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5-8-10
- 最後登錄
- 2025-7-23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3312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37330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早安健康/ELSEVIER全球醫藥新知
小時候,父母告誡我們吃飯前要記得洗手,對於入口的食物潔淨度也應注意,而這些都是為了避免我們吃壞肚子。然而為什麼身體會出現腹瀉(diarrhea)的反應呢?
《Cell Host and Microbe》日前刊登美國布萊根婦女醫院(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的最新發表,研究團隊探索促使腹瀉發生的可能免疫機制,並發現腹瀉在感染的初期,對於清除入侵身體的病原扮演關鍵的角色。
研究中作者以受到Citrobacter rodentium感染的小鼠作為實驗動物,在感染後僅僅兩天,科學家即觀察到小腸障壁的通透性(permeability)增加,遠比發炎反應及上皮損傷的發生來的早。
此外,作者亦發現介白素-22(interleukin-22, IL-22)會反過來影響密連蛋白(claudin-2),而腹瀉可能即是由這兩種分子的訊號傳遞發生的反應,促使病原菌的清除,並限制疾病造成的嚴重程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