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8-10-14
- 最後登錄
- 2025-4-14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067
- 閱讀權限
- 110
- 文章
- 1548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第66屆美國心臟病學會年會日前公布一項最新研究指出,「PCSK9抑制劑」可將血中壞膽固醇降到30mg/dL,同時降低20%心血管疾病風險,且並未發現新的安全問題,該研究同步發表在知名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
參與年會的台北榮總心臟內科醫師常敏之表示,該研究收治約2萬7564名患者,其中有144名台灣患者參與,相較傳統藥物只能將血中膽固醇濃度降到90 mg/dL,PCSK9抑制劑能降到30 mg/dL,是前所未見的新低。
常敏之指出,傳統口服藥物為了降血脂,藥劑較強,容易導致肌肉痠痛、肝功能異常等副作用,但對於高風險心血管疾病患者、家族性高血脂症患者等本身膽固醇濃度就很高的患者,療效不是很好,一旦沒控制好恐導致心肌梗塞。
那麼PCSK9抑制劑是什麼?常敏之解釋,這是一種肝臟合成的蛋白質,它會和肝細胞表面的壞膽固醇接受器結合,在肝細胞內分解,使壞膽固醇無法再回收到肝細胞表面重新作用,有效血液中膽固醇濃度,是平衡體內膽固醇的重要角色。
過去民眾常認為高血脂是老人病,但常敏之指出,近年因飲食西化,早發性心血管疾病患者增加約三成,若沒有好好控制血脂,心血管風險恐增加兩至三倍,家族性高血脂症患者則會增加20倍之多。
為防心血管疾病上身,他也建議民眾留意「生活4要」,包括「血脂要檢驗」隨時留意血中膽固醇數值,「飲食要注意」應減少攝取動物性脂肪以及飽和性脂肪酸,「運動要留意」每天至少30分鐘運動,且高風險心血管患者「服藥要規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