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444|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保健常識] 活潑開朗變憂鬱邋遢 恐為失智症!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環瀛達人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7-5-20 06:19:05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記者 徐平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小英是一位48歲女性,原本個性活潑開朗的她,大約在3年前變得比較孤僻,她的家人慢慢發現,小英對於原本擅長的家務變得漫不經心,家裡變得雜亂不整潔。另外,原本愛漂亮的她,對於打扮外表變得不在乎。與人的言語互動有時會出現不得體的批評。相對於小英的行為及個性改變,她的記憶並無顯著退步,也不曾有迷路現象。這3年來,小英的症狀逐漸明顯惡化。
出現不適切的微笑 檢查發現她有額葉退化病徵

醫師注意到患者時而出現不適切的微笑,神經學檢查發現她有額葉退化病徵。經由轉介臨床心理師評估,完整的神經心理學檢查也顯露出小英在額葉執行功能缺損以及衝動控制的困難。腦部核磁共振影像顯示有前額葉明顯的萎縮。初步臆斷額顳葉型失智症中的行為亞型。

早發型失智症可以早到3、40歲發生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心身醫學科/記憶整合門診主治醫師范齡勻表示,早發型失智症是指65歲以前發病,甚至可以早到3、40歲發生。這些人發病的時候通常還活躍在職場當中。初始症狀常常非大家所熟悉的記憶障礙,例如小英即是以個性改變及言語不適切為主。

這類病人因症狀不典型,常常被誤會為心理壓力或情緒挫折所致的表現,而因為年紀輕也不會聯想可能是失智症的徵兆而失去早期診斷機會,甚至常常導致職場同事或家人朋友間的衝突和誤解。因此,范齡勻醫師呼籲,當身邊的同事或家人行為舉止與原有個性大相逕庭時,提高警覺、尋求醫療協助才是早期治療的不二法門。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5-16 05:04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