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594|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雕刻雕塑] 無題-梅丁衍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藝術之星 西方宗教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6-12-14 00:28:41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無題 梅丁衍

 


梅丁衍
無題
雕塑
鐵、木、人造皮
71 × 62 × 15cm
1988
Mei Dean-E
Untitled
Iron, wood and artificial leather

作 品 賞 析 
  一九八五年到一九八八年之間,我企圖在廢棄物質中,整建新的美學秩序,憑依著我向來對五金工具造型的喜愛以我對機械性功能的著迷,我搜集大量的廢棄零件,解構商品外在包裝,在其內部鑄模結構及工業設計之精準度尋求其絕對性可能。
我按著直覺或本能,下意識的重新組構這些現成的物件,在科技與幻想中,追求一種智性的烏脫邦,藉由這些新的排列,暗示著某些故事情節,以及對工業文明揶揄。
作品的左上角為熨斗的底座,右下角為自行車之椅墊內部彈簧,這件作品是表達男女兩性之間有被虐待性的情慾寫照。(作者自撰)


藝 術 家 小 傳 
  一九七七年中國文化大學美術系畢業,一九八五年紐約普拉特(Pratt Institute)學院藝術研究所碩士,現任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美術系講師。對藝術建立在“知性”探求的梅丁衍,小學隨何肇衢學畫,高中時又投入李石樵門下,這是他摸索的階段。從古典主義、印象派、寫實、超現實等,藉繪畫技巧之訓練,在視覺經驗中掌握到“美”的要件及形式。後加入十青版畫會,受廖修平之影響,創作開始走向觀念性、實驗性之前衛藝術風格。八○年首次個展,藉諷刺、暗喻手法批判社會衝突、矛盾亂象,而被稱為類達達的前衛藝術家。 一九八三年到紐約普拉特學院,延續在台灣之綜合媒材創作,也深入的研究達達運動的歷史資料,了解杜象的藝術理念即建立在語言的思惟辨證原理,影響了如羅森柏格(R.Rauschenberg)、瓊斯(J.Johns)及七○年代的觀念藝術。此時期體認了觀念性藝術的旨趣。八五年接觸到『禪』藝術家之思想,如布列格特(G.Brecht)、弗拉克斯團體(Fluxus),以思維取代創作,對藝術抱著隨機、隨緣的態度,迷戀於“虛無主義”。 在紐約的華人身分,他思考個人身分認同問題。而從中國近代史的“再閱讀”重新檢視自己的文化背景與在新大陸的定位問題,也重新思考『為人生而藝術』的本質,體認藝術的意義應來自社會的互動。由虛無又回歸“現世”藝術,此時,在藝術題材、媒材上,選與自己文化背景熟悉者,不管是政治性議題、宗教內涵,皆認同區域文化之存在,側重於文化政治性思考。探討著台灣、大陸、美國之社會結構與制度。 一九九一年開始關注“後現代”思潮,發現後現代理論核心源自語言學的突破,自馬克斯主義起,經由存在主義、結構主義進而到解構主義,後現代的思潮對藝術本質探討由實在論走向虛無論。 受後現代理論的影響,返回台灣時期的創作理念為“觀念.語言.社會性”。以東西文化之種種課題,反思區域文化在世界文化中之定位。『社會與政治』不顧禁忌,以虛無的辭彙,幽默、諷刺探索中國文化之背後意義。『思愁之路.錦鏽華夏』系列,以東西文化差異,思考區域文化定位。『哀敦砥悌』以儒家文化,反思東西方文化差異下,形成價值體系的斷裂。『繪畫考古學』是後現代的閱讀遊戲,回歸水墨歷史背景研究,以平面繪畫,重新審視繪畫在東西方文明發展中之統一性原由。        

來源:高雄市立美術館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30 03:34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