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人類系助理教授羅素玫老師,長期耕耘於臺東都蘭部落從事田野調查與學術研究,並為臺灣小有名氣的人類學部落格「芭樂人類學」的共筆作者之一。此次臺大人類學博物館與都蘭部落的特展由羅素玫老師協助促成,結合博物館、部落夥伴團體與中原大學設計學院設計學系原住民專班三方合作策展,並由部落族人自行提供展品與故事。希望能透過族人提供的物件、陳述的故事中,體會到族人對家鄉土地的情懷,和與部落交織共生的記憶與文化力量,是一個心態別具開放的特展,也正如羅素玫老師所說,是「一個不太典型的特展」。
不太典型的原因,在展覽現場的解說牌中便提到,這是一個嘗試「聯展共作」的展覽,展覽不像一般典型的博物館展示空間,是博物館單方面的決策成果,而是需要與部落一起決定展品、規劃展示空間的合作體驗。事實上,臺大人類學博物館近年嘗試多次與部落共作的聯展方式,像是前年以族人視角策展的「我們‧噶瑪蘭」也是開啟博物館與部落協作共展的嘗試。而這一次的展覽,更進一步將主要決定權交到族人身上,並且對於族人提供的生活物件與故事並無設限,可以說是一場自由的部落文化實驗。
展場的空間規劃呼應了展題「Kamaro’an i ‘Atolan-在都蘭的居所」,採用阿美族的家屋空間呈現展品,另外根據南部阿美族豐年祭舞圈的螺旋狀階梯次序,對應參展人在舞圈中的位置,安排每件展品的位置,也相對代表每個人所屬的特殊地理時空,以及他們獨一無二的生命命題和故事。
就筆者觀察,展覽現場非常近似於社團於公共空間所辦的微型展覽,中原設計系的同學精心運用風災漂流木所搭建出來的家屋支架上,用釣魚線或用鐵絲懸掛著物件、裝飾物,也掛著用A4紙列印,一張接著一張黏貼而成的長形紙條,上面用大字的標楷體說著每個人跟都蘭部落的故事。迴旋形的走道間放著一張張木椅和族人提供的工藝品,就像是回到了家一樣,順著螺旋次敘一路讀著物件與文字至最核心處,發現不論是藝術創作、青年返鄉、籌辦在地音樂祭典、重振樹皮衣技術等等故事,族人心中最具紀念意義的價值,都是回家。
歡迎讀者有空至臺大人類學博物館二樓的特展室,在友善開放的氛圍中,探索都蘭族人對於土地和生命的詮釋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