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17103|回覆: 5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本國歷史] 漢服的起源、發展、衰弱、復興 [複製連結]

Rank: 4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7-8-16 22:41:07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x 2
本帖最後由 皆在求樂 於 2017-8-19 13:29 編輯

日本大和民族的服飾是『和服』
南韓人、北韓人的民族服飾是『韓服』
中華漢族的民族服飾是『漢服』

漢服,全稱是「漢民族傳統服飾」,又稱漢衣冠、漢裝、華服,是從黃帝即位到公元1644年(明末清初),在漢族的主要居住區,以「華夏——漢」文化為背景和主導思想,以華夏禮儀文化為中心,通過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獨特漢民族風貌性格,明顯區別於其他民族的傳統服裝和配飾體系,是中國「衣冠上國」、「禮儀之邦」、「錦繡中華」、賽里斯國的體現,承載了漢族的染織綉等傑出工藝和美學。

漢服「始於黃帝,備於堯舜」,源自黃帝制冕服 。定型於周朝,並通過漢朝依據四書五經形成完備的冠服體系,成為神道設教的一部分。 因此後來各個華夏朝代均宗周法漢以繼承漢衣冠為國家大事,於是有了二十四史中的輿服志。「黃帝、堯、舜垂衣裳而治天下,益取自乾坤」 ,是說上衣下裳的形制是取天意而定,是神聖的 。漢服還通過華夏法系影響了整個漢文化圈,亞洲各國的部分民族如日本、南韓、北韓、越南、蒙古、不丹等等服飾均具有或借鑒漢服特徵。


起源形成

一些古籍的觀點認為,漢族(及其先民)已有獨特的服裝體系了。例如,《史記》認為「華夏衣裳為黃帝所制」「黃帝之前,未有衣裳屋宇。及黃帝造屋宇,制衣服,營殯葬,萬民故免存亡之難。」在未有考古實物支持的年代之前,漢服最早的出現應該是殷商時期。約五千年前,中國在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時期,就產生了原始的農業和紡織業,開始用織成的麻布來做衣服,黃帝的妻子嫘祖發明了飼蠶和絲紡,人們的衣冠服飾日臻完備。
殷商以後,冠服制度初步建立,西周時,服飾制度逐漸完善,並形成了以「天子冕服」為中心的章服制度。「乗殷之輅,服周之冕」是儒家治國思想的要義。周禮參考借鑒了夏商兩代的禮樂制度。
春秋戰國時期,衣服的款式空前豐富,主要表現在深衣和胡服上。周代後期,由於政治、經濟、思想文化都發生了急劇的變化,特別是百家學說對服飾的完善有著一定的影響,諸侯國間的衣冠服飾及風俗習慣上都開始有著明顯的不同,並創造了深衣。冠服制被納入了「禮治」的範圍,成了禮儀的表現形式,從此中國的衣冠服制更加詳備。「古時上下通行之衣為深衣,代表時代特徵的服裝亦為深衣,深衣實可為古服之特徵。言古服者,應先及之。何謂深衣,《禮記·深衣》孔氏正義曰:「所以稱深衣者,以余服則,上衣下裳不相連,此深衣衣裳相連,被體深邃,故謂之深衣。」總之,深衣之制,實為古衣之首,深衣之領袖群衣,不獨在其制度形式,且上下通服,在時間上,流行最久。與深衣同時出現的還有胡服,胡服一般由短衣、長褲和靴組成,衣身緊窄,便於游牧和射獵。趙武靈王為強化本國軍隊,在中原地區首先採取胡服作為戎裝。由此,穿著胡服一時相沿成風。除此之外,樂人有戴風兜帽的,舞人有長及數尺的袖子,獵人衣褲多為紮緊,有人還常戴鴟角帽或鵲尾冠、穿小袖長裙衣等下裳。

