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4-10-18
- 最後登錄
- 2025-2-2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0232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22077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3D列印新運用 助退化性關節炎患者「保膝」
70多歲的蕭女士因退化性關節炎行走困難,做復健、打玻尿酸都無效,又不願換人工膝關節,在醫師建議下,接受「3D列印客製化導切板(PSI)輔助高位脛骨截骨(HTO)手術」,以3D列印技術精確輔助手術進行,不但成功保留原來的膝蓋,也重拾關節正常活動度。
七賢脊椎外科醫院副院長楊華偉說,該院7月引進這項3D列印導切板技術,可依據患者患部X光及斷層掃描影像進行重建,運用在高位脛骨截骨手術中,只要在膝蓋開一個微創傷口,將導板貼在骨上,順著導板撐開骨頭打入骨板,改變關節受力角度,就能幫患者「保膝」,延緩置換人工關節的年齡。
楊華偉表示,退化性關節炎治療方式,包括復健運動、抗發炎藥、玻尿酸及自體血小板治療、關節鏡清創手術、高位脛骨截骨矯正手術等, 不少患者在宣告治療無效後,只好接受人工膝關節置換,但有的術後姿勢受限,連蹲都不能蹲,「還是自己膝蓋最好用!」
楊華偉說,該院是高雄第一個引進3D列印客製化導切板輔助手術的醫院,手術時間從1個半小時縮短至30分鐘,患者膝內側傷口也僅6、7公分,恢復期更短,但目前仍屬自費,也不適用於身高體重指數(BMI)大於32的肥胖患者。退化性關節炎患者可以和醫師討論,評估最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
運用3D列印技術重建患部影像的導切板,可讓醫師更精確地在退化性關節炎患者的膝關節處打入骨板,平衡關節受力角度。圖/七賢脊椎外科醫院提供
聯合報 聯合新聞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