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2-5-20
- 最後登錄
- 2025-4-21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2900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10388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導管微創治療 簡化開心手術
主動脈瓣置換術TAVR由外到內的結構為支架、人造瓣膜、與可充氣小氣球。
醫學手術近年進入微創手術時代,以往需要開胸大手術治療的心臟瓣膜疾病,近日也開始透過導管微創修復。西達賽奈醫學中心(Cedars-Sinai Medical Center)心臟介入中心主任醫師Rajendra Makkar領導心臟瓣膜微創修復手術研究,表示導管微創手術不僅讓病患多一項治療選擇,過去20年臨床研究更發現導管微創治療給年紀大等手術高風險病患一個治療機會。
Makkar領導如主動脈瓣置換術(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簡稱TAVR)等先進心臟瓣膜置換手術方式的臨床研究,約十年前開始在年紀大、手術高風險的病患上做臨床實驗,漸進到手術中度風險病患,發現透過導管是非常好的方式。近日將開始研究對正常手術風險病患,是否是更好的手術選擇。
病患或許全身麻醉或半身麻醉,導管從脛骨部分進入,TAVR由外到內的結構為支架、人造瓣膜、與可充氣小氣球,導管穿過主動脈瓣後,小氣球充氣撐開支架,將功能損失的主動脈瓣推開,支架內的人工瓣膜就可取代原來的瓣膜,立即恢復正常功能。Makkar表示,治癒率與成功率因個人病歷而異,但至少95%病患不會有嚴重的併發症。
Makkar表示,導管微創手術不一定能完全取代開胸手術,或達文西微創手術,但提供病患大幅降低感染風險與手術不適的選項。心臟病患就醫時應以病人為中心,而非醫師專業為中心,因此多位專業醫師會診最可幫助病人找出最適合的治療方式。
曾在南加各大醫院擔任心臟手術開刀房護士的華裔護士陳瑤表示,傳統開心手術先開胸、再將肋骨鋸斷,才有辦法到心臟做手術,期間還要讓心臟暫停,透過機器維持生命,「術後病人形容像被大卡車輾過一樣難受。」術後住院恢復期長,期間還要用藥避免感染。透過導管做的心臟瓣膜微創手術傷口小、復原期短,基本上兩天就可出院,不僅縮短住院時間,期間也因沒有大傷口不必吃藥避免感染。
西達塞奈在心臟科的專業受許多醫學評鑑雜誌認可,更是全世界心臟移植手術的第一把交椅。近年也越來越多在美華人、以及來自中國的病患到西達賽奈求診,因此該院國際健康中心近日更推出中文網站,方便連接中美病患與醫師會診。
該中心副總裁與醫學總監柯思培(Spencer Koerner)表示,西達賽奈是全美做導管微創手術數量最多的醫院,且就和傳統開胸手術一樣有效。主動脈瓣功能異常可能是瓣膜關不緊「漏水」、或是開口過窄,都可以透過TAVR導管手術治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