後世發展

秦統一中國以後,建立了各項制度,其中也包括衣冠制度。漢朝的禮儀制度由漢高祖的太常叔孫通依據夏商周三代禮儀制度所制定。西漢男女服裝,仍沿襲深衣形式。蟬衣內有中衣、深衣。西漢時典型的女子深衣,有直裾和曲裾兩種,裁剪已經不同於戰國深衣。西漢男子深衣外衣領口詹寬至肩部,右衽直裾,前襟下垂及地,為方便活動,後襟自膝蓋以下作梯形挖缺,使兩側襟成燕尾狀。漢代女子勞動時喜歡上著斷襦,下著長裙,敝屣上面裝飾腰帶長垂;漢代男子勞動時上著斷襦,下著犢鼻褲,並在衣外圍罩布裙,這種裝束士農工商皆可穿著。
至東漢明帝,參照三代和秦的服飾制度,確立了以冠帽為區分等級主要標誌的漢代冠服制度。服飾在整體上呈現凝重、典雅的風格。秦漢時期的男子,主要穿著的是一種寬衣大袖的袍服,主要分為曲裾袍和直裾袍兩類,除了祭祀和朝會以外,其他場合均可穿著。漢代時期的另一個特點是實行配綬制度。漢代女子一般都將頭髮向後梳掠,綰成一個髻。髻式名目繁多,不可勝舉。此外貴族女子頭上還插步搖、花釵作裝飾。奴婢則多用巾裹頭。漢代女子的禮服是深衣,與戰國時不同。還有穿襦裙和褲的。漢代對鞋也有嚴格的等級規定。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服飾,受到社會政治、經濟、思想等方面的影響,由魏晉的仍循秦漢舊制發展到南北朝時期各民族的相互影響、相互吸收、漸趨融合。這一時期的服飾主要以自然洒脫、清秀空疏為特點。用巾帛包頭,是這個時期的主要首服。較為流行的是一種在小冠上加籠巾的「籠冠」。這個時期的漢族男子的服裝主要是袖口寬大、不收衣祛約束的衫。漢族女子的髮飾也頗具特點,主要是假髻的風行。魏晉時期婦女服裝承襲秦漢的遺俗,在傳統基礎上有所改進,一般上身穿衫、襖、襦,下身穿裙子,款式多為上儉下豐,衣身部分緊身合體,袖口肥大,裙為多折襇裙,裙長曳地,下擺寬鬆,從而達到俊俏、瀟洒的效果。
唐代服飾承上啟下,法服和常服同時並行。法服是傳統的禮服,包括冠、冕、衣、裳等;常服又稱公服,是一般性正式場合所著服飾,包括圓領袍衫、襆頭、革帶、長筒靴等。品色衣至唐代已形成制度。平民多著白衣。唐代女子的髻式繁複。還有在髻鬢上插金釵、犀牛梳篦的,貴族女子面部化妝成鵝黃、花鈿、妝靨等。唐代女服主要為裙、衫、帔。襦裙是唐代婦女的主要服式。在隋代及初唐時期,婦女的短襦都用小袖,下著緊身長裙,裙腰高系,一般都在腰部以上,有的甚至系在腋下,並以絲帶系扎,給人一種俏麗修長的感覺。中唐時期的襦裙的比初唐的較寬闊一些,其它無太大變化。
宋代服飾大體上沿襲了隋唐舊制。但由於宋朝長年處於內憂外患交並之中,加上程朱理學等因素的影響,這一時期的服飾崇尚簡樸、嚴謹、含蓄。唐代的軟腳襆頭這時已經演變為了內襯木骨、外罩漆紗的襆頭帽子。皇帝和達官顯宦戴展腳襆頭,公差、僕役等戴無腳襆頭,儒生戴頭巾。宋代男子服裝仍以圓領跑為主,官員除祭祀朝會以外都穿袍衫,並以不同的顏色區分等級。宋代女子的髮式以晚唐盛行的高髻為貴,簪插花朵已成風習。宋代的女裙較唐代窄,而且有細褶;衫多為對襟,覆在裙外。
元朝時期長衣統稱為袍,其樣式南北方差異不大,但材料貴賤精粗,卻差距懸殊。漢族男性髮式變化不多,但北方的漢族女性髮式較前簡化。明朝建立之初曾力圖消除元朝蒙古族服制對漢服的影響,「悉命復衣冠如唐制」,但未能完全貫徹執行。至洪武二十六年才開始確定了許多服制。明朝時期棉布得到普及,普通百姓衣著材料有所改善。明代官員的主要首服沿用宋元襆頭而稍有不同。普通百姓服裝或長、或短、或衫、或裙,基本承襲了傳統服飾樣式,並且品種十分豐富。明朝時期,一般人所戴的帽,除了過去流傳下來的,朱元璋又親自製定了兩種,頒行全國,士庶通用,即六合一統帽和四方平定巾。

