化自己呢 ?反宗教者與非宗教者,只是失去了理性,打腫臉充胖子而已!(印順導師/我之宗教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