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3-9-6
- 最後登錄
- 2019-6-21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923
- 閱讀權限
- 120
- 文章
- 3218
- 相冊
- 2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本經名為《沙門果經》,何謂“沙門”?
何謂“沙門果”呢?
沙門:在此是巴利語sàma¤¤a的音譯。
它由samaõa+ya組成,意為沙門的狀態。
Samaõa也音譯為沙門。
巴利語法書解釋說:“沙門,即止息,成為寂靜心為沙門。
又通過讓煩惱止息、平息為沙門。”[1]
“沙門”有以下幾種意思:
一、出家人。在古印度,凡是不屬於正統婆羅門的出家人都可以稱為“沙門”。
沙門在古印度分為很多種,由從事極端折磨自己的苦行外道、裸體外道,到主張縱欲、享受,甚至認為觸摸女人柔軟的身體都沒有錯的遊方外道(Paribbàjaka)。
所以,“沙門”是指一切追求解脫、過著出家生活的人。
西元前6世紀,在中印度恒河流域掀起了“沙門思潮”。
沙門思潮主要是針對婆羅門教來說的。
婆羅門教宣揚“吠陀天啟”,認為《吠陀》經典是梵天的啟示。他們強調“婆羅門至上”,是高等種族,其他種族都屬於低等種族。
他們還宣揚“祭祀萬能”,無論是求福報、求滅罪,乃至升天等等,都可以通過祭祀來達成。
這些是婆羅門教的教義。
當時有很多人不滿婆羅門教的這些教義,他們出於對人生、對生命的探索,思考生命的價值,追尋生命的意義,於是過著出家的生活,所有這些人都被稱為“沙門”。
當時的沙門基本上都過著出家、無家的生活。他們有的住在山林郊野,有的住在村落鄉間,從事著心靈的培育。
許多時候,他們也向那些前來供養、布施的村民們宣傳其教義和理論學說。
西元前6世紀中印度一帶的“沙門思潮”,和中國春秋戰國時期的“諸子百家”很相像。
那個時代的印度和中國都可以說是百家爭鳴的時代。
在古印度,當時孕育了很多優秀的文化,特別是佛教──佛陀的教法。
而在中國,在黃河、長江流域一帶,當時也孕育了中華文化,孔孟思想、老莊思想都是在那個時期產生的。
不過,印度的“沙門思潮”和中國的“諸子百家”思想有所不同。
印度的“沙門思潮”所思考的多數都是生命的價值,如何尋求解脫,如何出離世間。
而中國“諸子百家”所思考的多數與社會、國家有關。
例如:儒家、墨家、兵家、法家、縱橫家等。
雖然中印古哲們的思惟模式、思惟方向和思惟目的皆不盡相同,但是在這個特定的歷史時期卻是孕育古中國和古印度思想文化的源頭。
二、專指佛陀。
佛陀是出家人,當然也屬於沙門。
在經典中,人們經常稱佛陀為“沙門果德瑪”(Samaõa Gotama)或“大沙門”(Mahàsamaõo)。
果德瑪(Gotama)是佛陀的家姓,如中國的陳、李、張、黃等等。
佛陀的民族是釋迦族(Sakya),好像中國的漢族、傣族、壯族、苗族等等。
佛陀屬於釋迦族,家姓是“果德瑪”,他出家後人們就稱他為“沙門果德瑪”。
三、佛教出家人。追隨佛陀,在跋嘎瓦的正法、律中過著出家生活的人,在經典中通常稱為“沙門釋迦子”(Samaõa Sakyaputtiya)。
在座每位以佛陀的名義出家的修行人,都是“沙門釋迦子”。
四、聖道。有些經典從勝義(paramattha)的角度談論沙門和沙門果。
例如:《相應部·道相應·第一沙門經》說,沙門(sàma¤¤aü)是指聖道,即八支聖道;沙門果(sàma¤¤aphalaü)是指四種聖果,即:入流果(sotàpannaphala)、一來果(sakadàgàmiphala)、不來果(anàgàmiphala)、阿拉漢果(arahattaphala)。
佛陀在該經中說:
“諸比庫,哪些是沙門呢?
此乃八支聖道,即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諸比庫,這稱為沙門。
諸比庫,哪些是沙門果呢?
入流果、一來果、不來果、阿拉漢果。
諸比庫,這稱為沙門果。”(S.5.35)
五、包括為證悟四種聖道的四種精勤修觀、四種聖道和四種聖果,這十二種皆為沙門。
例如:佛陀《長部·大般涅槃經》中強調說:
“蘇跋德,若於法律中存在八支聖道者,那裡即存在沙門,那裡也存在第二沙門,那裡也存在第三沙門,那裡也存在第四沙門。
蘇跋德,於此法律中存在八支聖道。
蘇跋德,只有這裡有沙門,這裡有第二沙門,這裡有第三沙門,這裡有第四沙門,其他學派皆空無沙門。”(D.2.214)
本經名為《沙門果經》,其中的“沙門”是第一種意思,即指所有的出家人。
“果”(phala)是結果或者成果。“
沙門果”(Sàma¤¤aphala)意即出家人的成果、出家的結果。
所以,本經《沙門果經》是一篇討論出家人修行成果的經文。
為甚麼本經不從勝義的角度來討論呢?
因為本經的主要聽眾未生怨王當時還是一個對佛法未生信心的凡夫俗子,他並不瞭解勝義角度上的沙門果,所以本經所談論的“沙門果”側重在今生可見的成果。
從經文中可以知道,國王問佛陀:“我們在家人通過從事各種各樣的職業,可以帶來今生可見的成果――維持生計、養家糊口、贍養父母、豐衣足食、生活快樂,有錢的話還可以布施你們這些出家人。
那你們出家人到底有甚麼結果呢?
有甚麼是今生即可以見到的成果呢?”
這一篇經文就是圍繞著這個問題展開的。
[1] ßSamaõoti sammati santacitto bhavatãti samaõo. Kàritavasena pana kilese sameti upasametãti samaõoti.û (Saddanãtippakaraõaü p.23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