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9-2-2
- 最後登錄
- 2024-11-12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9538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6744
- 相冊
- 1
- 日誌
- 20
   
狀態︰
離線
|
有哪一家公司,會用《弟子規》、《了凡四訓》、《太上感應篇》、這些古文經典來陶冶企業文化,淳厚員工心性?答案是昇恆昌。早在昇恆昌加入公道企業聯盟之前,公益慈善的種子早已種下,八千多個員工,一年服務的人次超過26萬人,從幫助弱勢當中,員工得到內心的快樂,也將慈善的心,帶給整個社會
經濟學者馬凱創辦「社會企業公約基金會」,昇恆昌率先響應。昇恆昌董事長江松樺說,昇恆昌企業經營核心理念是「以人為本,社會公益導向,利益大眾」,和馬凱推動的五德同樣是善盡企業社會責任,而公道企業,首重起心動念、貴在以身作則。
江松樺回憶,和馬凱的緣分始於2014年發表《昇恆昌CSR整體績效報告書》,經第三方公正單位法國國際BV集團以GRI G3.1、AA1000AS等嚴謹標準認證通過,當時邀請推動企業社會責任多年的馬凱擔任授證典禮見證人,從此展開這一份善的互動。
江松樺指出,公道企業首重起心動念,而傳承中華傳統文化,以儒、釋、道的經典,如《弟子規》、《了凡四訓》、《太上感應篇》、《十善業道經》等來陶冶企業文化,淳厚員工心性,是昇恆昌與一般企業最大不同。
經典的特質與理念,在數千年的淘選過程中歷久不衰,其中闡揚的特質與能力,值得現代企業提倡推廣。儒家傳統文化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江松樺認為,企業肩負照顧員工、發達經濟、安定社會的責任,以公道企業的誠信來自治、自律,是社會安定繁榮的基礎。
昇恆昌副董事長吳秀光表示,基金會倡議的五德「慈悲、幸福、誠實、綠色、成長」,對昇恆昌而言有著不同排序。尤其在全面更新CI 識別系統後,對企業精神的主軸:熱情、卓越、責任、創新,與五德的概念更加呼應。
吳秀光解釋,昇恆昌以熱情的感動服務、溫馨的公益關懷來傳遞慈悲,以企業的卓越來建構整體與社會的幸福,以企業社會責任來回應誠實與環境永續,以創意與創新來不斷成長。
最特別也最重要的是,昇恆昌以中華傳統文化一以貫之,在歷史與經典中反思學習、思考與傳承,具體作為在於落實推廣《弟子規》等儒、釋、道經典;從高階主管到基層員工幹部,全員志工投入社會公益關懷,每年數百場次的行動力與數千人次的熱血愛心;為臺灣行銷觀光旅遊,為國門貢獻心力,發展離島建設繁榮。
公道企業聯盟未來如何在社會中發揮影響力?吳秀光強調,以身作則最重要,社會大眾重視的是「你做了什麼?」而不是「你說了什麼?」,說再多都不如直接捲起袖子做。去年一整年,昇恆昌員工服務了26萬人次,因為付出、員工內心更快樂、待人處事更慈悲、對公司也更有向心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