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天上帝全稱為「北極鎮天真武玄天上帝蕩魔天尊」,又稱真武大帝、真武大將軍、玄武帝、真武帝、北極大帝,俗稱上帝公、上帝爺、帝爺公。
玄武一詞,原是二十八宿中北斗七星的總稱;春秋戰國時代,屈原遠遊篇「召玄武而奔之」的紀載;宋人的群談採錄:「玄武為龜蛇之異名,龜水族也。其色黑故曰玄龜,有甲殼善防守故曰武,與龜蛇實一物也。北方之七星作龜形,騰蛇星則作蛇形,蛇屬火,故以喻水火相交。」
而自東漢道教興起,玄武在歷代皇帝推崇下逐漸人格化;玄天上帝在道教地位崇高,神跡靈驗;唐太宗封「佑聖玄武靈應真君」,宋太宗封「翊聖將軍」,宋真宗封「翊聖保德真君」、「真武靈應真君」,宋欽宗封「佑聖助順真武靈應真君」,元成宗封「元聖仁欽玄天上帝」,明太祖封「玄天上帝」、「[真武蕩魔天尊」、「北極鎮天真武玄天上帝」。
有關玄天上帝的事蹟傳說,《神異傳》:「真君仗劍,追天關地軸之妖,冠履俱喪,伏而收之,故塑像猙獰,冠裳不整,底下伏龜、蛇各一,龜,天之關也,蛇,地軸也。」《圖志》:「真武為淨樂王太子,修練於武當山,功成飛升,奉上帝命鎮守北天門,披髮跣足。」
而民間有玄天上帝原是屠夫的說法,為求洗淨罪孽,乃開膛剖肚,將腸胃取出棄於河中,終於得道,但在河中的胃化為龜,腸化為蛇,為害世人,因此玄天上帝向保生大帝(另有呂洞賓一說)借寶劍,下凡收伏為麾下龜蛇二將軍,因此玄天上帝的塑像多半為披髮赤足,手持寶劍,腳踏龜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