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6-12-26
- 最後登錄
- 2025-1-13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352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1386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翔鳥 許禮憲
許禮憲
翔鳥
雕塑
不鏽鋼、黑花崗岩、花崗岩
88.5 × 80 × 103cm
1993
Hsu Li-hsien
The Flying Egret
Stainless steel, granite
藝 術 家 小 傳
一九四七年出生於台灣省台北市,一九六九年國立藝專美術科雕塑組畢業。從事雕塑二十餘年,初期在雕塑方式受限於形象之束縛,缺乏想像力,後受楊英風之影響,脫離形象的拘泥,畢竟雕塑不是做模型,創作的理念遠勝具體的形象。 近年來,表現方式由早期客觀的寫實描寫,轉為主觀的意境追求,利用稜線,造成光影的停留,以粗糙原始及光潔細緻的石材特殊質心,激發隱藏於內在之生命力。在主觀與客觀之間;形體與感覺之間;理性與感性之間,是我創作的三大取捨課題。 繪畫與雕塑,基本觀念是一致的,明顯不同的是物體和光線三次元關係,所產生的無窮變化。物體與空氣的消長,虛實之間存著太多變數。不論創作或欣賞都受到光線與角度的影響,由於正負、消長之因素;作品中個體之組合關係將因時地之變化而異動,雕塑家應能調整及去除這些變化所帶來的對立或缺陷。它是極具趣味的工作,工作擔負著較多的責任,遊戲或許有規則不必負責,藝術家則對自己作品負責。 物體輪廓一般是對稱的一條往返邊線,光線所及,會有強弱之分,強光之下也許只見其一,給人更強烈的感覺。少未必就是弱,虛不是無,這是藝術活動上很重要的觀念,感覺是在人類所有感官中最重要、最奇妙的;存在於心靈、如何傳遞這些感覺,是藝術家的首要任務,它融合思想與技巧、突破時空限制,讓自然之美,生命之禮讚流露於時空之中,以適當的量表達至大的情感是我們追求的目標。
來源:高雄市立美術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