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沒有板塊構造,地球內部的冷卻速度在有板塊構造的情況下更快,"華盛頓卡內基研究所(Carnegie Institution of Washington)地球物理學家彼得·德里斯克爾(Peter Driscoll)說道。更快的冷卻速度產生對流運動和磁場。例如火星和金星就沒有板塊構造,也沒有液態內核、磁場或我們所知的生命體形式。
一些研究者認為,地球生命也許並不需要板塊構造。2016年,悉尼麥考瑞大學(Macquarie University in Sydney)行星科學家克雷格·奧奈爾(Craig O'Neill)發明了一套電腦模型,該模型發現地球在很久以前——甚至生命體首次出現的41億年前——並沒有板塊構造。如果生命體首次出現在地球上時,地球並沒有板塊構造,那麼這意味著,板塊構造對生命體並不是必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