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524|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認識疾病] 患巴金森氏病 不只是手抖而已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藝術之星 西方宗教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7-8-16 00:15:52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患巴金森氏病 不只是手抖而已

記得小時候,看到鄰居的老伯伯右手不停地大幅度擺動,走路也抖,坐在那裡也抖,好像沒一刻停止,當時我心想:「老伯伯,你這樣一直抖,不累嗎?」當我成為神經科醫師以後,回想起來,老伯伯得的是巴金森氏病。

民國82年,接了衛生署的研究計畫「宜蘭地區神經學疾患之流行病學調查」,分兩階段的登門拜訪,得到非常珍貴的本土資料,台灣巴金森氏病的盛行率為每10萬人有130人罹患此病,算是常見的神經疾病。

之後我又與台大醫院劉宏輝醫師依健保署資料庫追蹤此區住民,得到巴金森氏病的7年死亡率為40.4%;死亡相對危險是「非巴金森氏病」者的3.38倍。

巴金森氏病不只是手抖而已,動作遲緩、臉部沒有表情、肢體僵硬等,都是常見的初始症狀。再惡化則會有姿態不穩、容易跌倒、說話聲音變得單調小聲、寫字變得困難、字型也變小,再嚴重則有可能完全無法走路,甚至有吞嚥的困難;有些人還會合併憂鬱及智能退化。

自主神經功能異常方面,可能會有姿勢性低血壓、小便困難或失禁,也容易便秘。

睡眠方面,容易失眠,甚至作惡夢或在夢中大叫,肢體亂揮,不只自己睡不好,也嚴重干擾到枕邊人的睡眠。

並不是所有巴金森氏病人都有手抖的症狀,有時是以單側肢體僵硬來呈現,這時就容易被誤認為是腦中風。

跟巴金森氏病共處,並不容易,病人可能變得容易生氣,沒有信心,焦慮或憂鬱。

現在雖然已有不少治療巴金森氏病的藥物,但都只能做到延緩病情及症狀控制,非藥物的治療,包括:運動(如走路、坐、站、運動、太極拳、瑜伽)、冥想、放鬆練習等,都是值得嘗試的。

總之,有異常的動作出現,或者動作變慢,走路困難,建議還是找神經科醫師診斷為宜,早期診斷,早期治療,不只有較長的存活,生活的品質也會變好。(作者為屏東民眾醫院院長、安寧緩和醫療專科醫師)

(自由時報健康醫療網)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5 15:59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