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4-10-18
- 最後登錄
- 2025-2-2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0232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22100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一種全身就是一隻巨大複眼的動物
海星模樣的動物。
一隻海星模樣的動物揮舞著5條長長的手臂游過來,它看上去沒有頭也沒有眼睛,但事實上每條手臂都遍佈著「眼睛」,全身就是一隻巨大的複眼。
美國貝爾實驗室的科學家在英國《自然》雜誌上報告說,他們在研究這種稱為海蛇尾的動物時,偶然發現它身體表面由碳酸鈣構成的骨板是由許多極為微小的凸透鏡構成的。透鏡的直徑約為1/20毫米,能把光線聚焦在體表以下5微米的地方。
http://www.youtube.com/watch?v=S4d1_P6TaHw
研究人員說,海蛇尾沒有腦子,但有神經系統。微小透鏡可能把光聚焦到神經束上,產生視覺信號。這樣,遍佈全身的微小透鏡就組成了一個可以看到四面八方的複眼,與昆虫的複眼相似。
海蛇尾是一種棘皮動物
海蛇尾的扁平狀外形與海星十分相似, 所以曾有一些海蛇尾被人錯誤歸納為海星。事實上,它們絕對是兩種不同類別的生物。
要區分海蛇尾與海星,主要看吸盤。海星有吸盤, 而海蛇尾卻沒有。此外, 海蛇尾的體盤也相對較大, 腕特別細長, 甚至比盤的直徑長數倍至十數倍, 腕的石灰質骨骼成椎骨狀, 可彎曲,且它的盤與腕之間有明顯交界;海星的腕與盤交界卻多不明顯。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b6RSECYeNo
海蛇尾的運動能力很強, 且動作十分靈敏。它靠椎骨和附生的小骨片關節甚至能作垂直上下運動, 或作水平屈曲和纏繞他物, 所以它能沿著海底爬行。正因為它行動起來很像蜿蜒前行的蛇, 所以得名海蛇尾。
海蛇尾喜歡集群而居,生活於世界各大海洋。在愛爾蘭西海岸, 一種脆刺蛇尾的最高種群密度能達到每平方米超過1萬個體, 另一種生活在北大西洋的絲腕陽遂足蛇尾種群密度則超過每平方米2200個體, 中國黃海紫蛇尾的種群密度也能達到380個體。因此, 在底棲動物群落中常以蛇尾名稱命名群落, 比如中國黃海的「薩氏真蛇尾群落」。
http://www.youtube.com/watch?v=BxBAzVu0XUQ
此外,絕大多數海蛇尾是雌雄異體, 外形沒有區別。只有極個別為雌雄同體, 還有一些只是雄性很小, 會附著在雌性的中央盤上生活。它們的無性生殖及肢體再生現象也很普遍。
海蛇尾的甲殼能看見東西!
在岩礁中生活的海蛇尾,背部有一個很特别的甲殼,甲殼上布滿了許許多多的微型透鏡,因此這個具有保護作用的甲殼也是一隻複眼。
海蛇尾甲殼上的晶體狀凸起物,都是高質量的透鏡
《博物學》雜誌説,當科學家研究海蛇尾背部的甲殼時,他們看見“一些十分密集的凸起物,它們像水晶一樣透明,並排列成一個獨特的圖案。每個凸起物都比人類的頭髮還細薄”。這些凸起物是由方解石晶體(碳酸鈣)組成的。每個凸起物都是一個高質量的透鏡,看來能把光線聚焦到甲殼下面的感光神經上。此外,這些“透鏡”的形狀正好能産生出清晰的影像。
化學家喬安娜·艾森貝格説,海蛇尾背部甲殼的雙重功能“展現了生物界的一個重要特色,就是物質通常都能物盡其用,具有多種功能”。
研究員從海蛇尾身上得到靈感,找到一種既簡單又便宜的方法,來製造排列有序的碳酸鈣微型透鏡。這種透鏡可用於許多不同領域,例如電訊業。人們現已利用這種透鏡傳送光纖信號。
secretchina.com, read01.com, JW.OR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