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360|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保健常識] 防中風、抗凝血 反轉劑是解藥!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環瀛達人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7-5-17 06:04:17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記者 徐平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黃老先生在家中不慎跌倒造成顱內嚴重出血,需緊急進行手術 ,但因患者為心房顫動患者,長期服用抗凝血藥物,如進行緊急手術可能有無法止血的風險。
全台估25萬心房顫動患者 中風風險高5倍

馬偕紀念醫院腦中風中心主任傅維仁指出,傳統或新型口服抗凝血藥物,是以抑制心房顫動患者凝血功能,讓血液不易凝固來達到預防中風的成效,因此如果心房顫動患者在服用藥物期間突遇大量出血需要進行手術時,患者凝血功能機制能否即時回復,會直接影響患者緊急手術的成功率。

臺北榮民總醫院新藥臨床試驗中心主任江晨恩表示,心房顫動(Atrial Fibrillation, AF)會讓患者出現心悸、暈眩、胸痛等症狀,但高達75%患者感覺不到任何症狀,致使心房顫動患者從症狀出現到確診平均延遲2.6年,某些患者甚至在中風後才知道自己是心房顫動患者。江晨恩主任說明,台灣約每47分鐘即有一人因腦中風死亡,而研究顯示高達28.3%的腦中風是因心房顫動引起,根據統計發現,每6位腦中風患者,就有1人因心房顫動引起,且心房顫動患者更比常人高出5倍中風風險、2倍死亡風險。

抗凝藥反轉劑 緊急手術關鍵即刻救援

江晨恩主任表示,傳統抗凝血藥物華法林藥物作用慢,研究顯示超過50%以上的心房顫動患者未受到妥善照護,而且華法林造成的顱內出血,亞洲人是白人的4倍。
新型抗凝血劑起始作用快、不須定期監測、劑量固定、與藥物及食物交互作用情形低,使心房顫動患者生活便利性大幅提升,有助於患者提高藥物順從性,而且顱內出血比華法林少70%。

抗凝藥防中風 緊急手術提高止血不易的風險

傅維仁主任說明,新型口服抗凝血劑有專一性的反轉劑經研究顯示,不但能夠完全、並持續超過12小時反轉效果,且以350倍親和力達到專一精準結合,來抑制特定抗凝血藥物的抗凝作用,即時提供心房顫動患者得以因應緊急手術的身體恢復凝血功能狀態。
心房顫動患者突遇意外須緊急手術時,注入的反轉劑就會讓心房顫動患者恢復正常凝血功能,手術結束後可以繼續服用有反轉劑的新型抗凝血劑,減少中風發生。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5-16 07:37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