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4-10-18
- 最後登錄
- 2025-2-2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0232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22100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謠言終結站〉吃胃藥顧腸胃? 吃多恐傷身又失效
國人普遍有「吃西藥會傷胃」的觀念,因此常會主動要求醫師加開胃藥,或自行到藥局購買胃藥使用,認為可以調整腸胃功能與減緩藥物傷害;不過醫師提醒,長期下來可能導致胃酸減少、腸道菌叢改變。
馬偕醫院肝膽腸胃科醫師王鴻源說,胃藥是制酸劑,若是一般的胃藥成藥影響還好,但若是治療消化性潰瘍的藥物則藥效強,沒事服用,可能會造成胃酸分泌減少,導致吸收不好,腸道菌叢改變,對健康影響很大。
王鴻源說,若胃不舒服,吃點胃藥舒緩一下不適症狀是可以的,但不要沒事就吞胃藥,如果感覺消化不良,或許可以出去走走、散散步,或喝點溫水。
長期服用制酸劑 改變腸道菌叢
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也出面闢謠,在官方網站上說明,胃酸是身體殺死細菌的第一道防線,長期服用制酸劑,胃內酸鹼值持續升高,反而造成胃腸細菌過度生長。
食藥署人員也補充,吃藥並非一定要加制酸劑,因為有些藥品的藥效會因為併用制酸劑而降低,甚至失效;此外,可以詢問藥師,若需要服用的藥品是在飯後吃,也可減少藥品引發腸胃不適的情況。
另外,胃藥等制酸劑並不能防止因藥品、幽門桿菌引起的胃腸潰瘍,而胃食道逆流、俗稱「火燒心」的致病原因眾多,胃酸過多僅為其中之一,並非服用制酸劑即可。
食藥署建議,民眾有腸胃不適症狀時應就診,由醫師診斷並評估適合的治療藥品,不要自己吃藥。
自由電子報
來源: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107279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