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5-2-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47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72
- 相冊
- 0
- 日誌
- 0
![Rank: 13](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3](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3](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3](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1.gif)
狀態︰
離線
|
《維摩詰經》說:「微妙是菩提,諸法難知故。」
解釋微妙就是菩提。菩提就是實際的理體,當人的自性和佛的知見妙理,這不是語言和分別心所能知。
《淨影疏》:「理是妙法」,指出「妙法」就是理體。由於顯現了這個本體,所以成正覺。
所以「得微妙法」就是證得了理體。入了佛的知見,究竟了菩提,所以成正覺。這就是成道了。
「成最正覺」, 遵崇佛的覺悟是無上圓滿究竟的,所以稱之為最。
《釋迦譜》說:「得無上真正之道,為最正覺」。「成最正覺」,也就是究竟成佛。
「天人歸仰。請轉法輪」是第七相,轉法輪。
佛之出興於世是大事因緣哪,這個因緣最主要的是度眾生啊,要開佛知見示佛知見哪,所以在八相成道之中轉法輪是一個核心。
這些諸大菩薩到十方世界去示現八相成道,主要是要在十方世界去轉妙法輪。
因此在文中這一段最長,從「天人歸仰。
請轉法輪」一直到最後第八相「而現滅度」以前止,這中間很長一段都是第七相的內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