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10-4
- 最後登錄
- 2022-9-29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112
- 閱讀權限
- 110
- 文章
- 1367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本帖最後由 寒冰神話 於 2017-6-20 19:41 編輯
愛國者有沒有打中 , 已不是新聞 ,
個人認為 , 本次操演最大的焦點
應該是 國軍首次公開在民眾面前發射 射程>100km的地對地飛彈.....
也是除了一張模糊的萬劍飛彈"投放"照外 , 國軍首次公開"點火"發射射程>100km的對地飛彈
目前公開資料如下 :
(1)發射點很好標定 , 台東基翟漁港 很小 ;
(2)發射車/與射出去的飛彈 照片來看 , 射出去的飛彈大小只相當於現役天弓二 ;
(3)攔截地點約在蘭嶼上空 (完全可以排除綠島 , 因為綠島比九棚更靠近天弓發射點)
(4)某報導指攔截高度 60km
個人分析如下
(1)為了安全 , 使用的 天弓飛彈作為靶彈 , 需要極精確的落地/海點 , 軌跡 . 更不需要浪費不會用到的雷達尋標器 ;
故, 本次使用的 天弓飛彈 , 不太可能是防空用的天弓飛彈 , 極可能是 專用對地攻擊的地對地飛彈 , 暫稱 TK-2B ;
(2)極度機密 , 又需要精密雷達/電力配合的愛國者應該還是會在九棚發射 (主要是保密)
(3)九鵬到蘭嶼約70km , 愛國者很難在 70km外爬到 60000m高度還要追弓二 (正常射程是 150km / 20000m)
實際攔截高度應該在 60000英尺 約20000m
(4) 可以肯定從天弓發射點到 蘭嶼約 120km
如果天弓飛到蘭嶼時俯衝角為30~45度 , 則可推斷 原定落地/海點應該在 攔截點旁20~30km處
即 , 本次天弓飛彈原訂目標(落地/落海點)射程 應該在 140~150km
考慮到 安全起見測試飛彈使用 60%~90%射程 , TK-2B的極限射程應在 160km~250 km
~~~~~~~~~~~~~~~~~~~~~~~~~~~
有趣的是 . 雖然弓二飛彈基本大小的彈體沒有助推器 , 根本飛不出大氣層 , 當天也不是防空攔截任務
但當天 TK-2B 也沒有使用 砲兵火箭常用的 45~30度彈道角 ,
發射後 , 立刻回歸飛彈本色 , 繼續往上增大仰角.....
TK-2B 初始彈道角很高(>60度) , 絕非一般砲兵火箭的彈道 , 原因推測
(1) 當天操演 , 天弓預瞄目標點的距離 , 可能只有 TK-2B 最大射程的一半 , 所以可以從容用大角度打
(2) TK-2B使用類似雲峰飛彈的 超高空平飛彈道......
(3) 科科有將來做更大顆 , 直接飛出大氣層的 志氣雄心
~~~~~~~~~~~~~~~~~~~~~~~~~~~
當然 , 不管是 愛二還是 TK-2B 都已不是新聞 , TK-2B應該已不是國軍手中最好的 對地飛彈 ;
TK-2B早在民國85年的"九六"後開始盛傳 ,
愛國者打天弓 , 更早在 11年前(民國95年)的漢光22號在宜蘭操演過 (當時天弓發射沒有曝光 , 只拍到愛國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