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4-10-18
- 最後登錄
- 2025-2-2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0232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22100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疱疹性濕疹 別擦類固醇
異位性皮膚炎併發 搞混小心惡化
2016年10月02日
20歲的陳同學因脖子及胸前出現嚴重刺痛的皮疹就醫,詢問得知病患長期罹患異位性皮膚炎,最近發現脖子及胸前的皮疹突然變嚴重而自行到一般診所就診,擦了診所醫師給予治療濕疹的類固醇藥膏後,皮疹不見緩解反而變嚴重,病灶不但更紅、更加刺痛且範圍更大片。
經視診發現病灶有一顆顆水泡及黃色痂皮的破皮傷口,經刮取水泡底部做顯微鏡檢查,確診是「疱疹性濕疹」,請病患立即停用類固醇藥膏,給予口服抗病毒藥物治療,5天後回診時病患刺痛的症狀已減輕許多,經3周治療病灶已幾近痊癒。
病毒感染痛癢難耐
疱疹性濕疹雖然有「濕疹」兩字,卻非真正的濕疹。一般而言,像異位性皮膚炎這類濕疹問題,是免疫反應引起的發炎,可用類固醇治療,但疱疹性濕疹是由疱疹病毒感染引起,類固醇是免疫抑制劑,會壓抑免疫系統對病毒的攻擊,反使病毒大肆增殖,惡化皮膚病灶。
疱疹性濕疹是異位性皮膚炎的一種嚴重併發症。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先天皮膚屏障不好,對抗微生物的防禦力原本就弱,加上後天劇癢搔抓導致無數小傷口,提供病毒入侵的機會,一旦感染皮膚,會形成許多小水泡,抓破水泡會造成一個個結痂的破皮傷口,所以常有刺痛感。
加上周圍併存原本就發癢的異位性皮膚炎病灶,又痛又癢的感覺會嚴重干擾生活作息及睡眠品質。
加強保濕避免搔抓
異位性皮膚炎患者應加強皮膚保濕,增加皮膚防禦力,且應避免用力搔抓,以防進入「抓、癢、抓」的惡性循環,應尋求皮膚科醫師幫助,給予適當藥物治療。
求診醫師細分病灶
呼籲民眾有任何不適的皮膚病灶,應找皮膚專科醫師診治,不同疾病的皮膚病灶有時看起來很像,但有經驗的皮膚科醫師才能細分個別差異,做正確的診斷及投藥,民眾勿貪圖方便去藥局亂買藥,以免皮膚病沒治好反延誤病情。
來源: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 ... e/20161002/37401961
========================================
疱疹性濕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