剃髮易服

清朝統治者為了達到削弱漢族人的民族認同感以便於維護滿族的統治,實行「剃髮易服」,「服漢衣冠、束髮者治重罪」。滿族入關後,下令漢族剃髮易服,「衣冠悉尊本朝制度」。順治元年(1644年)五月,攝政和碩睿親王諭:「各處城堡著遣人持檄招撫……有雖稱歸順而不剃髮者,是有狐疑觀望之意,宜核地方遠近,定為限期,屆期至京,酌量至京,酌量加恩,如過限不至,顯屬抗拒,定行問罪。」此後清政府多次就剃髮易服頒發諭旨。
順治二年,清軍攻下江南各省,清政府從此下令在全國推行剃頭改服的制度。清政府再次頒布剃髮令,要求「京城內外限旬日,直隸各省地方,自部文所到之日,亦限旬日,盡行剃髮」,如果有「仍存明制,不隨本朝之制度者,殺無赦。」與此配合的是強行更改漢族人衣裳式樣。當時由於穿漢族人衣裳而被捕殺的人不計其數。江陰人民奮起抵制,堅持抗戰三個月,城破,全民死戰,男女老幼無一投降。嘉定民眾也堅持了兩個多月的鬥爭,受到清兵的殘酷屠殺,演成了中國歷史上空前殘暴的慘劇。當時中國廣大地區,由於明朝末年統治者對農業、手工業的摧殘,以及官軍對農民起義的戰爭,已經是許多地方千里無人煙,滿目瘡痍的景象。隨著這種殘酷政策相繼而來的,便是改冠易服。清政府再次用政令強制漢族軍民一律改著滿族服裝。有些鄉間農民,因不知朝廷法令,偶爾穿著明代服裝進城,大多要被剝得全身精光,並且以能保全性命為幸。由此可見,改易冠服與剃髮令一樣,都是通過強制辦法推行的。
漢族長期的抵制鬥爭使清政府也考慮做些讓步,以穩定局勢。於是提出所謂「十從十不從」,即服裝上男從女不從,生從死不從,陽從陰不從,官從隸不從,老從少不從,儒從而佛道不從,倡從而優伶不從;以及仕宦從而婚姻不從,國號從而官號不從,役稅從而語言文字不從。這點有限的讓步,終於保留了一些漢服。
在清朝統治者武力血腥鎮壓與屠殺下,致使了清朝兩百多年的歷史中,除了道士、僧人以外,漢族男子服飾基本以滿服為模式,旗袍、長衫、唐裝都是以滿族為主體的民族服飾的改良和發展,而非漢族傳統的民族服飾。

留存復興

漢服本身雖然於清朝剃髮易服等統治政策下衰弱了,但道教道士的服飾、漢傳佛教僧人的服飾都一直保持著漢服的原樣,以及一些邊遠山民的服飾,還有國內許多少數民族的服飾都還保持著漢服的特徵,現代社會的一些重要祭祀、紀念活動、民俗節日等仍能看到漢服的部分元素。20世紀末,隨著西方社會恐怖主義、自私主義、拜金主義等等對社會造成許多破壞,西方的有識之士開始審視東方傳統文化中的優秀部分,希望用東方傳統文化解決社會矛盾,隨著大陸地區也同樣出現自私主義、拜金主義等等對社會造成許多破壞,於是也開始審視中華傳統文化,希望從中找到解決社會矛盾的方法,所以中華傳統文化在大陸地區與西方漸漸受到重視。

一些人通過考據漢服並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復原了漢族傳統服飾中消失的部分,同時通過恢復傳統節日,恢復傳統禮儀,祭祀先賢,推廣傳統學說,宣傳傳統樂器等重新宣導恢復傳統漢服並身著漢服進行推廣,並稱之為『漢服運動』。現在大陸地區、香港、中華民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美國、加拿大等等的一部分漢族人都在復興漢服。

中華民國漢服協會2016年活動回顧影片




中華民國漢協家聚暨漢服外拍活動




 
男子漢服

 

 

女子漢服

 

大陸地區浙江西塘漢服文化週   由方文山發起

 
中華民國的歌詞作家兼導演方文山

 
方文山在大陸地區浙江西塘發起中華漢民族服飾展  世界漢服文化週

 

七夕節漢服活動

 

大陸地區福建廈門漢服觀音山端午節祭拜屈原活動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唯有正道得勝

Rank: 4

狀態︰ 離線
2
發表於 2017-8-16 22:52:04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皆在求樂 於 2017-8-17 12:37 編輯

專訪"方文山"

「日本的櫻花季會看到大家穿和服,南韓人在節慶也會穿上韓服,華人的節日卻看不到大街上穿著漢服的人,實在可惜。」長期關注中國風文化美學,兩岸知名詞人方文山,看到近年大陸地區興起的「漢服復興運動」,不但自己也一頭栽入,更義不容辭地在兩岸推動漢服文化。

