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6-4-18
- 最後登錄
- 2024-11-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440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1643
- 相冊
- 1
- 日誌
- 0
![Rank: 13](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3](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3](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3](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1.gif)
狀態︰
離線
|
銀髮族心悶 腸癌風險高
台灣劇場大師李國修因罹患大腸癌第三期病逝,大腸癌是十大癌症之一,飲食西化、缺乏運動等因素使其罹患率逐年升高。一名71歲吳姓婦人,因腸道嚴重彎曲,難以用大腸鏡檢查,最後整條上行結腸布滿末期大腸癌腫瘤。
輝雄診所院長劉輝雄指出,長期壓力讓腸子緊縮、或曾動過腹腔手術造成腸沾黏、腸子脹氣等,會使大腸鏡難以順利穿行,加上檢查前未徹底清腸,腸內殘留糞便等,都是大腸鏡檢查死角、檢查失準的可能原因。
他說,尤其是心情鬱悶、不快樂的老年人最容易發生,加上老人家常有營養不良、貧血、腸黏膜脆弱等問題,罹患大腸癌機率增加,也導致大腸鏡檢查的困難度。人的生理有所謂的「腦腸迴路」,大腦、大腸互相影響,而老年人常常因為情緒、心理等諸多因素,導致腸道彎曲緊縮,加上腸黏膜脆弱,對於緊縮又過彎的腸道,在腸鏡檢查上相當困難,一不小心就可能造成腸道穿孔、出血或誤判的風險。
劉輝雄呼籲,少吸菸、少喝酒,保持規律飲食習慣,還有保持心情愉悅是預防大腸癌最好的方式。此外,若發現便血及血便等症狀,切勿將其直接視為痔瘡治療,應該進行大腸鏡檢查,才能排除瘜肉、腫瘤及癌細胞的可能性。
來源:大紀元保健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