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6-12-26
- 最後登錄
- 2025-1-13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352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1386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發燒胸痛勿輕忽 小心肋膜結核
一名女性有發燒發冷情況持續有2年,呼吸時伴隨單側胸部疼痛,多次到診所求診皆無改善,之後到醫院家醫科門診檢查發現,胸部X光片呈現右側肋膜腔大量積水,立即轉至胸腔內科住院治療。經胸部超音波導引肋膜引流檢查之細菌培養皆為陰性反應,無法發現感染原因,改以肋膜腔鏡檢查發現許多小結節佈滿在肋膜上,切片病理報告為結核菌感染合併肉芽性發炎,確診為肋膜結核造成肋膜積水,以抗結核藥物治療後便不再發燒,肋膜積水也完全消失。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胸腔內科林敬凱醫師表示,結核病是一個非常古老的疾病,雖然醫療科技突飛猛進,時至今日,它仍是台灣及全世界相當重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結核病是因結核分枝桿菌感染所造成,可因感染發病的部位不同而有不同症狀。「肋膜腔」位於肺和胸壁之間,正常情況下僅含有薄薄的一層液體,作為人體呼吸時,肺與胸壁間的潤滑劑。當肋膜腔受到結核菌感染後,會使肋膜腔內體液累積,造成患者不適症狀產生。常見臨床症狀包括發燒發熱、呼吸時胸痛、咳嗽、氣喘、體重減輕、食慾不振、呼吸困難等。
針對結核菌感染造成之肋膜積水,一般會以超音波導引將積水引流,同時做肋膜切片,將檢體做染色及細菌培養,診斷率約5成,常需反覆檢查才能提高診斷率。現在醫療技術更精進,肋膜腔鏡(又名內科胸腔鏡)是一種低侵襲性的手術,可以對肋膜腔內的病灶準確進行切片檢查,可提升超過9成診斷率,且可對因感染造成肋膜沾黏的位置同時進行治療。
肋膜腔鏡相較於傳統外科胸腔鏡檢查更為安全,不需進手術室做全身麻醉,只需以局部麻醉及一般鎮靜藥物,大大降低因麻醉及插管造成之風險,且術後傷口較外科胸腔鏡之手術小,恢復時間也較短。對其他疾病所造成之不明原因肋膜積水,如惡性腫瘤,肋膜腔鏡也是重要的診斷工具。此外,一些肋膜疾病,如膿胸、血胸等,經專科醫師評估後,也可以考慮接受肋膜腔鏡治療。
(自由時報健康醫療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