所謂「漢服」,大體而言指的是清朝以前漢族的傳統服飾衣冠,和目前一般人把旗袍、唐裝視為「傳統服飾」的認知頗有出入。「事實上旗袍、唐裝也不是清朝的服飾,而是再經過變革後的形式。」方文山感慨華人至今對漢服有很多誤解,然而「一個民族的傳統服裝應該是重要的文化資產!」

年輕人輕鬆玩穿越
漢服熱,可說是近10年來在兩岸興起一股風潮,且多半由1980年以後出生的年輕人主動發起並熱情參與,進而受到官方的重視。方文山說:「漢服復興可以說是兩岸唯一由下往上推行的運動。」這些看似玩cosplay的年輕人,除了樂於扮古,對於不同朝代、不同階級、不同場合的漢服也下了不少考據功夫。方文山認為這種對傳統文化自發性去接觸、理解的精神,最為可貴。

「這幾年,經常在兩岸受邀談如何讓年輕人親近傳統文化。」年輕人自發的漢服復興運動,印證了方文山的思維:「文化要有影響力,必須用通俗的方式推展。」作為填詞人而身為中華民國流行樂壇的一環,方文山所寫的歌詞因詞藻華麗、用典雅緻,甚至成為兩岸語文科的考試題材。他坦言國學、古文有一定的門檻,「就像書法、京劇,沒個3、5年的深入摸索,根本上不了檯面。」但漢服卻能讓年輕人甘之如飴地玩「穿越」。

大陸地區校園內的漢服社已經有500個左右,而且還在不斷增加,中華民國有數個民間漢服組織,在方文山看來:「復興傳統文化,是尊重傳統,建立民族自信心,凝聚共識的過程。」
 
 
 
 
 
唯有正道得勝

Rank: 4

狀態︰ 離線
3
發表於 2017-8-16 22:55:10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皆在求樂 於 2017-8-17 00:37 編輯

udn tv《大而話之》穿漢服慶端午 大陸地區年輕人"食粽思賢"




中華民國樂活好正點  ~ 中國風系列活動【世界漢服文化週】




《漢服青史》
作詞:方文山
作曲:周杰倫
演唱:張逸帆(Jerry C)




《禮儀之邦》華夏服飾、禮儀公益宣傳片


唯有正道得勝

Rank: 4

狀態︰ 離線
4
發表於 2017-8-16 23:01:37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皆在求樂 於 2017-8-17 12:44 編輯

漢服並非都是寬袍大袖,也有方便活動的短褐(裋褐),如下圖:

 
 
 
 
 
 
 
 
 
唯有正道得勝

Rank: 4

狀態︰ 離線
5
發表於 2017-8-20 01:01:34 |只看該作者
好文!很有內容!在大陸古裝劇,常會看到漢服。看韓國古裝劇,他們的國王登基,頭上的"冕",和秦始皇畫像,頭上戴的"冕",也很像。猜想可能差異是"串數"和珠數"的差異。

另外,漢傳 佛教中 傳統禮服"海青",他的顏色是"黑色","長袍寬袖"。據了解 佛教 源起印度時,並沒有該這種服裝,是傳到中土時,才吸取中國漢文化,而有這種服裝。而"黑色",我在猜想,是不是傳入中國的朝代是東漢,按五行.漢朝是尚"黑",所以是黑色?!

總之,版主這文章,很有深度,感謝好文。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Rank: 4

狀態︰ 離線
6
發表於 2017-8-20 01:36:40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皆在求樂 於 2017-8-20 21:26 編輯
c293086001 發表於 2017-8-20 01:01  
好文!很有內容!在大陸古裝劇,常會看到漢服。看韓國古裝劇,他們的國王登基,頭上的"冕",和秦始皇畫像, ...


韓國的韓服以及日本的和服都是模仿漢服而製造的,所以韓服、和服與漢服很像。
其實在漢傳佛教"海青"有黑色與黃色二種,"海青"其實就是『道袍』,『道袍』不是指道士的袍子,而是一種漢服的式樣,長袍大袖,而黑色是因為佛教戒律規定僧人服飾必須是青色、黑色、深紅色這三種,僧人除了"海青"是漢服以外還有平時穿的直裰也是漢服。

如果你也喜歡漢服,也可以與中華民國的漢服協會一起參加活動,但我不知道他們的聯繫方式。
唯有正道得勝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11-25 22:19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