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4-10-18
- 最後登錄
- 2025-2-2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0232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22100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糾紛多、給付少 年輕醫師不愛選產科
婦產科醫師表示,廿多年前婦產科醫師一年錄取一百多人,今年掉到只剩卅人,不僅新科醫師很少人選產科,恐有人力斷層,產科醫師患寡也患不均,造成門診爆滿的普遍現象。
桃園中壢宏其婦幼醫院副院長劉興寬說,產科醫師要廿四小時待命,醫療糾紛多,加上健保給付較少,年輕醫師通常不把婦產科列為優先選項。
他認為,少子化趨勢會因婦產科醫師人力不足更形惡化,以該院為例,一個月接生二五○到二八○個新生兒,全院只有十二名產科醫師,至少還差四人。目前全台婦產科醫師年齡落在四十到六十歲,新科醫師不多,再不設法改善,恐有人力斷層之虞。
桃園敏盛醫院經國總院婦產科醫師江茂僑說,地區醫院以上規模的婦產科設備、血庫和人力相對齊全,吸引孕婦往大醫院集中,像桃園觀音區、復興區連一名婦產科醫師都沒有,只靠每月一天由長庚醫院派婦產科醫師駐診,孕婦多到中壢看診、接生,診所較少醫師可以接生。
新竹湖口仁慈醫院婦產科醫師李俊卿說,因為過度集中,該院只有兩名婦科醫師,他幾乎半個月都睡在醫院,「因為要隨叩隨到去接生」。
衛福部表示,近年提出多項對策吸引年輕醫師加入婦產科,包括讓生產事故救濟入法,產婦及新生兒傷殘、死亡都有理賠,減少醫療糾紛,去年開始也培育內、外、婦、兒、急診五大科公費醫學生畢業後進駐偏鄉。
聯合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