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2013-9-6最後登錄2019-6-21主題查看積分1923閱讀權限120文章3218相冊2日誌0
 
   
 狀態︰
離線   | 
| 你們都需要知道菩薩觀智的範疇。 
 如果說觀智的範疇只包括觀禪的所緣,那就再簡單不過了。
 
 也就是說觀智的範疇涵蓋第一聖諦~究竟名色法以及第二聖諦~因及它們的果。
 
 但如果要詳細敘說,你們都必須要瞭解菩薩的觀智所涵蓋的範圍。
 
 這個範圍可分為三個不同的領域(或稱為剎土,khetta)。
 
 三個不同的剎土分別是誕生剎土、威令剎土、境界剎土。
 
 誕生剎土是指菩薩出生時所震動的一萬個輪圍世界。
 
 有多少個輪圍世界在震動?
 
 是的!
 
 一萬個輪圍世界,這就是誕生剎土。
 
 接著,何謂威令剎土?
 
 是指菩薩觀智所緣的範圍。
 
 第一聖諦~究竟名色法與第二聖諦~因及它們的果是菩薩觀智的所緣。
 
 他要觀照一萬億個10 輪圍世界的所有究竟名色法。
 
 這就是威令剎土,是菩薩權威所攝受涵蓋的領域。
 
 所以當菩薩觀照住在每一個輪圍世界眾生的過去、現在、與未來的真實本質時,他徹底瞭知,不論一個輪圍世界裡有多少天人、人類、梵天,他們可以被歸納為十二個緣起支。
 
 你們記得十二個緣起支嗎?
 
 無明、行、識、名色、六 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愁、悲、苦、憂、惱。
 
 所以菩薩把一個輪圍世界裡一切的有為法歸納為十二個緣起支。
 
 接著,透過照見一個輪圍世界裡所有十二個緣起支的生滅現象,他隨觀無常、苦、無我,同時也用同樣的方法觀照所有其餘的輪圍世界。
 
 你們想成佛嗎?
 
 如果你們想成為佛陀的話,就必須記得要在一萬億個輪圍世界裡如實觀照所有這些法,這必須是你修觀的威令剎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