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基督教藝術因為在羅馬受到嚴重的迫害與禁止,因此教徒們開始將地面上的活動轉移到地面下的墓室。除了壁畫之外,地下墓室還有陪葬的石棺、墓碑、聖油罈、燭台等陪葬品。對於基督教教徒而言,墓室除了是生前傳教的場所,也是死後的葬生之處,因此其藝術風格大多屬於田園、象徵與悲苦的。
基督教是一種否定偶像的宗教,因此曾在羅馬帝國時期盛行製作等身大小的雕像藝術就不再出現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半立體的深浮雕﹝high-relief﹞藝術,這種雕刻藝術經常用來裝飾墓棺與墓碑,所用的題材多是象徵十字架形狀的錨、鋤,象徵基督耶穌的魚,葡萄或棕櫚這些植物,以及羊、鳩、鹿這些鳥獸。現今收藏在聖彼得大教堂的《朱尼厄斯‧巴薩斯石棺》﹝Sarcophagus of Junius Bassus﹞即是一件採用深浮雕技術的藝術品。
說明:因為基督教禁止偶像崇拜,對於肖像的雕刻採取禁止和否定的態度,因此朱尼厄斯‧巴薩斯石棺是將前期羅馬的立體圓雕手法加以改良,以深浮雕的表現方式紀念死者。所以深浮雕其實就是縮小版的肖像雕刻,其主題還是跟壁畫的內容一樣,象徵意味非常濃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