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163|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財經動態] 反向投資大師:原油供給已趨緊、油價將重回100美元 [複製連結]

Rank: 10Rank: 10Rank: 10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7-3-22 09:26:55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2017/03/22 08:37 Moneydj理財網

MoneyDJ新聞 2017-03-22 08:37:22 記者 陳苓 報導

原油供過於求的憂慮再起,重創油價。但是反向投資專家毫不畏懼,他們從國際能源署(IEA)數據的不一致之處判斷,供給比想像中更吃緊,預測油價將在一年內重回100美元大關。

MarketWatch 21日報導,Goehring & Rozencwajg Associates創辦人Leigh Goehring和Adam Rozencwajg喊出,2018年第一季,油價將從當前的50美元左右,衝上100美元。Goehring說,他們預測的基本面情勢正在發生,人們卻越來越看空,未來將有極大的正面利多。

原因何在?IEA報告稱,2016年原油供給過剩,但是IEA的供需和庫存數據兜不攏,出現「消失的原油」,他們認為問題出在IEA低估了原油需求,供過於求的情況沒那麼嚴重。

去年12月IEA估計,2016年全球原油供給為每日9,700萬桶,全球需求為每日9,630萬桶。Rozencwajg說,倘若估計為真,2016年原油供給每日過剩70萬桶,一年下來庫存應該會多出2.5億桶。但是IEA原油庫存報告卻顯示,2016年庫存減少760萬桶。兩份報告說法南轅北轍,有大量原油去向不明,不知道消失何方。

今年3月份,IEA調高2016年全球原油需求估計,升至9,660萬桶,等於把供給過剩的數量,從每日70萬桶、減至40萬桶。IEA表示,2016年原油生產過剩,2017年情況會更糟。

Goehring不以為然,他說,IEA低估了全球需求,調高需求之後,「消失的原油」就不復存在。實際上,IEA作法正如Goehring所說,數度上修2016年需求預估,讓「消失的原油」歸位。

Goehring說,2006~2008年,油市供給趨緊,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又下砍產出,導致供給過於緊縮,2008年油價升至145美元。當前情況也是一樣,2016年油市轉緊,OPEC卻減產,2017年供給將過於緊俏。

有分析師指出,現今油價大跌主因不是供給過剩,而是是短線炒作造成。

國際油氣專家Kent Moors在Oil&EnergyInvestor發文(見此)稱,首先,目前西德州和布蘭特原油的平均價差增至5.5%,價格差距升到油價下跌前的兩倍。要是油價全面走跌,兩者價差也應隨之縮小。換句話說,這麼一來,投資人能靠著操作紙上原油(期貨合約)和實體原油(託運用於實際交易的原油),從西德州和布蘭特原油的價差獲利。

第二,拉大兩者價差有其他好處。當前美國原油出口商缺乏簽約的終端用戶,多把原油運至荷蘭鹿特丹存放。做空紙上原油、壓低西德州原油價格,拉大與布蘭特原油的價差,有利美國煉油廠。從美國煉油廠市值上揚,可證明此點。本月西德州原油大跌8.2%,美國上市煉油商的市值提高了1.2%。

第三,美國和國際原油需求提高,更加證實油價遭到操控牟利的看法。如果市場預期油價將跌,將對下批原油期貨價格訂出較低價格,此種心態會加劇跌勢,讓空頭獲利。這與基本面關係不大,主要是操控作祟。等到這波炒作結束,市場反彈,空單將會出場,改以多單取而代之,因此油價像是雲霄飛車一樣,下跌後終會反彈走高。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6-15 06:34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