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夏威夷原住民文化中存在著一種性別叫「mahu」。「mahu」的意思即為中間之意,它代表著同時具備著男性與女性特質之人。而他們通常會被附予祭神的重大任務,並且在傳統的夏威夷原住民文化中mahu是相當受人尊重的,其扮演著照顧者、醫治者和古老傳統文化教師之職務。直到19世紀殖民者與美國傳教士們的入侵,使得mahu遭到剷除與抵毀,因為他們不容於mahu的存在。這部影片寫實地呈現了長久以來,在主流社會中,異文化遭遇「被汙名化」及被「邊緣化」的情形。為了讓更多人認識「性別」以致於「族群文化」的多元差異,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與臺灣大學原住民族學生資訊中心及臺灣大學原住民族研究中心於2016年11月23日共同舉辦《跨性夏威夷》映後座談活動,並邀請臺灣原住民族基層教師協會及了原住民多元性別青年團(Colorful Wi)的講師董晨皓(Remaljiz Mavaliv,現就讀高師大性別教育研究所)以及臺灣大學原住民族研究中心的童元昭主任擔任映後與談人,透過對談與討論之形式激發讀者對於性別議題與多元文化社會的認知與反思。
座談會一開始,便先請董晨皓講師及童元昭主任作簡要的介紹,之後進行影片播放。影片長度長達77分鐘,結束放映後,由董老師針對這部影片深入探討性別多元及原住民族群之議題。
首先董晨皓老師對夏威夷歷史做了簡單的介紹,從部族時期、夏威夷王國、英國占領、英國占領和法國占領、美國占領到現在成為美國第50洲,讓讀者對於夏威夷文化先有個初步的認識。接著帶領讀者們一同認識性別與其多元性,性別可分成四種類別,分別為生理性別、性別認同、性別氣質及性傾向。
生理性別即是人類在出生時生理結構上之差異,主要是來自遺傳和生物結果。(我的特質:我生下來是……)
性別認同為一個人對於自己性別上之認同。(我的特質:我覺得我是……)
性別氣質為一個人表現出來的氣質,其為陽剛或是陰柔。(我的特質:我看起來像……)
性傾向為一個人在感情與性上是傾向女生或男生,就是我們一般所說的同性戀或雙性戀。(我的特質:我喜歡的是……)
另外董老師又針對一些大眾對於不同性別文化給予的名稱加以解釋,分別為L、G、B、T、I、Q。
L:Lesbina 女同志(性傾向)
G:Gay 男同志(性傾向)
B:Bisexual 雙性戀(性傾向)
T:Transgender 跨性別(性別氣質)
I:Intersex 陰陽人
Q:Queer 酷兒
女同志、男同志及雙性戀的性別類別皆屬於性傾向,而跨性別則屬於性別氣質,此外陰陽人則是同時擁有男性與女性生理構造之人,而酷兒則為一群不想被定義為同性戀者、雙性戀者或是一個大眾給予的名詞框架之人。最後董老師強調,他認為跨性這個詞並不適當,也不適用在這部影片之中,因為他們就是mahu,不屬於任何一個分類群。Mahu為「做」性別,並非同性戀而是有屬於自己的文化脈絡。之後老師又分別介紹了不同國家其原住民部落的性別類屬,有來自北美原住民的「雙靈人」、印度原住民的「Hijra」(屬於生理男性,為閹人)、薩摩亞原住民的「法法菲妮」(屬於生理男性)與臺灣北排灣族的「姊妹」等等。這些不同性別類屬之人皆是在這主流性別文化裡受到歧視及邊緣化之人,因此董老師也提醒大家,往後當我們在制定法條、規範時,是否更應該具備多元文化的視角,我們必須認知、體悟到不同族群的性別文化皆不同,並且給予尊重與包容,讓他們像這部影片中的河娜,能勇敢的做自己、做mah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