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4-1-15
- 最後登錄
- 2025-4-9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58
- 閱讀權限
- 30
- 文章
- 85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年長者經常感覺自己睡不好,有「失眠」的問題。到底什麼是「失眠」?「失眠」有無輕重之分?在醫學上,失眠的定義其實很簡單:「當睡、得睡、卻睡不好」。
「當睡」指的是在合適的時間上床睡覺。很多長輩退休後,因為生活變得單調,入夜之後,往往因為無事可做,乾脆就提早上床,卻總是翻來覆去睡不著。顯然,這不是過去一貫的睡覺時間,和自己真正的生理時鐘並不搭配,不是生理上「應當」睡覺的時間。因為和自己的生理節律不同調,自然睡不著。這種自己造成的入睡困難,不能算是失眠。這就好比我們希望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六點回家就上床睡覺一樣地困難。
「得睡」指的是在「應當」睡覺的時間,沒有外界的因素干擾而「得以」成眠。舉例來說,通宵徹夜追韓劇、輪班站哨而不「得」睡、一時興起和老友秉燭夜談,導致隔天精神不濟,這種刻意熬夜造成的睡眠不足,同樣不算是醫學上定義的「失眠」。
「睡不好」指的是在滿足「當睡」且「得睡」的前提下,夜裡依舊無法成眠的情形。夜裡無法成眠時,可能會有「入睡困難」、「夜眠中斷」及「太早醒來」三種症狀。「入睡困難」指的是嘗試上床睡覺之後,超過三十分鐘仍然難以入眠。「夜眠中斷」指的是睡著之後,半夜醒來超過兩次,且每次都得花三十分鐘以上才能再睡著。「太早醒來」指的是比以前好眠的時候,還要早三十分鐘以上醒過來,一直到天亮,再也沒有睡著過。
臨床上,最常見的失眠症狀是入睡困難,但是大部分的失眠患者都不只有一種失眠症狀。失眠症狀也會隨著時間變化,有時候以入睡困難為主,有時卻經常夜眠中斷。即便一陣子睡得還不錯,但天氣一變化或是壓力比較大時,失眠就會復發。相較於年輕人,年長者因為增齡與身體疾病的雙重影響,更常出現夜眠中斷與早醒的症狀。臨床上,以夜眠中斷與早醒為主的失眠,病因比較複雜,也比較難處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