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4-10-18
 - 最後登錄
 - 2025-9-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0232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22077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要注意!常吃這類藥物 容易造成胃出血 
 
2017-01-07 聯合報  
記者蘇木春╱即時報導  
  
台中市張姓男子習慣服用止痛藥,近兩個月卻經常感到上腹悶痛,且有解黑色大便的情形,甚至嘔出黑褐色的嘔吐物。衛福部台中醫院發現他有胃潰瘍併出血的情形,經止血的處置並持續使用藥物,才恢復健康。醫師建議長期服用止痛劑或阿斯匹靈的人,若上腹不適,應定期接受胃鏡檢查,才能預防出血及再發。 
 
台中醫院肝膽腸胃科醫師莊家舜表示,黑便通常指的是像瀝青一般的黑色糊便,是血液在上消化道(包括食道、胃和十二指腸)經胃酸代謝後形成。另外上消化道出血也可能造成嘔吐的現象,嘔吐物可發現有深棕色渣,甚至黑紅色鮮血。隨著出血量的不同可能產生頭暈、心悸、四肢冰冷等症狀,嚴重者會有暈厥、低血壓及休克等情形。 
 
常見的上消化道出血原因為消化性潰瘍(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其它的原因包括食道或胃靜脈曲張、糜爛性胃炎或食道炎、胃食道接口的撕裂傷、血管增生異常或是腫瘤都有可能造成上消化道出血的情況發生。常見包括上腹部疼痛,如悶痛、刺痛、灼熱痛的感覺症狀以及噁心、嘔吐 還有打嗝或脹氣等等。 
 
造成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常見的原因,包括一些消炎止痛藥和通血路之類的藥物使用、幽門螺旋桿菌感染以及腫瘤,也有可能造成消化道的潰瘍出血。治療除藥物外, 還是需要靠胃鏡檢查, 大約九成的消化道出血可用內視鏡治療術止血。  
 
莊家舜提醒,民眾應了解上消化道出血的症狀及病因,有任何出血的症狀時應及早就醫,早期治療可能導致出血的病灶。 
 
來源: http://health.udn.com/health/story/5976/221618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