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8-2-14
- 最後登錄
- 2024-11-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612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9110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不要「同情心」 乾癬病友要「同理心」
「有沒有人對於去美髮院很困擾的?」這是「你說故事,我傾聽」我與乾癬邂逅的臉書社團,乾癬病友提出的問題。
有人表示,自己曾因病被拒絕理髮,或者設計師彼此對病灶議論紛紛,均讓病友感到十分受挫。
我身為一位乾癬患者,平均3-6個月理髮一次。在罹病的18年來,由於病灶多位於頭皮,我好不容易突破了自己的心理障礙外出剪髮,卻屢遭異樣的眼光和對待,以及各種推銷和建議,深感困擾。
曾有一位設計助理推薦我使用純天然的護髮聖品改善髮質,並對我說:「你的髮質這麼粗糙,這樣我們很難洗、剪髮,也許你用了這產品後,髮質好了,病也好轉了,我們就可以幫你剪出漂亮的髮型。」當時她的反應令我既生氣又無地自容。
也有位設計師熱心介紹與推銷「頭皮水」,我盛情難卻,勉為其難地答應試噴,她細心地噴滿我所有的頭皮上,包含病灶處,起初從淡淡的涼爽感,瞬變為疼痛無比的刺痛感。從此之後,我一律堅決拒絕設計師所有的推銷。
設計助理與設計師原是好意,但為何讓我們如此不舒服呢?從心理學上來看,他們運用的是「同情心」,而非是「同理心」。「同情心」指的是由上往下看,可能隱藏自己的需求在其中,急切地想為對方做什麼。如同設計助理與設計師想推銷自家的產品或出於助人需求,站在高處看待我與乾癬,而錯過了理解的機會,以致提供不適當的方法。
「同理心」指的是能夠站在對方的觀點,去體會與理解對方的需求、感受與想法,且不帶偏見、評價,設身處地的思考與處理問題。
例如,我曾經遇過一位設計師,她在仔細了解我的疾病後,並未向我推薦產品或染燙髮,而是說:「等把你的健康顧好了,我們再來設計一個漂亮的髮型。」
許多病友都曾提起勇氣走出戶外,但往往被各種由高處往低處看的「同情心」傷害,因各種莫名或不當的建議,自卑與挫折感不斷倍增。因此可先嘗試放下個人熱切助人的需求,並抱著同理心的態度理解與認識對方,這才會形成雙贏的局面。(作者為諮商心理師)
(自由時報健康醫療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