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822|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扶鸞(扶乩)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藝術之星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6-9-13 00:37:51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x 1
扶鸞(扶乩)

東漢.許慎《說文解字》將「鸞」一字解釋為:「赤神靈之精也,赤色五彩.鳴中五音,頌聲作則至。」《山海經》將「鸞」形容為祥瑞之鳥:「有鳥焉,其狀如翟而五彩文,名曰鸞鳥,見則天下安寧。」士人喜愛將「鸞」字與神明或帝王的意象連結,如:「鸞馭」指神仙儀駕的形象,「鸞衣」指仙人之彩衣。「鸞輅」是天子乘坐之車,「鸞書」是皇帝頒布的詔書玉旨。「飛鸞」一詞,通常用來讚美承旨的翰林學士所寫的文章,也可用來形容筆勢飛快的鸞筆寫出的草書字體。

一般而言,「扶鸞」指的是民間請示神明的方法。透過「扶鸞」,神靈藉由「正乩」或「正鸞」推動乩筆於沙盤上寫字,後由「副鸞」或「唱乩」唱出神意,再由「錄乩」筆錄。經由扶鸞活動寫下的文章叫「乩文」或「鸞文」,將乩文校正結集出版叫「鸞書」。

扶鸞所用的鸞筆,必須以桃木或柳木製成,俗稱「桃枝柳筆」。自古以來人們就認為桃、柳具有靈性,而鸞堂取筆所選用材料必須是向東雙叉的桃木柳枝,取鸞筆時,不但取木的時辰由神明的意思決定,所有參與人員更需全體齋戒沐浴以表示虔誠;取木時,必需在樹下擺設香案,並以紅布披掛在樹上,再焚香向天地祝禱,於日出東昇的陽光照射樹枝的同時動斧,就是所謂「照東陽而入神」,桃木柳枝取用後必需完整無缺地帶回廟中,先雕成鸞鳥形狀,再以石栁或硬木作為筆尖,擇吉時為鸞筆開光點眼,就像一般請神像供奉一樣慎重。

有學者觀察到,道教當中存在著稱「鸞」不稱「箕」的區別意識。正統道藏中,並未出現「乩」字或「扶箕」一詞。民間「扶箕」降神的風氣,曾經引來朝廷官方明令禁止,道教內部也多有批評聲浪。道教當中所謂的「扶鸞」或「降鸞」是一種傳遞訊息的方式,唯有在天庭授命的翰林學士,才能擔任降傳天上高尊旨意的任務,而下界接收訊息的鸞手稱為「侍鸞」或「侍化」,接鸞的神壇稱為「鸞臺」或「鸞府」,書出的文字符圖即是「飛鸞」草書,在經轉寫後成為「鸞書」或「鸞文」。

「扶鸞」的目的,主要在於救劫度人。李豐楙教授認為:「道教經典將自己的來源定位為天界,經文乃與宇宙形成本質共生,具有安陣與重整的力量,表現出宇宙創生時的絕對秩序性。而此股神聖又神秘的力量,正是救劫度人的動能根源所在。」

「鸞堂」的歷史發展有三個重要淵源:
第一、清代的宣講制度。自清順治九年開始,頒行六諭,命令地方官於每月朔、望宣講。此制度經乾隆、嘉慶持續推廣,最終成為地方官的職責。除了地方官的宣講之外,文人也有自力宣講者,如:澎湖士紳創設「普勸社」宣講。後來,士紳的宣講與神壇結合,以《聖諭廣訓》為底本,著重因果報應的教理故事。

第二、明清的文人乩壇。文人扶乩是科舉制度下的產物。科舉時代,士人常於祠廟寺觀研習經典、培養文采,乩壇多設於祠廟寺觀之內,成為文人消遣、表現文才的地方。

第三、明代以來的民間教團。明末以來民間教團常借扶鸞來為宗教說法,而由於生態環境、思想信仰與社會功能,和地方文人所組成的乩壇相互重疊、影響,逐漸發展出儒宗神教。

清末,「鸞堂」信仰由大陸傳入臺灣後,即在漢人宗教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日治初期,臺灣普遍呈現失序、混亂、不安的現象,當地有志的士紳,為了拯救百姓於水火兵災之中,展開各種救世的方法,其中一種就是設立鸞堂、扶鸞濟世,濟世內容往往包括了:以神意安慰百姓、開藥方醫治疾病、協助百姓戒除鴉片煙癮…等項目。其中,鸞堂與戒煙運動關係尤其密切。歷史文獻記載,1897年樹杞林街(竹東)保甲局長彭樹滋前往廣東陸豐參與鸞堂戒煙成功,回臺告知當地仕紳彭殿華,彭殿華乃請宜蘭鸞堂派人來樹杞林祈禱降筆戒煙,效果不佳。1898年彭殿華從廣東陸豐邀請五位鸞生來臺,在家中設立鸞堂,戒煙非常成功。鸞堂祈禱戒煙到處盛行。然而,日本總督府懷疑「鸞堂」的戒煙運動引發了民眾的抗日情節,遂將扶鸞視為巫覡行為,對其嚴厲鎮壓。日治中期,楊明機移居臺本,以臺北贊修宮,三芝智成堂、竹山克明宮為基礎,推動儒宗神教,使儒宗神教逐漸成為臺灣「鸞堂」的代名詞。

六零年代,臺灣中南部鸞堂頗為盛行,扶鸞著造不少善書。有學者觀察到,當時已經流行將關公視為天公,提倡此一觀念最有力的是臺中聖賢堂和鸞友雜誌社。七零八零年代,隨者臺灣經濟穩定發展,善書的印行也大為流行,其中,最主要的印書機構是一貫道、慈惠堂和各地鸞堂,這些機構的共同特色是:以宣講和印製、流通善書的方式來宣揚傳統倫理道德。

此外,除了鸞堂、民間宮廟也有扶鸞問事的服務,諸如新莊地藏庵、北港武德宮等皆是。在教派方面,一貫道的扶鸞最有特色,又被稱為「開沙」,藉著仙佛降壇批示訓文。開沙需透過三才,也就是天才、地才、人才。扶鸞者是天才,抄寫者是地才,唱字者是人才。目前一貫道部份組線仍保有開沙的傳統,其所示之訓文內容有固定體式,並有「訓中訓」之體例,也就是一篇訓文,在其篇中之字中別錄出成一篇小訓文,文義相關、相輔相成,或有畫圖成訓,成為圖文並茂的訓中訓。

【撰寫人】
謝世維(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教授)
吳宜桔(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碩士生)

【參考文獻】
1.  王志宇,《臺灣的恩主公信仰》,臺北市:文津出版社,1987。
2.  王志宇,《臺灣的恩主公信仰-儒宗神教育飛鸞勸話》,臺北市:文津出版社,1997。
3.  王見川,《臺灣的齋教與鸞堂》,臺北市:南天書局,1996。
4.  鄭志明,〈臺灣民間鸞堂儒宗神教的宗教體系初探〉,《臺灣民間宗教論集》,臺北:學生書局,1984。
5.  謝聰輝,《新天帝之命玉—玉皇、梓潼與飛鸞》,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2013。
6.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2008臺灣民俗大展」系列-傳達來自神明的訊息宜蘭碧霞宮。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4-28 23:51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