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576|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雕刻雕塑] 探-李光裕 [複製連結]

天使長(十級)

謝絕勳章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醫療天使勳章 藝術之星 美食達人勳章 西方宗教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7-1-3 08:41:11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李光裕

 


李光裕

雕塑

76 × 61 × 55cm
1989
Lee Kuang-yu
Search
Bronze

作 品 賞 析 
  「探」的作品,作者以四條鐵、細的腿來支撐一個渾圓厚身體,並讓他的頸部延伸出空間,去搜尋其日常所需的東西。羊的腹部圓渾有如大地之母,象徵著孕育與包容,在外在的形態,用土板技法擠壓成不同的肌理,表面之毛皮,則明顯看到它不是一個形態之寫實手法,而是透過泥土的自性所造成的寫意肌理,更藉由層層泥板的交疊呈現蒼勁和圓潤質感的統一,表面的粗糙肌理似手由內在飽滿腹部之張力所撐開。(作者自撰)


藝 術 家 小 傳 
  一九七五年國立台灣藝術學院雕塑科畢業。一九七八年就讀西班牙聖費爾南度黃皇家美術學院,於留學西班牙期間,多次入選沙龍展、設計展,並參與無數次聯展。於一九八三年獲得西班牙國立馬德里大學美術碩士學位,回國任教於國立藝術學院美術系至今。如同許多藝術學者一般,李光裕在早期的學習與創作中,一直是以西方的藝術觀念為主。他同意黑格爾對雕塑的看法,認為雕塑是古典主義的代表藝術,而雕塑的材料也已經心靈化了,心靈把物質加以改造轉換成為一個對象的形式用來顯現理念。因此在創作時,用較多的時間去處理材料本身的物質性轉換過程,並嘗試各種不同的材質,歸納出一些材料間屬性的差異及它們發展的可能性,透過不斷試驗逐步進入較為深層的探討。早期的作品特別強調細膩的寫實手法和觀點,在簡化造型時,卻又十分忠實地傳達出自己眼睛所見的客觀現象。 一九八三年回國擔任藝術學院教授時,李光裕重新審視自己與中國傳統美學的關係,展開了他的另一個學習方向,逛古董店、學太極拳、練氣功等。對中國古典美學與中國人之審美情趣有了新的體會,奠定了他的創作學理基礎,更孕育了他新的創作方向。從此,李光裕的創作開始走向他自己所說的再造期,明顯以寫意替代寫實手法來呈現作品題材多元的變化,並以局部造型替代整體形態作為創作取向。尤其是八十年代末期,借由「手」 為題材的作品,不斷探討中國書法及太極拳法中的線性美學。將手指旋動而造成節奏與韻律感,基於線性結構的關係,若將此類作品放置到公共環境當中,同時就擴大了它的複雜性。此時所須考量的問題已經不在作品本身,而是對於作品在環境中的意義與價值。 綜觀李光裕現階段的創作,他的表現形式是可認知與可解釋的,而表現內容卻是具有相當的人文性:充滿文學的、感情的、移情的或者對某一個時代的懷念。

來源:高雄市立美術館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喜歡喝點小酒,藉著酒後微醺,釋放心中的壘塊。有時太過了,就睡著了....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30 06:24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