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889|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暗訪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藝術之星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6-9-1 00:17:07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x 1
暗訪

「暗訪」是神明夜間巡視轄區,暗查民間隱情的宗教儀式。「暗訪」的主要目的在於掃除危害地方的妖魔鬼怪,確保地方安寧。擔任暗訪的神明都是類似人間刑事組、檢察官…等職位,比如城隍爺、青山王、王爺…等。

「暗訪」日期各地不一,通常訂在當地城隍爺誕辰的前一晚或前兩晚。擔任暗訪的主神也沒有固定,每當地方不安寧、瘟疫流行或天災事故時,才由神明透過「發爐」或乩童主動表示要舉行暗訪。一般而言,暗訪是由七爺、八爺、家將及文武判官和土地公…等副駕之神為主,鎮宮主神並不參與,主神只在廟會當天遶境遊行。

每個宮廟的暗訪儀式淵源不同,大抵與該宮廟主神歷史有關。例如新莊地藏庵暗訪活動起源與建廟之初,當時在該廟附近的頭前庄、新庄街、中港厝三個區域有許多無主孤墳,於是建立文武大眾廟祭祀,其後就在其農曆四月三十日夜間由七爺、八爺與眾官將出巡,查究人間是非善惡,並將惡靈驅除出該廟境,使信眾能夠安居樂業。從意義來看,「暗訪」具有「道德教化」與「消除不祥」的雙重意義,主要目的是經由諸神巡行。例如屏東縣東港鎮東隆宮迎王慶典活動當中藝陣參與繞境,有著奉玉旨前執行代天巡狩的千歲出巡任務的意義,目的在巡察境內的善惡,其中就具有道德教化與消除不祥兩層意涵,也是個人與集體週期性的宗教潔淨儀式。事實上,民間信仰中的暗訪和繞境祈福活動,往往帶有潔淨身、心和環境的神聖功能。以臺北霞海城隍廟暗訪與聖誕繞境活動為例:將團成員在畫師完成開臉後,便需要將正式出陣的服飾與頭盔穿戴好,胸前掛著神明的香火袋,雙手於香爐上淨手後,拿幾張靈符淨香折放於腰間。將團在身份在此時也由「凡人之軀」轉換為「神將之軀」,故言行舉止間皆需加以自律,以免有損該神將的威靈。官將開臉的過程是讓俗世人格隱藏在神性人格之下,暫時性的隱藏人格,使人與神之中介狀態呈現模糊的界線,達到凡俗生活所沒有的神聖狀態。在飲食方面,官將或家將在進行暗訪與繞境活動期間,皆遵守傳統禁忌,昔日往往茹素不沾葷、不近女色、不走竹竿下…等,目前,已經改為可以食用葷食,然而仍保持不吃狗、牛的傳統,保持身心潔淨,避免不淨之物的污染。

參與暗訪活動的各類軒社、家將、陣頭…等,彼此之間多有相互競技、拼賽、拼面子的意味,但是,也是在這樣的傳統廟會持一種兼具「競賽」與「合作」的意義。例如,在臺北霞海城隍廟建廟一百五十週年的暗訪和聖誕繞境活動中,擔任城隍廟暗訪時的護衛八將,為艋舺萬安館的八將,其身份分別為:鎖大將(持魚尾枷)、枷大將(持虎牌)、拿大將(拿鎖鏈)、擒大將(拿手銬)、金斬將軍(持金刀)、雙錘將軍(持雙錘)、釘床將軍(持釘床)、虎斬將軍(持虎頭鍘),加上中尊的引路童子(十年前原先拿燈,時多年來改成持葫蘆)。

暗訪和繞境的路線,往往為城市帶來繁榮,而城市的發展也會對路線造成影響。例如:日治時期的大稻埕街市,即以臺北霞海城隍廟為中心往北發展,由南街、中街、中北街(即今日的迪化街一段和二段的範圍),漸漸發展至杜厝街、普願街。臺北光復後,道路的開通加上人口移動,臺北霞海城隍廟因香客和觀光客人潮的帶動,逐漸成為南北貨、中草藥、茶葉…等商品買賣的繁盛地區。從日治時期至民國九零年代,暗訪和繞境路線也隨著經濟、人口的變動而有些微差異。

各地的暗訪儀式往往帶有豐富的地方性特色。以鹿港為例,鹿港地區的暗訪是由輪值之王爺壓陣,暗訪結束後還要押解陰犯到海邊驅離,並返宮繳旨。鹿港各角頭透過王爺定期安營,對聚落進行年度部署,透過不定期舉行的「暗訪」,清理境內、驅除鬼祟,目的在於讓人鬼各歸其位,重建境內的平安。鎮守角頭的王爺透過發爐或乩示來指示舉行「暗訪」的日期,角頭廟的執事者按照王爺指示,對外公布「王爺奉旨夜巡」。隨「暗訪」展開的是一系列由泉州的閭山派紅頭法師,協同眾小法和乩童一起進行的複合法事:放兵、接旨、締天臺、犒將、排班點兵、夜巡、送草人、排班收兵、繳旨。夜巡分為內巡和外巡,內巡為巡行角頭範圍,外巡則帶動整個鹿港各角頭廟參與。

暗訪活動與一般遶境遊行最大的不同是,整個儀式都在肅穆、陰森的氣氛中進行。夜間出巡之目的在掃除妖孽,當然不可鑼鼓喧天大張聲勢,因此暗訪行程往往充滿怖慄之氣。按照傳統做法,暗訪隊伍所經之處,民家紛紛熄燈閉戶、緊關門窗,以防惡煞侵入。然而,現代的暗訪已成為民俗活動之一,宗教氣氛減弱,民眾也不忌諱地在旁圍觀,有些「熱情過度」的信徒更是鳴放鞭炮以示歡迎,傳統暗訪那種陰森、怖慄之氣已蕩然無存,也不再具有宗教的神秘色彩。

【撰寫人】
謝世維(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教授)
吳宜桔(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碩士生)

【參考資料】
1.李秀娥,〈臺北霞海城隍廟建廟一百五十週年的暗訪和聖誕繞境〉,文資學報,2007,3。
2.李豐楙,〈行瘟與送疫:瘟神信仰與逐疫儀式的意義〉,「民間信仰與中國文化國際研討會」,1993。
3.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檢索「案訪」。http://nrch.culture.tw/twpedia.php?id=6295
2014.12.20下載。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4-28 18:03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